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氧微油分级点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63298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2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富氧微油分级点火装置,包括一次风管,所述一次风管内部具有依次排布的煤粉导管、预混室、煤粉浓缩器以及多级燃烧室;所述多级燃烧室顺应气流方向为依次排布的一级燃烧室、二级燃烧室和三级燃烧室,所述三级燃烧室与所述一次风管的出口相接,所述一级燃烧室的最宽处的直径小于所述二级燃烧室的最宽处的直径,所述二级燃烧室的最宽处的直径小于所述三级燃烧室的最宽处的直径;所述煤粉导管外部均匀排布有若干根氧气导管;所述一级燃烧室中斜插有燃油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适应各种煤种、提高燃油的燃烬度,节省锅炉启动和低负荷稳燃时的用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点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富氧微油分级点火装置
技术介绍
2012年,我国进口原油约2.85亿吨,对进口原油的依存度已达58.7%。一般通行观点认为,一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超过50%,就说明该国已进入能源预警期。可见石油现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安全的战略物资。因此,节油在当前火力发电厂有很强烈的需求。比较成熟的节油技术有等离子体无油点火技术、微油(少油)点火技术。但是,这两种技术都受到煤质的限制。对于等离子点火技术,当燃用优质烟煤时,可以实现无燃料油电厂,但是,对于劣质烟煤、贫煤却较难实现低负荷稳燃效果。对于微油点火技术,当煤粉挥发分Vdaf<14%,Aad>45%时,点火效果也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富氧微油分级点火装置,能够适应各种煤种、提高燃油的燃烬度,节省锅炉启动和低负荷稳燃时的用油量。本技术的一种富氧微油分级点火装置,包括一次风管,所述一次风管内部具有依次排布的煤粉导管、预混室、煤粉浓缩器以及多级燃烧室;所述多级燃烧室顺应气流方向为依次排布的一级燃烧室、二级燃烧室和三级燃烧室,所述三级燃烧室与所述一次风管的出口相接,所述一级燃烧室的最宽处的直径小于所述二级燃烧室的最宽处的直径,所述二级燃烧室的最宽处的直径小于所述三级燃烧室的最宽处的直径;所述煤粉导管外部均匀排布有若干根氧气导管;所述一级燃烧室中斜插有燃油导管。进一步的,所述一级燃烧室和所述二级燃烧室皆具为渐扩管、直管和渐缩管的组合,所述三级燃烧室为渐扩管与直管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一级燃烧室的后面设置有一级缓冲圈,所述二级燃烧室后面设置有二级缓冲圈,所述一级缓冲圈与所述二级缓冲圈皆为直管。进一步的,所述预混室处设置有斜插的辅助燃油导管。进一步的,所述燃油导管和所述辅助燃油导管的轴心与所述一次风管的轴心呈90~160°。进一步的,所述氧气导管的数量为8~16个。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将燃油导管斜插设置在一级燃烧室中,与煤粉导管中喷出的煤粉气流和氧气导管中喷出的氧气形成一定的角度,容易被雾化,提高了燃油的燃烬度。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如下:1、一次风管,2、煤粉导管,3、氧气导管,4、预混室,5、煤粉浓缩器,6、一级燃烧室,7、二级燃烧室,8、三级燃烧室,9、辅助燃油导管,10、燃油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富氧微油分级点火装置,包括一次风管1,所述一次风管1内部具有依次排布的煤粉导管2、预混室4、煤粉浓缩器5以及多级燃烧室;所述多级燃烧室顺应气流方向为依次排布的一级燃烧室6、二级燃烧室7和三级燃烧室8,所述三级燃烧室8与所述一次风管1的出口相接,所述一级燃烧室6的最宽处的直径小于所述二级燃烧室7的最宽处的直径,所述二级燃烧室7的最宽处的直径小于所述三级燃烧室8的最宽处的直径;所述煤粉导管2外部均匀排布有若干根氧气导管3;所述一级燃烧室6中斜插有燃油导管10。所述一级燃烧室6和所述二级燃烧室7皆具为渐扩管、直管和渐缩管的组合,所述三级燃烧室8为渐扩管与直管的组合。所述一级燃烧室6的后面设置有一级缓冲圈,所述二级燃烧室7后面设置有二级缓冲圈,所述一级缓冲圈与所述二级缓冲圈皆为直管。所述预混室4处设置有斜插的辅助燃油导管9。所述燃油导管10和所述辅助燃油导管9的轴心与所述一次风管1的轴心呈90~160°。所述氧气导管3的数量为8~16个,本实施例中采用一圈12根氧气导管3为最佳。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煤粉通过煤粉导管2喷入预混室4,同时氧气导管3也将氧气通入预混室4,氧气导管3可根据实际的煤粉种类或质量选择全部开启或部分开启,氧气和煤粉经过预混之后通过煤粉浓缩器5后依次通入一级燃烧室6、二级燃烧室7和三级燃烧室8,因为预混室4的形状以及煤粉浓缩器5的形状,煤粉集中在一次风管1的中轴线及附近,其余煤粉分散于各燃烧室内,少量的辅助燃油通过辅助燃油导管9喷入预混室4,最后燃油通过燃油导管10喷入一级燃烧室6,并且由于氧气由多个氧气导管3喷入,气流速率较快,将燃油雾化的程度高,发火点位于一级燃烧室6前,发火点点燃一次风管1中的煤粉,使一次煤粉全部燃烧,从而使整个燃烧器稳燃,然后关闭燃油导管10和辅助燃油导管9,再关闭煤粉导管2和氧气导管3。本技术中的预混室4的特殊形状,各燃烧室的形状,煤粉浓缩器5并各缓冲圈的形状,都是为了集中煤粉从而提高燃油的燃烬度,燃烬度超过99.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富氧微油分级点火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氧微油分级点火装置,包括一次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管内部具有依次排布的煤粉导管、预混室、煤粉浓缩器以及多级燃烧室;所述多级燃烧室顺应气流方向为依次排布的一级燃烧室、二级燃烧室和三级燃烧室,所述三级燃烧室与所述一次风管的出口相接,所述一级燃烧室的最宽处的直径小于所述二级燃烧室的最宽处的直径,所述二级燃烧室的最宽处的直径小于所述三级燃烧室的最宽处的直径;所述煤粉导管外部均匀排布有若干根氧气导管;所述一级燃烧室中斜插有燃油导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氧微油分级点火装置,包括一次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管内部具有依次排布的煤粉导管、预混室、煤粉浓缩器以及多级燃烧室;所述多级燃烧室顺应气流方向为依次排布的一级燃烧室、二级燃烧室和三级燃烧室,所述三级燃烧室与所述一次风管的出口相接,所述一级燃烧室的最宽处的直径小于所述二级燃烧室的最宽处的直径,所述二级燃烧室的最宽处的直径小于所述三级燃烧室的最宽处的直径;所述煤粉导管外部均匀排布有若干根氧气导管;所述一级燃烧室中斜插有燃油导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氧微油分级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燃烧室和所述二级燃烧室皆具为渐扩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孝勇刘彦鹏赵天亮王鹤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