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森林专利>正文

低压网膜式臭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8600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低压网膜式臭氧管,内电极(6)与外电极(7)之间有放电介质层(3),介质层(3)一端有进气口(8),放电介质层(3)另一端有臭氧化空气出口(9)。内、外电极(6、7)为同轴分别固定于膜管状放电介质层(3)内、外壁上,外电极为网状,内电极为网状或箔,内电极(6)的内壁与内袋(5)的外侧壁连接,内袋(5)的一端开放,一端封闭或开放,内袋(5)内装有填料(4),内电极(6)与放电极引线(1)连接,外电极(7)通过连接线(11)与放电极(10)连接。(*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压网膜式臭氧管
:本技术与臭氧生产有关。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臭氧发生器的核心元件是臭氧管。它的工作原理是由介质层隔开的内箔和外网被加上放电电压,当空气通过电场时,空气中的氧被电离成氧分子与氧原子,并互相碰撞合成臭氧化空气。国内外生产的臭氧发生器多采用管式臭氧管作放电元件。即:臭氧管的结构形式有玻璃管内涂石墨层臭氧管、陶瓷管内涂金属层臭氧管、金属管外涂绝缘层搪瓷臭氧管。玻璃臭氧管介质层易碎;陶瓷臭氧管受加工工艺的限制,介质层厚、陶瓷管短、烧结收缩性大、同轴性差、能耗高;搪瓷臭氧管表面介质涂层均匀性较差,易产生气隙,造成管子短路。上述因素,导致加工困难、成本高,应用发展受限。技术的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低电压放电、工作温度低、制造成本低的低压网膜式臭氧管。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低压网膜式臭氧管,内电极6与外电极7之间有放电介质层3,介质层3一端有进气口8,放电介质层3另一端有臭氧化空气出口9。内、外电极6、7为同轴分别固定于膜管状放电介质层3内、外壁上,外电极为网状,内电极为网状或箔,内电极6的内壁与内袋5的外侧壁连接,内袋5的一端开放,一端封闭或开放,内袋5内装有填料4,内电极6与放电极引线1连接,外电极7通过连接线11与放电极10连接。引线1上有保险管2。放电介质层3的膜管壁厚为0.1~0.4mm。网状外电极7、介质层3和箔内电极6壁厚为0.1~0.4mm。本技术低压网膜式臭氧管的引线作为放电线连接内外电极,保险管作为臭氧管限流元件,膜为放电介质层,填料作为气路隔离和内衬,内袋装填料,内-->箔管作为放电内极,外网状管作为放电外极。膜位于同轴的内、箔外网状管之间。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介质膜,工作电压低,使用寿命长;网电极工作温度低,臭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引线1为内极6连接线,保险管2为臭氧管限流元件,膜3为放电介质层,填料4为气路隔离层和内衬,内袋5装填料用,内箔6为工作放电内极,外网7为放电外极。即在外网7和内箔6上加上放电电压,空气在电场作用下,空气中的氧被电离为氧分子与氧原子,并互相碰撞合成臭氧化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低压网膜式臭氧管,内电极(6)与外电极(7)之间有放电介质层(3),介质层(3)一端有进气口(8),放电介质层(3)另一端有臭氧化空气出口(9)。其特征在于内、外电极(6、7)为同轴分别固定于膜管状放电介质层(3)内、外壁上,外电极为网状,内电极为网状或箔,内电极(6)的内壁与内袋(5)的外侧壁连接,内袋(5)的一端开放,一端封闭或开放,内袋(5)内装有填料(4),内电极(6)与放电极引线(1)连接,外电极(7)通过连接线(11)与放电极(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低压网膜式臭氧管,内电极(6)与外电极(7)之间有放电介质层(3),介质层(3)一端有进气口(8),放电介质层(3)另一端有臭氧化空气出口(9)。其特征在于内、外电极(6、7)为同轴分别固定于膜管状放电介质层(3)内、外壁上,外电极为网状,内电极为网状或箔,内电极(6)的内壁与内袋(5)的外侧壁连接,内袋(5)的一端开放,一端封闭或开放,内袋(5)内装有填料(4),内电极(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森林谢璐张淑玉
申请(专利权)人:谢森林张淑玉谢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