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古建筑的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8371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4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古建筑的支撑结构,提供了与现有技术不同的一种支撑结构,用以对仿古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仿古建筑的支撑结构,包括若干个支撑柱、一个横梁以及若干个用于连接横梁与支撑柱的支撑梁,所述相邻的支撑柱之间通过原墙连接,所述相邻的支撑梁通过所述横梁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梁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支撑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的拉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的支撑柱固定连接。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antique build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antique buildings, provides a support structure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antique building seismic strengthening,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a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antique buildings,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columns, a beam and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beam and beam connection a supporting column, between the adjacent columns connected by the original wall, the support beam and the adjacent beam through the connection,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upport beam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rod, the supporting rod away from the support beam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ull rod, both ends of the pull rod are respectively fixe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two opposite support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古建筑的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秦砖汉瓦,雕梁画栋等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雄狮,使中国古建筑在国际建筑史上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因此,在我国存在有彰显民族特色的仿古建筑,仿古建筑大多以砖木结构形式的居多,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仿古建筑的抗震加固已成为城市改造工程的薄弱环节。这就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支撑结构,使这些仿古建筑能够起到抗震加固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仿古建筑的支撑结构,通过使用支撑柱、支撑梁、支撑杆、横梁以及拉杆,支撑梁与横梁对支撑柱产生的作用力,能够被支撑杆与拉杆抵消,达到对仿古建筑抗震加固的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古建筑的支撑结构,包括若干个支撑柱、一个横梁以及若干个用于连接横梁与支撑柱的支撑梁,所述相邻的支撑柱之间通过原墙连接,所述相邻的支撑梁通过所述横梁连接,所述的支撑梁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支撑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的拉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的支撑柱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梁通过重力的作用对支撑梁施加下压力,支撑梁将下压力传递到支撑柱和支撑杆上,并对支撑柱产生往远离支撑梁方向移动的正作用力,同时,支撑杆将下压力传递到拉杆上,拉杆对支撑柱产生往靠近支撑梁方向移动的反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大小等于正作用力,从而使支撑柱可以放置稳定,对横梁以及支撑梁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从而能够对仿古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加固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杆包括呈相交设置的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所述的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支撑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段、第二支撑段、横梁形成一个三角结构,增加了支撑杆的稳定性不易发生断裂,同时,能够对横梁更为稳定的支撑。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靠近拉杆的一端通过固定杆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一处的支撑梁损坏而无法对横梁稳定支撑时,此支撑梁通过固定杆与其他的支撑梁连接,支撑杆通过固定杆对此支撑梁施加作用力,避免此支撑梁产生位移,延长使用寿命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房屋坍塌。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梁包括左右对称的第一承重段、第二承重段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承重段与第二承重段的支撑板,所述的第一承重段、第二承重段均通过螺栓与支撑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梁通过重力的作用,对支撑梁施加作用力,使得支撑梁会产生一定的形变,而将支撑梁分为第一承重段与第二承重段即可有效避免支撑梁一体化而易发生断裂的问题,从而使第一承重段、第二承重段和支撑板能够稳定对横梁支撑。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板靠近横梁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往远离支撑梁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杆与支撑板、限位板同时抵触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与支撑板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槽,将支撑杆置于容纳槽中,并与限位板、支撑板同时抵触,即可对支撑梁稳定支撑的同时,便于对支撑杆的安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杆的两端均通过V形板与第一支撑段、第二支撑段固定连接,所述的V形板上设置有锁紧件,所述的第一支撑段、第二支撑段通过所述锁紧件与V形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固定杆与第一支撑段、第二支撑段进行拆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V形板上固定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置于拉杆的左右两侧并与拉杆抵触设置,所述的锁紧件穿过所述限位块、V形板与支撑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的设置能够对拉杆进行限位,避免拉杆左右发生位移而无法对支撑柱稳定支撑,锁紧件能够将限位块与V形板、支撑杆进行固定,结构紧凑。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承重段和第二承重段上均固定有凸起,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支撑平面,所述的凸起与支撑平面抵触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第一承重段、第二承重段对横梁的支撑更为稳定,同时,使第一承重段、第二承重段受到的横梁的压力更为均匀,从而对第一承重段和第二承重段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凸起上固定有凸块,所述的支撑平面上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的凸块与定位凹槽过盈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凸块穿设于定位凹槽中,使横梁与凸块固定连接,从而使横梁能够更为稳定通过支撑梁支撑,使支撑梁与横梁的连接更为牢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拉杆的两端固定有延伸杆,所述的延伸杆穿设于支撑柱并与支撑柱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的两个支撑柱的距离大于拉杆的长度,通过延伸杆的设置能够使拉杆与支撑柱连接,增加了实用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横梁通过重力的作用对支撑梁施加下压力,支撑梁将下压力通过第一承重段和第二承重段传递到支撑柱上,并对支撑柱产生正作用力,同时,通过支撑杆对拉杆施加作用力,拉杆的中部产生向下移动下压力,增加了对支撑柱的反作用力,同时,原墙对支撑架施加支撑力,反作用力、支撑力的作用方向与正作用力的作用方向相反,并相互抵消,从而使支撑柱能够稳定对横梁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方向视图;图3为图2的B处放大图;图4为体现支撑柱与延伸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C处放大图;图6为体现凸块与横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横梁;11、支撑平面;12、定位凹槽;2、支撑梁;21、第一承重段;22、第二承重段;23、支撑板;24、限位板;25、容纳槽;26、凸起;27、凸块;3、支撑杆;31、第一支撑段;32、第二支撑段;33、加强杆;4、V形板;41、第一连接部;42、第二连接部;5、固定杆;6、锁紧件;7、限位块;81、拉杆;82、延伸杆;91、原墙;92、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6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仿古建筑的支撑结构,包括十二个支撑柱92、一个横梁1以及六个用于连接支撑柱92和横梁1的支撑梁2。六个支撑柱92分为一组,共两组支撑柱92分别置于支撑梁2的左右两侧。每一组相邻的两个支撑柱92通过原墙91固定连接。原墙91采用青砖筑成。支撑柱92呈四棱柱设置,且高度方向沿竖直设置。支撑梁2呈V形设置,包括了支撑板23以及置于支撑板23左右两侧的第一承重段21、第二承重段22,第一承重段21和第二承重段22以支撑板23的中线左右对称设置。第一承重段21和第二承重段22均呈长条状,且均呈倾斜放置,每个支撑梁2包括两个支撑板23,两个支撑板23分别置于第一承重段21的前后两侧。第一承重段21、第二承重段22靠近支撑板23一端的水平位置要高于另一端的水平位置。第一承重段21、第二承重段22远离支撑板23的一端通过水泥和支撑柱92固定。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承重段21与第二承重段22朝向横梁1的一侧固定有凸起26,呈圆柱形的横梁1的外壁上设置有支撑平面11,在凸起26上固定有呈长方体设置的凸块27,在支撑平面11上开设有定位凹槽12,使凸块27与定位凹槽12过盈配合,将横梁1固定于支撑梁2上。支撑板23呈长方体设置,两个支撑板2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并将螺栓穿过第一承重段21和第二承重段22。每个支撑板23靠近横梁1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板24,限位板24呈长方体设置,并且一端与支撑板23连接,另一端往远离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仿古建筑的支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古建筑的支撑结构,包括若干个支撑柱(92)、一个横梁(1)以及若干个用于连接横梁(1)与支撑柱(92)的支撑梁(2),所述相邻的支撑柱(92)之间通过原墙(91)连接,所述相邻的支撑梁(2)通过所述横梁(1)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梁(2)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远离支撑梁(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81),所述的拉杆(8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的支撑柱(9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古建筑的支撑结构,包括若干个支撑柱(92)、一个横梁(1)以及若干个用于连接横梁(1)与支撑柱(92)的支撑梁(2),所述相邻的支撑柱(92)之间通过原墙(91)连接,所述相邻的支撑梁(2)通过所述横梁(1)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梁(2)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远离支撑梁(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81),所述的拉杆(8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的支撑柱(9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杆(3)包括呈相交设置的第一支撑段(31)和第二支撑段(32),所述的第一支撑段(31)和第二支撑段(32)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支撑梁(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支撑段(31)与第二支撑段(32)靠近拉杆(81)的一端通过固定杆(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梁(2)包括左右对称的第一承重段(21)、第二承重段(2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承重段(21)与第二承重段(22)的支撑板(23),所述的第一承重段(21)、第二承重段(22)均通过螺栓与支撑板(23)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板(23)靠近横梁(1)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板(24),所述限位板(24)远离支撑板(23)的一端往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祥法殷晓佳费燕飞费金燕羊晨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鎏增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