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高位油箱结构、压缩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7432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3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高位油箱结构,其包括箱体和油腔,所述油腔形成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油腔经供油通路与压缩机内部待润滑的部位相通,其中,所述供油通路上设置有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位油箱结构在需要对高位油箱进行维护时,例如在执行更换过滤器滤芯等操作时,只需要关闭阀门即可切断油腔的油路与压缩机内部的连通,不需要回收冷媒,因而大大提高了维护效率、减少了维护工作量,同时也避免了冷媒逸出的不利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及其使用方法。

High oil tank structure of compressor, compressor and use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level oil tank structure of a compressor,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nd the oil chamber, the oil chamber is formed in the box body, the oil chamber through the internal oil supply channel and compressor lubrication of parts to be connected, wherein, the oil supply passage is arranged on the valve. The high tank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needs to be maintained in high level tank, such as replacing filter operation at execution time, only need to close the valve to cut off the oil chamber of the internal circuit and the compressor is connected, do not need to recycle refrigerant, thus greatly improving the maintenance efficiency, reduce maintenance workload, but also to avoid the the adverse phenomenon of refrigerant escaping.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compressor and a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的高位油箱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离心式压缩机在运转过程中,其轴承等部件必须得到充分的润滑和降温。离心式压缩机的润滑油系统除了设置润滑油箱、主油泵和辅油泵外,一般都还设有高位油箱。如当遭遇断电或者机器故障而导致主、辅油泵供润滑油中断时,高位油箱中的润滑油将沿着高位油箱的出油管,依靠重力作用流入各润滑点,以维持机组惰走过程的润滑需要,避免轴或轴承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磨损或甚至被烧毁。现有技术中典型的高位油箱结构的结构如图1所示。高位油箱2位于箱体3的上部,其上方的开口由盖板1密封覆盖,润滑油从进油孔6进入高位油箱2中,并经过滤器4底部的中心孔进入过滤器4中,经过过滤器4过滤后,存于高位油箱2中。在需要时,润滑油经出油口5和供油管7沿箭头方向前往轴承位置实现润滑。供油管7位于箱体外壁上的端口由堵头8封堵。这种高位油箱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紧凑,管路全部在箱体内部,不容易出现渗漏问题。在离心式压缩机运行一段时间后,过滤器往往需要更换滤芯,以保证润滑油的洁净度,保证压缩机运转正常。然而,这种结构的高位油箱使得更换过滤器的滤芯的过程太过麻烦,因为高位油箱与压缩机的内部是相通的,在更换滤芯时需要回收冷媒,工程量较大,并且难免会发生冷媒逸出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状,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高位油箱结构,其能简化高位油箱的维护操作,不需要回收冷媒,便于对压缩机进行维修和保养。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压缩机的高位油箱结构,其包括箱体和油腔,所述油腔形成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油腔经供油通路与压缩机内部待润滑的部位相通,其中,所述供油通路上设置有阀门。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外部的管路,所述阀门与所述管路相连。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油腔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开口与压缩机内部待润滑的部位相通,所述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优选地,当处于装配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优选地,所述管路的第一端直接或通过所述阀门固定至所述第一开口,和/或,所述管路的第二端直接或通过所述阀门固定至所述第二开口。优选地,所述供油通路包括位于箱体内部且彼此相通的第一内部通路和第二内部通路,其中,所述第一内部通路与所述油腔的底面上设置的出油口相通,所述第二内部通路与所述第一开口相通。优选地,所述第一内部通路与所述油腔的底面垂直,和/或,所述第二内部通路与所述箱体的外壁垂直。优选地,所述油腔内部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通过所述出油口进行固定。优选地,在所述油腔的上部设置有进油孔。优选地,所述油腔的底面上设置有进油口,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和所述进油口经箱体内的进油通道相通。优选地,所述油腔内部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通过所述进油口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箱体与所述压缩机的箱体为一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机,其设置有高位油箱,所述高位油箱采用前面所述的高位油箱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目的是提供前面所述的压缩机的使用方法,其包括步骤:在对所述高位油箱进行维护时,先关闭所述阀门,然后打开所述高位油箱。本专利技术的高位油箱结构在需要对高位油箱进行维护时,例如在执行更换过滤器滤芯等操作时,只需要关闭阀门即可切断高位油箱的油路与压缩机内部的连通,不需要回收冷媒,因而大大提高了维护效率、减少了维护工作量,同时也避免了冷媒逸出的不利现象。附图说明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高位油箱结构和压缩机进行描述。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的高位油箱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高位油箱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高位油箱结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高位油箱结构的另一个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高位油箱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其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例如离心式压缩机)的高位油箱结构。总体上,该高位油箱结构包括箱体103和油腔102,油腔102形成于所述箱体103的内部。所述油腔102经供油通路与压缩机内部待润滑的部位相通,也即,供油通路是指润滑油从油腔中到达轴承等待润滑部位所经历的通路。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高位油箱结构与现有技术的高位油箱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供油通路上设置有阀门(例如截止阀)108、110。由于设置有阀门108、110,使得可以通过阀门108、110方便地将所述供油通路打开或截止,从而可方便地将油腔102与相应的压缩机内部的连通通道打开或截止。于是,在对油腔进行维护时,例如在执行更换过滤器滤芯等操作时,只需要关闭阀门即可,不需要回收冷媒,即可切断油腔的油路与压缩机内部的连通,因而大大提高了维护效率、减少了维护工作量,同时也避免了冷媒逸出的不利现象。相比之下,现有技术中的高位油箱结构由于其供油通路全部由位于箱体内的供油管组成,这使得其供油通路中无法安装阀门,从而也就无法切断油腔与压缩机内部之间的连通,因而在需要维护油腔时,例如,在打开盖板更换过滤器滤芯时,因油腔与外界连通,于是只能增加对压缩机进行回收冷媒的操作,以防止冷媒逸出,并且尽管如此,冷媒的逸出仍是不可避免的。优选地,为便于设置所述阀门,本专利技术的高位油箱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103外部的管路109,并且所述阀门108、110与所述管路109相连。例如,可以在箱体103的上部设置一个独立的腔体,其本身与压缩机的内部(例如箱体中的轴承润滑油路)互不相通,即可构成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油腔102,其形状可以是圆柱形,也可以是方柱形,只要容量满足要求即可。油腔102与压缩机中的轴承润滑油路的连通是借助于管路109和阀门达成的。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高位油箱结构中,所述箱体10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31和第二开口32,其中所述第一开口31与所述油腔102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开口32与压缩机内部待润滑的部位(如轴承)相通,例如通过供油管107直接连通至轴承位置处,所述管路109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31和所述第二开口32之间。也即,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供油通路的一部分以外置管路的形式设置到箱体外部,并使其与供油通路位于箱体内部的那些部分相通,以形成完整的供油通路。在此可见,本专利技术中的供油通路依次包括从油腔到第一开口之间的通路(可称为油腔的出油通路)、管路109、供油管107。优选地,如图3所示,当高位油箱处于装配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口31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开口32的位置。由于油腔中的润滑油在重力作用下的流动方向为从第一开口31流到第二开口32,因此,第一开口31的位置高于第二开口32的位置使得润滑油的流动更流畅,且能避免管路中滞留润滑油,从而有助于提高润滑油的利用率。优选地,所述管路109的第一端直接或通过所述阀门110固定至所述第一开口31,和/或,所述管路109的第二端直接或通过所述阀门108固定至所述第二开口32。也即,管路109的第一端可以通过例如管接头或法兰等直接与第一开口31连接,也可以通过阀门110与第一开口31连接。同样,管路109的第二端也可以通过管接头或法兰等直接与第二开口32连接,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9/201610828436.html" title="压缩机的高位油箱结构、压缩机及其使用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压缩机的高位油箱结构、压缩机及其使用方法</a>

【技术保护点】
压缩机的高位油箱结构,其包括箱体和油腔,所述油腔形成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油腔经供油通路与压缩机内部待润滑的部位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通路上设置有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压缩机的高位油箱结构,其包括箱体和油腔,所述油腔形成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油腔经供油通路与压缩机内部待润滑的部位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通路上设置有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外部的管路,所述阀门与所述管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位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油腔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开口与压缩机内部待润滑的部位相通,所述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位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当处于装配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位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的第一端直接或通过所述阀门固定至所述第一开口,和/或,所述管路的第二端直接或通过所述阀门固定至所述第二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位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通路包括位于箱体内部且彼此相通的第一内部通路和第二内部通路,其中,所述第一内部通路与所述油腔的底面上设置的出油口相通,所述第二内部通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平钟瑞兴蒋彩云蒋楠刘建飞陈玉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