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养殖池塘用内循环增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71641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2 23:20
一种鱼类养殖池塘用内循环增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底座、潜水泵、支架、取水管、三通管、进气管、出水管、射流管、远程控制开关和电缆,潜水泵安置在底座上,潜水泵连接取水管,取水管通过三通管连接进气管和出水管,所述的三通管一水平端口与取水管连接,另一水平端口与出水管连接,与水面垂直的端口连接进气管,取水管与出水管通过三通管的两个水平端口连接在同一直线上在池塘内设置内循环增氧装置,实现上下水层交换和增氧,同时推动池塘内养殖水体形成内循环流动,便于大颗粒养殖废弃物集中清理,营造了优良的鱼类生长环境,大大降低因池塘底质腐败和水质恶化引发的病害发生几率,提高鱼类池塘养殖成活率和养殖产量,达到池塘养殖生产提质增效的目的。

Internal circulation oxygen increasing device for fish breeding pond and use method thereof

A fish pond with internal circulating aeration device and use method thereof,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quiculture, base, bracket, submersible pump, water pipe, three way pipe, an air inlet pipe, a water outlet pipe, a jet pipe and a remote control switch and a cable comprising the device, a submersible pump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submersible pump water pipe connection take the water connection, the inlet and outlet pipe three through a pipe, the three pipes and a horizontal port connected with the intake pipe, another level of port and the water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water, vertical port of the air inlet pipe, water pipe and water outlet pipe through the three pipes and two level ports on the same line in the pond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loop aeration device,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s and oxygen exchange,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circulating pond aquaculture water flow, for large particles concentrate on cleaning wastes,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growth of fish, greatly reduce the pond sediment corruption and incidence of diseases caused by the deterioration of water qualit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fish pond culture and aquaculture production, aquaculture production reached the purpose of quality and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鱼类养殖池塘用内循环增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养殖池塘面积达311.8万公顷(全国渔业统计年鉴,2015),是我国鱼类养殖生产的主要载体。池塘养殖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近,养殖成本较低,且养成的鱼类产品品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优良的水质是保障鱼类池塘养殖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但目前我国鱼类池塘养殖过程中,在水质调控与管理方面尚存在一些亟待攻克的技术问题,例如:(1)由于受到所处地理条件限制,池塘养殖过程中仅能在涨潮和落潮时进行进水和排水,整体换水率较低;(2)养殖过程中,由于塘内养殖水深较高(一般为2-3米),池塘内上下水层交换不畅,池塘底部水体缺氧问题较为突出,为病原微生物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3)养殖池塘内水体体积巨大,养殖过程中池塘内养殖用水绝大多数时间处于静止的“死水”状态,无法在池塘内形成循环流动,饵料等养殖投入品以及粪便等代谢废弃物物在池塘内随机散落积累,不易集中和进行有效的清理。因此,长时间积累的残饵和粪便等废弃物,加上缺氧的环境条件,容易引起池塘烂底和水质恶化,进而引发养殖鱼类发生疾病,影响养殖鱼类成活率和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类养殖池塘用内循环增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我国鱼类池塘养殖过程中易发的烂塘和水质恶化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池塘内设置内循环增氧装置,实现上下水层交换和增氧,同时推动池塘内养殖水体形成内循环流动,便于大颗粒养殖废弃物集中清理,营造了优良的鱼类生长环境,大大降低因池塘底质腐败和水质恶化引发的病害发生几率,提高鱼类池塘养殖成活率和养殖产量,达到池塘养殖生产提质增效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鱼类养殖池塘用内循环增氧装置,它包括底座、潜水泵、支架、取水管、三通管、进气管、出水管、射流管、远程控制开关和电缆,潜水泵安置在底座上,潜水泵连接取水管,取水管通过三通管连接进气管和出水管,所述的三通管一水平端口与取水管连接,另一水平端口与出水管连接,与水面垂直的端口连接进气管,取水管与出水管通过三通管的两个水平端口连接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的进气管为空气进入通道,一端与三通管的垂直端口连接,另一端露出水面45-55cm,通过水面的浮子固定保持竖立;潜水泵工作时,池塘底部水体经由取水管高速流经三通管进入出水管时,管道内形成的负压将空气通过进气管带入水体中,再通过射流管高速分散成微小气泡进入池塘水体内,实现高效增氧,同时也实现了池塘底部水体与中层水体的交换;所述的出水管一端与三通管一水平端口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射流管;所述的射流管,一端连接出水管,另一端为射流出水口,射流出水口变径为扁平,在潜水泵运转时,由进气管吸入并溶解的氧气和水流共同通过射流管扁平出水口高速射出,推动水体转动,同时实现对养殖水体的增氧;所述的支架具有3个分支,支架的一个分支固定在底座上,另两个分支分别固定支撑三通管和出水管与射流管连接处;所述的远程控制开关设置在岸上控制室内,通过电缆与池塘内潜水泵连接,远程控制潜水泵的开启和关闭。进一步,所述的底座为梯形,以混凝土砌筑而成,坐落于池塘底部。进一步,所述的潜水泵功率为1-3kw,固定安置在底座上。进一步,所述的取水管、三通管、进气管、出水管、射流管、支架均为PPR材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鱼类养殖池塘用内循环增氧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内循环增氧装置设置和内循环设置方式;所述的内循环增氧装置设置是指在鱼类养殖池塘底部两条对角线的四角分别砌筑一个底座,其位置距离养殖池塘塘埂1.5-2米,其上各安装1台所述的内循环增氧装置;所述的内循环设置方式是指4台内循环增氧装置同时开启时,射流管内射出的水流推动养殖水体的流动,形成养殖池塘内水体持续的循环流动。进一步,所述的内循环增氧装置通过远程控制开关在每天早上和下午黄昏低氧时开启2-3小时,在养殖池塘内循环水流的推动下,利于包括粪便和残饵在内的大颗粒废弃物在池塘底部集中,方便清理。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类养殖池塘用内循环增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中的内循环增氧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廉、安装容易。根据池塘建筑结构特点和工程力学原理,内循环增氧装置运转时通过潜水泵运转将底层水抽取到中上水层,实现池塘内上下养殖水层的交换,有利于保持池塘内水环境的均匀并可有效改善养殖池塘底部水质条件。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鱼类养殖池塘用内循环增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中的内循环增氧装置通过一个三通管,连接取水管、出水管和进气管,在水流形成的负压作用下将空气吸入,并在射流管作用下分散成微小气泡并高速射入养殖水体中,实现了对池塘内中下部养殖水体的高效增氧,可有效改善池塘底部低氧的状况,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其增氧效果优于普通增氧机,还达到了节能的目的。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鱼类养殖池塘用内循环增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通过在鱼类养殖池塘底部四角各安装1台内循环增氧装置,将水体通过潜水泵的作用形成高速的流动,推动池塘内养殖水体形成有效的内循环流动,有利于将残饵、粪便等代谢废弃物在池塘底部集中起来清除,可有效改善底质环境,防止烂塘和水质恶化的情况出现。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鱼类养殖池塘底部四角科学布局内循环增氧装置,可同时实现养殖池塘内上下水层交换、高效增氧、内循环流动等多种功能,有利于池塘内残饵、粪便等养殖废弃物的集中和清理,为池塘养殖鱼类生长提供良好的水环境和底质条件,具有生态、环保、高效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鱼类池塘养殖。附图说明:图1为池塘养殖用内循环增氧装置结构示意图:1、底座;2、潜水泵;3、支架;4、射流管;5、出水管;6、远程控制开关;7、进气管;8、三通管;9、电缆;10、取水管。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鱼类养殖池塘水体内循环设置示意图:11、养殖池塘;12、内循环增氧装置;13、进水闸门;14、排水闸门(图中虚线箭头方向表示塘内养殖用水流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实施例:鱼类养殖池塘用内循环增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2015年,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池塘养殖工程岗位团队研制了1种鱼类池塘养殖用内循环增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潜水泵2、支架3、射流管4、出水管5、远程控制开关6、进气管7、三通管8、电缆9、取水管10。在青岛琅琊台某养殖公司,利用一口面积为6亩的近方形的鱼类养殖池塘进行内循环流动设置,如图2所示,包括养殖池塘11、内循环增氧装置12、进水闸门13、排水闸门14。以下详细阐述内循环增氧装置结构及鱼类养殖池塘水体内循环流动设置方法:1、内循环增氧装置结构(1)底座底座为梯形,以混凝土浇筑而成,高度为30cm,坐落于池塘底部对角线四角,距离塘埂距离为1.5米。(2)潜水泵潜水泵功率为1kw,三相电机,扬程为8米,固定安置在混凝土底座上。(3)取水管取水管为PPR材质,直径为32mm,一端与潜水泵连接,另一端与三通管连接。(4)三通管三通管为PPR材质,内径为32mm,一水平端口与取水管连接,另一水平端口与出水管连接,与水面垂直的端口变径为25mm,与进气管连接。(5)进气管进气管为PPR材质,直径为25mm,为空气进入通道,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鱼类养殖池塘用内循环增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类养殖池塘用内循环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潜水泵、支架、取水管、三通管、进气管、出水管、射流管、远程控制开关和电缆,潜水泵安置在底座上,潜水泵连接取水管,取水管通过三通管连接进气管和出水管,所述的三通管一水平端口与取水管连接,另一水平端口与出水管连接,与水面垂直的端口连接进气管,取水管与出水管通过三通管的两个水平端口连接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的进气管为空气进入通道,一端与三通管的垂直端口连接,另一端露出水面45‑55cm,通过水面的浮子固定保持竖立;所述的出水管一端与三通管一水平端口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射流管;所述的射流管,一端连接出水管,另一端为射流出水口,射流出水口变径为扁平,在潜水泵运转时,由进气管吸入并溶解的氧气和水流共同通过射流管扁平出水口高速射出,推动水体转动,同时实现对养殖水体的增氧;所述的支架具有3个分支,支架的一个分支固定在底座上,另两个分支分别固定支撑三通管和出水管与射流管连接处;所述的远程控制开关设置在岸上控制室内,通过电缆与池塘内潜水泵连接,远程控制潜水泵的开启和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养殖池塘用内循环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潜水泵、支架、取水管、三通管、进气管、出水管、射流管、远程控制开关和电缆,潜水泵安置在底座上,潜水泵连接取水管,取水管通过三通管连接进气管和出水管,所述的三通管一水平端口与取水管连接,另一水平端口与出水管连接,与水面垂直的端口连接进气管,取水管与出水管通过三通管的两个水平端口连接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的进气管为空气进入通道,一端与三通管的垂直端口连接,另一端露出水面45-55cm,通过水面的浮子固定保持竖立;所述的出水管一端与三通管一水平端口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射流管;所述的射流管,一端连接出水管,另一端为射流出水口,射流出水口变径为扁平,在潜水泵运转时,由进气管吸入并溶解的氧气和水流共同通过射流管扁平出水口高速射出,推动水体转动,同时实现对养殖水体的增氧;所述的支架具有3个分支,支架的一个分支固定在底座上,另两个分支分别固定支撑三通管和出水管与射流管连接处;所述的远程控制开关设置在岸上控制室内,通过电缆与池塘内潜水泵连接,远程控制潜水泵的开启和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养殖池塘用内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江柳学周王滨史宝张凯蓝功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