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7799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3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的活性成份由氟唑菌酰胺和中生菌素组成,两者的质量比为80:1~1:80。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可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多种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具有杀菌谱广、用药量小、增效作用明显的特点。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which comprises an active component of the invent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a fluorine amide amide and a middle component, wherein the mass ratio of the composition is 80:1 to 1:80.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arious diseases on crops, and has good control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含有氟唑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农作物病害上的应用,属于农药

技术介绍
氟唑菌酰胺为巴斯夫公司发现和生产,由巴斯夫、孟山都和广西田园等公司共同参与开发的化合物。英文名称为fluxapyroxad,CAS号为907204-31-3,化学式为C18H12F5N3O,结构式如下:氟唑菌酰胺高效、广谱、持效、选择性强,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性,拥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属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能抑制孢子发芽、芽孢管伸长、菌丝体生长和孢子形成,可有效防治谷物、大豆、果树和蔬菜上多种真菌病害,且在所有试验剂量下,对所有作物非常安全。但是氟唑菌酰胺目前的生产和使用成本均较高,并且作用位点单一,单独使用很容易产生抗性。中生菌素:新型生物源杀菌剂,N-糖苷类抗生素,该化合物可以从中国专利200310103250.X中查到。中生菌素具有触杀、渗透作用,能杀死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抑制细菌菌体蛋白的合成,导致菌体死亡;阻碍真菌孢子萌发并能直接杀死孢子,引起菌丝细胞内原生质凝聚,改变丝状菌丝的形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效效果明显、防治谱广、混配合理的组合物
及其应用。为达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杀菌组合物,组合物中含有有效成分氟唑菌酰胺和中生菌素,氟唑菌酰胺与中生菌素的质量比为80:1~1:80,优选质量比为20:1~1:20。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特别适合于防治农作物的病害,所述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豆类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瓜类作物、水果类作物、干果类作物、根茎类作物、花卉作物、药用作物、原料作物、绿肥牧草作物。所述的病害包括: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锈病、纹枯病、早疫病、叶霉病、叶斑病、黑星病、枯萎病、软腐病、细菌性角斑病、青枯病、根腐病、立枯病、黑痣病、疮痂病等多种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施药方式可以采用喷雾、灌根、浸根、浸种、甩施、撒施、沟施、穴施等,防治土传病害时优选沟施、穴施、灌根等土壤处理或浸根、浸种、种子包衣处理。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可以与其它具有除草、杀菌性能的化合物混合使用,也可以与杀虫剂、杀线虫剂、防护剂、生长调节剂、植物营养素或土壤调节剂混合使用。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同现有技术相比,至少能产生以下有益效果:1.组合物中两种活性组分按比例复配后,具有明显增效和持效作用;2.可以大幅减少田间用药量,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减少对有益生物的危害;3.扩大了杀菌谱:氟唑菌酰胺只能防治真菌引起的病害,中生菌素是优良的细菌杀菌剂、对真菌效果一般,二者混用对农作物上的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可以起到兼治的作用,且效果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绝非限于这些例子。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专利技术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剂型,组合物可以根据所需防治的作物、所处环境条件、防治方法、防治成本等各种因素,将有效成分与助剂和载体(填料)一起加工制成农药应用中可接受的任意一种剂型,优选剂型为颗粒剂、微囊悬浮剂、微乳剂、悬浮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所用助剂、载体及加工技术采用已知的组分。在上述各种剂型中,有效成分氟唑菌酰胺和中生菌素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0.5%~85%,例如,当氟唑菌酰胺和中生菌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30%和3%时,总质量百分含量为33%。一、制剂加工配方实施例实施例1:42%氟唑菌酰胺·中生菌素悬浮剂(氟唑菌酰胺:中生菌素=20:1)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其中氟唑菌酰胺40g,中生菌素2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4g,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2g,乙二醇(抗冻剂)4g,膨润土(增稠剂)3g,有机硅酮(消泡剂)3g,去离子水补至100g。本实施例中氟唑菌酰胺和中生菌素的重量比例可以在20:1~1:20之间变化,两者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在5%~80%之间变化,使用助剂的配比也随之作相应调整,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例2:30%氟唑菌酰胺·中生菌素水分散粒剂(氟唑菌酰胺:中生菌素=5:1)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其中氟唑菌酰胺25g,中生菌素5g,烷基萘磺酸钠(分散剂)5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7g,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2g,硫酸铵(崩解剂)5g,轻质碳酸钙(填料)补足至100g。本实施例中氟唑菌酰胺和中生菌素的重量比例可以在20:1~1:20之间变化,两者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在5%~85%之间变化,使用助剂的配比也随之作
相应调整,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例3:84%氟唑菌酰胺·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氟唑菌酰胺:中生菌素=20:1)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其中氟唑菌酰胺80g,中生菌素4g,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2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3g,NNO(分散剂)5g,高岭土补足至100g。本实施例中氟唑菌酰胺和中生菌素的重量比例可以在20:1~1:20之间变化,两者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在5%~85%之间变化,使用助剂的配比也随之作相应调整,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例4:6%氟唑菌酰胺·中生菌素微乳剂(氟唑菌酰胺:中生菌素=1:5)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其中氟唑菌酰胺1g,中生菌素5g,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10g,异丙醇(溶剂)5g,农乳500号(乳化剂)5g,农乳1601号(乳化剂)5g,去离子水补足至100g。本实施例中氟唑菌酰胺和中生菌素的重量比例可以在20:1~1:20之间变化,两者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在0.5%~50%之间变化,使用助剂的配比也随之作相应调整,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例5:10%氟唑菌酰胺·中生菌素微囊悬浮剂(氟唑菌酰胺:中生菌素=1:1)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其中氟唑菌酰胺5g,中生菌素5g,环己酮(溶剂)1g,多异氰酸酯(固化剂)0.4g,乙二醇(防冻剂)0.4g,阿拉伯胶(增稠剂)1g,去离子水补足至100g。本实施例中氟唑菌酰胺和中生菌素的重量比例可以在20:1~1:20之间变化,两者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在5%~60%之间变化,使用助剂的配比也随之作相应调整,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例6:10%氟唑菌酰胺·中生菌素水乳剂(氟唑菌酰胺:中生菌素=1:1)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其中氟唑菌酰胺5g,中生菌素5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乳化剂)2.1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1.5g,环己酮(溶剂)10.1g,甲苯(溶剂)10.2g,黄原胶(增稠剂)0.5g,去离子水补足至100g。本实施例中氟唑菌酰胺和中生菌素的重量比例可以在20:1~1:20之间变化,两者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在1%~60%之间变化,使用助剂的配比也随之作相应调整,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例7:0.55%氟唑菌酰胺·中生菌素颗粒剂(氟唑菌酰胺:中生菌素=10:1)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其中氟唑菌酰胺0.5g,中生菌素0.05g,玉米淀粉(分散助剂)0.5g,聚乙二醇(粘结剂)0.1g,聚乙烯醇(缓释剂)0.1g,高岭土(填料)补足至100g。本实施例中氟唑菌酰胺和中生菌素的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含有有效成分氟唑菌酰胺和中生菌素,两者的质量比为80:1~1: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含有有效成分氟唑菌酰胺和中生菌素,两者的质量比为80:1~1: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氟唑菌酰胺与中生菌素的质量比为20:1~1:2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可以做成的剂型有颗粒剂、微囊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太军王芳张华东曹明章李广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