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74959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3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包括颈托板、透明窗、气囊袋、气囊、连接管、压力表、单向阀、缓冲部、连接装置。颈托板包括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透明窗设置于颈托板的颈动脉区并覆盖颈动脉走行区,气囊袋设置于透明窗的内壁上,气囊能够置于气囊袋中,气囊通过连接管和压力表连通,连接管远端设有单向阀,缓冲部设置于颈托板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上、下边缘区域,连接装置用于连接颈托板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该压迫止血器能够克服现有颈托的不足,满足医务人员对患者颈动脉安全、精准、稳定、有效的压迫止血需求,且设置有缓冲部和亲肤层,极大的提高了用户佩戴的舒适度。

Surgical incision compression hemostat for carotid artery operation area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one kind of surgical incision compression hemostasis device for carotid artery operation area, which comprises a neck supporting plate, a transparent window, an air bag, an air bag, a connecting pipe, a pressure gauge, a one-way valve, a buffer part and a connecting device. The neck bracket comprises a fron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the transparent window is arranged on the neck plate and cover the area of carotid artery carotid arteries, the air bag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ransparent window on the air bag can be placed in the air bag, air bag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pressure gauge connecting pipe connected, the distal end is provided with a one-way valve, a buffer part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half and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eck plate part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dge, connecting device is used for the first half of the second half and neck connecting plate. The hemostasis device can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neck support, to meet the needs of medical staff on the hemostasis of carotid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safe, accurate, stable and effective, and is provided with a buffer part and skin layer, greatly improves the user wearing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
技术介绍
颈动脉走形区域的手术术后伤口均需不同压力的压迫止血治疗,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等。若术后切口压迫治疗压力过小,可发生出血、颈动脉假性动脉瘤、二次手术等术后并发症可能;若术后切口压迫治疗压力过大,可发生颈动脉狭窄甚至闭塞、颈静脉狭窄甚至闭塞、脑缺血、血栓形成、脑梗等术后并发症可能。目前临床上颈动脉术区术后使用的颈托是用于治疗颈椎疾病的传统颈托,尚无专用于颈动脉切口压迫装置。临床医生依靠术区大量纱布局部固定和传统颈托外部加压从而达到切口的压迫止血且避免压迫健侧颈动脉的目的。其有以下主要缺点:(一)压迫止血效果。1、由于大量纱布局部固定于术区,导致切口压迫着力点分散,因此无法保证有效压迫止血效果。2、临床医生往往依靠经验主观判断放置纱布的多少,从而达到一定的压力,并且考虑到患者个体差异,因此无法保证精准、稳定压迫止血效果。3、由于颈部活动能力较大、组织较松软、出汗等因素,术区胶布固定较难,往往导致纱布移位,因此无法保证有效、稳定压迫止血效果。(二)查看切口情况。术后临床医生需多次查看颈动脉切口有无出血、感染及切口愈合情况,临床医生需打开颈托并去除纱布,才可以查看切口,处理切口后再局部固定大量纱布,调整并固定颈托。该过程费时费力费纱布,而且因查看切口,导致切口无法持续加压。此外,切口若有出血或感染等问题,临床医生无法及时发现并处理。(三)操作难度。现有技术需临床医生固定纱布及颈托,而病人及家属无法独立完成操作。(四)舒适度。因现有颈托原设计用于颈椎疾病,限制颈椎活动,所以非颈椎疾病患者佩戴该颈托后极为不适,如因限制颈部和下颌骨活动导致饮食困难;因现有颈托,尤其颈托后半部分,材料较硬、结构设计不合理,若患者仰卧位时,项背部极为不适,导致睡眠困难。(五)心理健康。因舒适度较低和美观性较差,增加患者心理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该压迫止血器能够克服现有颈托的不足,满足医务人员对患者颈动脉安全、精准、稳定、有效的压迫止血需求。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包括颈托板、透明窗、气囊袋、气囊、连接管、压力表、单向阀、缓冲部和连接装置。颈托板包括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透明窗设置于颈托板的颈动脉区并覆盖颈动脉走行区,气囊袋设置于观察窗的内壁上,气囊能够置于气囊袋中,气囊通过连接管和压力表连通,连接管远端设有单向阀,缓冲部设置于颈托板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上、下边缘区域,连接装置用于连接颈托板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进一步,上述透明窗的数量为二,分别设置于颈托前半部的两侧颈动脉区,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手术部位将气囊安置于对应的气囊袋中。进一步,上述透明窗为一平行四边形,应覆盖颈动脉走行区,大小可因人而异,长约7~9cm,宽约4~6cm。进一步,上述气囊袋为一平行四边形透明袋,附于透明窗内壁,略大于透明窗,长约7~9cm,宽约6~7cm,其下方有一横行开口用于内置气囊,长约1.5~2.5cm,所述气囊袋纵、横两个方向的边分别与颈托板前半部分的前边缘和上边缘大致平行,所述气囊袋的横向的边长大约为颈托板前半部分宽度的一半。进一步,上述气囊采用柔软的可充气式的透明橡胶或合成物制成,在未充气状态下放置于对应的切口侧的气囊袋中,充气后,气囊长约7~9cm,直径约5~6cm。进一步,上述连接管采用橡胶或合成物制成,连接于气囊,长约5~6cm,直径约0.5cm。进一步,上述压力表为指针指示型压力表。进一步,上述单向阀可供注射器插入,向气囊注入空气。注射器插入单向阀时单向阀开启,拔掉注射器单向阀关闭。与外置的阀门相比,单向阀可避免误开阀门,保持气压稳定。进一步,颈托板内壁设有亲肤层。进一步,颈托板是根据人体颈部解剖结构设计而成,且连接装置是粘贴固定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能过通过透明窗、透明的气囊带及气囊查看切口情况,即时观察伤口,省时省力;而且能通过压力表精准控制气囊压力,临床医生能够告知患者及家属压力值,病人及家属可根据压力值独立完成气囊加压操作,操作方便快捷;颈托设有缓冲部,结构符合人体解剖结构,提高了用户佩戴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图1为本实施例的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包括颈托板10,20、透明窗11、气囊袋12、气囊13、连接管14、压力表15、单向阀16、缓冲部17、缓冲部21、粘贴固定带30。颈托板包括前半部分10和后半部分20,透明窗11设置于颈托板的颈动脉区并覆盖颈动脉走行区,气囊袋12设置于透明窗11的内壁上,气囊13能够置于气囊袋12中,气囊13通过连接管和压力表15连通,连接管14远端设有单向阀16,缓冲部17设置于颈托板前半部分10的上、下边缘,缓冲部21设置于颈托板后半部分20上、下边缘,缓冲部17和缓冲部21采用硬度较低、舒适的弹性材料制成,通过胶体分别与颈托板的前半部分10和后半部分20粘合。透明窗11位于颈托板前半部分的两侧颈动脉区。透明窗11为透明材料制成且有一定硬度,可满足其外形不随气囊压力改变。其应覆盖颈动脉走行区,大小可因人而异,长约7~9cm,宽约5~6cm。气囊袋12为一平行四边形透明袋,附于透明窗11内侧,长约7~9cm,宽约6~7cm,其下方有一横行开口S,长约1.5~2.5cm,可内置气囊14,且气囊袋12的横向的边长大约为颈托板前半部分宽度的一半,气囊袋12纵、横两个方向的边分别与颈托板前半部分10的前边缘和上边缘大致平行。气囊袋12可以耐受气囊13压力而不受损害。气囊14采用柔软的可充气式的透明橡胶或合成物制成,在未充气状态下放置于对应的切口侧的气囊袋12中,充气后,气囊13长约7~9cm,直径约5~6cm,可覆盖并均匀压迫颈动脉切口。充气后气囊13直径大于气囊袋12开口长度,因此气囊14可固定于气囊袋12中。上述的连接管14采用橡胶或合成物制成,连接于气囊13,长约5~6cm,直径约0.5cm。上述的压力表15为指针指示型压力表,压力表表盘直径约2~3cm,与连接管相连接,可测得气囊压力。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表15也可以是数字压力表。上述的单向阀16为气囊的开关,位于连接管15远端,直径约1cm,外包于连接管15,保证连接管15的密封性。可用注射器插入单向阀向气囊注入空气,注射器插入单向阀16时单向阀16开启,拔掉注射器单向阀16关闭。与外置的阀门相比,单向阀16可避免误开阀门,保持气压稳定。本实施例中的单向阀16与导尿管中所使用的单向阀类似,具体结构不再详细描述。上述的粘贴固定带30位于颈托板的前半部份10,可固定在前半部分10的两外侧面,在止血过程中对颈托板起到固定作用。本实施例的用于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使用时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嘱患者仰卧位、坐位或站立位,根据患者颈部特征选用合适型号的颈动脉压迫止血器,根据患者手术侧别,将未充气气囊置入对应侧别的气囊袋中。其次,将止血器颈托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颈托板、透明窗、气囊袋、气囊、连接管、压力表、单向阀、缓冲部和连接装置,颈托板包括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透明窗设置于颈托板的颈动脉区并覆盖颈动脉走行区,气囊袋设置于观察窗的内壁上,气囊能够置于气囊袋中,气囊通过连接管和压力表连通,连接管远端设有单向阀,缓冲部设置于颈托板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上、下边缘,连接装置用于连接颈托板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颈托板、透明窗、气囊袋、气囊、连接管、压力表、单向阀、缓冲部和连接装置,颈托板包括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透明窗设置于颈托板的颈动脉区并覆盖颈动脉走行区,气囊袋设置于观察窗的内壁上,气囊能够置于气囊袋中,气囊通过连接管和压力表连通,连接管远端设有单向阀,缓冲部设置于颈托板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上、下边缘,连接装置用于连接颈托板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透明窗的数量为二,分别设置于颈托前半部分的两侧颈动脉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透明窗为一平行四边形,覆盖颈动脉走行区,其长约7~9cm,宽约5~6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气囊袋为一平行四边形透明袋,附于透明窗内侧,大于透明窗,长约7~9cm,宽约6~7cm,其下方有一横行开口用于内置气囊,长约1.5~2.5cm,且所述气囊袋纵、横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潜刘昭刘长建章文文姜贝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