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录怀专利>正文

一种挤土扩孔桩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6180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2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挤土扩孔桩钻具。包括扩大头,所述扩大头包括扩口齿、内筒和套设于内筒的外筒,且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间隔设置,所述内筒包括卡扣部,所述外筒包括限位部和伸出口,所述限位部数量为两个且间隔形成于所述外筒的内周缘上,所述卡扣部形成于所述内筒的外周缘上且卡设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伸出口为贯穿所述外筒的通孔,所述扩口齿包括与所述内筒活动的连接部和自所述连接部延伸且插入所述伸出口的扩口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扩大头设置为内筒和外筒的双层结构,将扩口齿设于内筒,并且利用所述扩大头的旋转,控制扩口齿的伸出与收缩,完成对不同土质的扩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挤土扩孔桩钻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水利、公路等基础工程中,双螺旋挤扩桩是目前常用的桩基形式,此施工方法包括利用双向螺旋封闭挤扩钻头钻进挤扩成孔,向下旋钻挤扩成孔中被旋钻出来土体会被挤入桩孔侧壁中,然后使双向螺旋封闭挤扩钻头向上运动并再次旋转挤扩桩孔,在向上旋转挤扩提升中桩孔内坍落土体会被挤入桩孔侧壁中,在上旋提升同时,启动混凝土泵向桩孔内压灌桩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先将土旋挖出来再向上运输再向两侧的桩壁挤压,因此旋转出来的土会堵塞旋转叶片所形成的运送通路,容易产生憋钻现象。而且排出的泥土或泥浆,增加了成桩施工难度和进展。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基础桩长逐步增加,桩基础施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现有桩基础施工用的灌注桩的承载力主要由桩端部土阻力和桩侧土摩擦力组成;桩基的扩大头使用水泥高压喷浆形成,然而在目前的复杂地质条件下使用上述灌注桩可能会无法满足要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使用的挤土扩孔桩钻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土扩孔桩钻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挤土扩孔桩钻具,包括具钻头的钻杆和套设于所述钻头的扩大头,所述扩大头包括扩口齿、内筒和套设于内筒的外筒,且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间隔设置,所述内筒包括卡扣部,所述外筒包括限位部和伸出口,所述
限位部数量为两个且间隔形成于所述外筒的内周缘上,所述卡扣部形成于所述内筒的外周缘上且卡设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伸出口为贯穿所述外筒的通孔,所述扩口齿包括与所述内筒活动的连接部和自所述连接部延伸且插入所述伸出口的扩口部;所述钻杆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阻挡圈及螺旋柱,所述螺旋柱自所述钻头延伸形成,所述本体、阻挡圈、螺旋柱及钻头同中心轴设置,所述阻挡圈的内径大于所述螺旋柱与所述本体,且环绕于所述螺旋柱外壁的螺纹深度大于所述阻挡圈外壁的螺纹。优选的,所述阻挡圈外壁的螺纹周径与所述螺旋柱外壁的螺纹周径相同。优选的,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为同中心轴的空心圆筒。优选的,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通过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卡扣部且在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的圆弧长范围内反向同轴旋转。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圆弧弦的长度小于所述扩口部的长度。优选的,通过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相对旋转,所述扩口部沿所述伸出口方向伸出与收缩。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卡扣部形成于同一水平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阻挡圈结构对已挤扩成的桩的孔壁进行第二次挤压,阻挡成桩过程土不被旋出直接挤扩成桩,其结构新颖、成桩质量好、不易憋钻。2、环保,无泥浆排出,无渣土外运,无施工扬尘,不需要存土场地,周围的环境不会受到污染。3、将扩大头设置为内筒和外筒的双层结构,将扩口齿设于内筒,并且利用所述扩大头的旋转,控制扩口齿的伸出与收缩,完成对不同土质的扩口,该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效果好、适于批量生产和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挤土扩孔桩钻具的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挤土扩孔桩钻具的扩大头使用状态一的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挤土扩孔桩钻具的扩大头使用状态二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挤土扩孔桩钻具100,包括具钻头21的钻杆2和套设于所述钻头21的扩大头1。所述扩大头1包括扩口齿11、内筒12和套设于内筒12的外筒13,且所述内筒12和所述外筒13间隔设置。所述内筒12包括卡扣部121。所述外筒13包括限位部131和伸出口133,所述限位部131数量为两个且间隔形成于所述外筒13的内周缘上,所述卡扣部121形成于所述内筒的外周缘上且卡设于两个所述限位部131之间,所述伸出口133为贯穿所述外筒13的通孔。所述扩口齿11包括与所述内筒12活动的连接部111和自所述连接部111延伸且插入所述伸出口133的扩口部112。所述内筒12和所述外筒13为同中心轴的空心圆筒;所述内筒12和所述外筒13通过所述限位部131和所述卡扣部121且在两个所述限位部131之间的圆弧长范围内反向同轴旋转;具体的,两个所述限位部131之间圆弧弦的长度小于所述扩口部112的长度。通过所述内筒12和所述外筒13的相对旋转,所述扩口部112沿所述伸出口133方向伸出与收缩。所述限位部131与所述卡扣部121形成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外筒13一体成型;所述内筒12一体成型。还包括铰链14,所述铰链14连接所述扩口齿11和所述内筒12。在本实施例中,在图2中,钻杆带动所述内筒12逆时针旋转,所述外筒13通过所述卡扣部121在两个所述限位部131之间的圆弧长范围内顺时针旋转;使得所述扩口部112沿所述伸出口133方向收缩。在图3中,钻杆带动所述内筒12顺时针旋转,所述外筒13通过所述
卡扣部121在两个所述限位部131之间的圆弧长范围内逆时针旋转;使得所述扩口部112沿所述伸出口133方向收缩。所述钻杆2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22、阻挡圈23及螺旋柱24,所述螺旋柱24自所述钻头21延伸形成,所述本体22、阻挡圈23、螺旋柱24及钻头21同中心轴设置,所述阻挡圈23的内径大于所述螺旋柱24与所述本体2,且环绕于所述螺旋柱24外壁的螺纹241深度大于所述阻挡圈23外壁的螺纹231。进一步的,所述阻挡圈23外壁的螺纹231周径与所述螺旋柱241外壁的螺纹241周径相同。该结构保证了挤土扩孔桩钻具100在打桩过程中,所述阻挡圈23结构对已挤扩成的桩的孔壁进行第二次挤压,阻挡成桩过程土不被旋出直接挤扩成桩。优选的,所述阻挡圈23与螺旋柱24的高度比优选为7:25,实际尺寸要求,所述阻挡圈23的高度为70cm,所述螺旋柱24的高度为250cm,既可以确保已挤扩成的桩孔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也确保螺旋柱24对已挤扩成的桩的孔壁进行第二次挤压,阻挡成桩过程土不被旋出直接挤扩成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增加了阻挡圈结构,阻挡圈对已挤扩成的桩的孔壁进行第二次挤压,阻挡成桩过程土不被旋出直接挤扩成桩,其结构新颖、成桩质量好、不易憋钻;桩间土体具有挤密效应,桩承载力高,对周围的环境还不会受到污染;并且将扩大头设置为内筒和外筒的双层结构,将扩口齿设于内筒,并且利用所述扩大头的旋转,控制扩口齿的伸出与收缩,完成对不同土质的扩口,该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效果好、适于批量生产和推广使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挤土扩孔桩钻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挤土扩孔桩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具钻头的钻杆和套设于所述钻头的扩大头,所述扩大头包括扩口齿、内筒和套设于内筒的外筒,且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间隔设置,所述内筒包括卡扣部,所述外筒包括限位部和伸出口,所述限位部数量为两个且间隔形成于所述外筒的内周缘上,所述卡扣部形成于所述内筒的外周缘上且卡设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伸出口为贯穿所述外筒的通孔,所述扩口齿包括与所述内筒活动的连接部和自所述连接部延伸且插入所述伸出口的扩口部;所述钻杆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阻挡圈及螺旋柱,所述螺旋柱自所述钻头延伸形成,所述本体、阻挡圈、螺旋柱及钻头同中心轴设置,所述阻挡圈的内径大于所述螺旋柱与所述本体,且环绕于所述螺旋柱外壁的螺纹深度大于所述阻挡圈外壁的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土扩孔桩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具钻头的钻杆和套设于所述钻头的扩大头,所述扩大头包括扩口齿、内筒和套设于内筒的外筒,且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间隔设置,所述内筒包括卡扣部,所述外筒包括限位部和伸出口,所述限位部数量为两个且间隔形成于所述外筒的内周缘上,所述卡扣部形成于所述内筒的外周缘上且卡设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伸出口为贯穿所述外筒的通孔,所述扩口齿包括与所述内筒活动的连接部和自所述连接部延伸且插入所述伸出口的扩口部;所述钻杆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阻挡圈及螺旋柱,所述螺旋柱自所述钻头延伸形成,所述本体、阻挡圈、螺旋柱及钻头同中心轴设置,所述阻挡圈的内径大于所述螺旋柱与所述本体,且环绕于所述螺旋柱外壁的螺纹深度大于所述阻挡圈外壁的螺纹。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录怀
申请(专利权)人:刘录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