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活性剂相转移制复合超细粉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598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表面活性剂相转移制复合超细粉体的方法,采用混合金属盐制备胶体使金属属表面活性剂吸附在胶体粒子上并将胶体粒子相转移进入有机溶剂,再经脱水及脱有机溶剂,干燥灼烧后可得复合超细粉体,此法可制得粒子仅20-30*的复合粉体,成本低,不需特殊的设备及苛刻条件,易于工业化,适用于制催化剂,吸附剂,陶瓷粉体等。(*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表面活性剂相转移制复合超细粉体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超细粉体在化工过程中应用极广,如用来制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用来作吸附剂等。超细粉体还被用于建筑行业,如用于制水泥。此外超细粉体还可用于航天工业,在医药领域应用也越来越广。超细粉体的制备分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两大类。物理方法如喷雾干燥法、胶体磨法、等离子体喷雾热解法等,所制之产品粒度在μm级。化学方法有冷冻干燥法,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其主体思想是降低粒子的界面张力。以上方法均需特殊设备及较苛刻的条件。表面活性剂吸附于胶体表面可降低其界面张力,由此思想出发SersiroIto等(Shizai Kyokaishi57(7)394-402(198))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DBS及有机溶剂将ALOH3胶体由水相转移进入有机相(我们称之为相转移法)然后蒸馏除去溶剂及水制得颗粒大小为100的AL2O3粉体,但这种制备方法会在产物中留下硫酸根且不能用于制复合超细粉体。专利技术人曾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转移制得颗粒大小为30的Cu-ZnO/Al2O3催化剂,但这种方法不易洗涤故仅适用于用氨水等作沉淀剂的制备。最近唐芳琼等(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57818A)也用表面活性剂制得憎水SiO,其方法仅是将已有的超细粉体使其憎水化且操作复杂并需特殊设备,难于工业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容易洗涤可制备复合超细粉体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金属表面活性剂相转移制复合超细粉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胶体的制备和相转移程序:a:胶体的制备:将混合金属盐溶液边搅拌边滴入沉淀剂溶液,其金属盐与沉淀剂的当量浓度为0.01-8.00N,最终PH5.0-9.0,搅拌速度120转/分-480转/分,胶体制备过程中可加入胶体稳定剂,其加入量在20-4000克/mol金属表面活性剂之间,b.相转移:将金属表面活性剂加入有机溶剂,然后将该有机溶剂溶液-->加入胶体的水溶液,搅拌使胶体发生相转移,有机溶剂的用量在660ml-3300ml/mol胶体范围内,金属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在0.010-0.900mol/mol胶 体之间,相转移过程中可加入增效剂,其用量在0.2-4.0mol/mol金属表面活性剂之间,搅拌的转速在300-1000转/分钟。(2)洗涤和脱水及脱有机溶剂。将上述混合液静置15分钟-24小时,最好1-4小时,将下部近乎透明的水溶液用分液漏斗除去,加入蒸馏水于上部有机层并搅拌3-60分钟,转速为300-1000转/分钟,静置15分钟-24小时,除去下部水溶液又加入蒸馏水并反复以上操作3-10次后过滤。(3)干燥:过滤后的滤饼105-160℃烘1-8小时,或凉干,也可真空干燥。(4)灼烧:0.5-10℃/分钟升温至300-650℃灼烧2-24小时。上述方法中所说的胶体的制备和相转移还可以这样进行:将金属表面活性剂及胶体稳定剂加入沉淀剂水溶液,然后边搅拌边将金属盐溶液滴入沉淀剂水溶液制胶,将增效剂加入有机溶剂并将有机溶剂加入胶体溶液中搅拌发生相转移。上述方法中所说的胶体的制备和相转移还可以这样进行:将金属盐水溶液边搅拌边滴入加有稳定剂的沉淀剂水溶液制胶,将增效剂及金属表面活性剂溶入有机溶剂,混合二溶液并搅拌。上述方法中所说的胶体的制备和相转移还可以这样进行:将金属表面活性剂及稳定剂加入沉淀剂水溶液并加入有机溶剂及增效剂,将金属水溶液边搅拌边滴入以上液体。上述方法中所说的金属表面活性剂可以是羧酸盐,也可是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在金属络合剂上接上一有机链然后与金属离子络合而制得,其有机链长度应在四个碳以上,可以是油酸钠。上述方法中所说的有机溶剂可以是苯、二甲苯、工业粗苯、石油醚,也可是工业溶剂油,其溶剂油的牌号最好是60号、120号或210号。上述方法中所说的增效剂是碳链长度在8以上的脂肪醇或脂肪胺,可以-->上述方法中所说的稳定剂是HLB在6到13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是Span80。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是:用金属表面活性剂吸附于胶体粒子表面并将其转移进入有机溶剂与水分离,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有效地防止了胶体粒子的聚集长大及再结晶,从而通过干燥灼烧除去有机部分可得超细粉体。与已有的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不需要特殊的大型设备。2.不需要苛刻的制备条件如高温高压。3.操作简便易工业化。4.成本低(溶剂大部分可以回收)。实施例1铜锌铝催化剂的制备11.制胶及相转移a.制胶:将1.00克Span80(稳定剂)加入1.6N40毫升的氨水溶液中,边搅拌边滴入0.4N的硝酸盐(铜∶锌∶铝=6∶3∶1)溶液150毫升,搅拌速度约180转/分钟,最终PH为7.3,b.相转移:将油酸钠(表面活性剂)4.17克溶入石油醚(有机溶剂)100毫升,又加入十二醇(增效剂)5毫升,将此混合液注入以上胶体溶液,以36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60分钟。2.洗涤和脱水及脱有机溶剂a.洗涤:相转移后静置10小时,用分液漏斗除去下部水,加入蒸馏水300毫升于上部有机层,以36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静置10小时,用分液漏斗除去下部水,重复以上操作2次,b.脱水及脱有机溶剂:洗涤完后除去下部水液然后减压过滤。3.干燥:在140℃烘2小时。4.灼烧:以2℃/分钟升稳至450℃灼烧4小时。产物用ST-03比表面积孔径测定仪测得之比表面积为140m2/g。实施例2-->铜锌铝催化剂的制备21.制胶及相转移a.制胶:将硅酸1.2000克(表面活性剂)及0.05克Span80(稳定剂)加入1.6N 44ml的氨水溶液中,边搅拌边滴入0.4N的硝酸盐(铜∶锌∶铝=6∶3∶1)溶液150毫升,其搅拌速为约180转/分钟,最终PH为7.3,b.相转移:将十二醇(增效剂)5毫升加入石油醚(有机溶剂)100毫升中,将此混合液注入以上胶体溶液,以36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60分钟,2.洗涤和脱水及脱有机溶剂相转移后静置2小时,用分液漏斗除去下部水然后减压过滤。3.干燥:在140℃烘2小时。4.灼烧:以2℃/分钟升稳至350℃灼烧4小时。产物用HITACHI H-600透射电子显微镜放大10万倍拍摄照片其颗粒大小为20-30。实施例3制超AL2O3将硅酸3.6000克(表面活性剂)及Span80 2.00(稳定剂)克加入1.6N 52毫升的氨水溶液中并搅拌,加入十二醇(增效剂)5毫升及石油醚(有机溶剂)100毫升边搅拌边滴入0.4N的硝酸铝溶液150毫升,其搅拌速为约180转/分钟,其最终PH约为7.3,滴定完后继续以36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30分钟,2.洗涤和脱水及脱有机溶剂相转移后静置10小时,用分液漏斗除去下部水然后减压过滤。3.干燥:在140℃烘2小时4.灼烧:以2℃/分钟升稳至350℃灼烧4小时。产物用HITACHI H-600透射电子显微镜放大10万倍拍摄照片其颗粒大小为20-30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表面活性剂相转移制复合超细粉体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胶体的制备和相转移a.胶体的制备:将混合金属盐溶液边搅拌边滴入沉淀剂溶液,金属盐与沉淀剂的当量浓度0.01-8.00N,最终PH5.0-9.0,搅拌速度120 -480转/分,胶体制备过程中可加入胶体稳定剂,加入量为20-4000克/mol金属表面活性剂,b.相转移:将金属表面活性剂加入有机溶剂,然后将该有机溶剂加入胶体的水溶液,搅拌使胶体发生相转移,有机溶剂的用量在660ml-3300ml/ mol胶体范围内,金属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0.010-0.900mol/mol胶体,相转移过程中可加入增效剂,用量为0.2-4.0mol/mol金属表面活性剂,搅拌转速300-1000转/分钟,(2)洗涤和脱水及脱有机溶剂。将上述混合 液静置15分钟-24小时,最好1-4小时,将下部近乎透明的水溶液用分液漏斗除去,加入蒸馏水于上部有机层并搅拌3-60分钟,转速300-1000转/分钟,静置15分钟-24小时,除去下部水溶液再加入蒸馏水并反复以上操作3-10次后过滤,( 3)干燥:过滤后的滤饼在105-160℃烘1-8小时,或凉干,也可真空干燥。(4)灼烧:0.5-10℃/分钟升温至300-650℃灼烧2到24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表面活性剂相转移制复合超细粉体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胶体的制备和相转移a.胶体的制备:将混合金属盐溶液边搅拌边滴入沉淀剂溶液,金属盐与沉淀剂的当量浓度0.01-8.00N,最终PH5.0-9.0,搅拌速度120-480转/分,胶体制备过程中可加入胶体稳定剂,加入量为20-4000克/mol金属表面活性剂,b.相转移:将金属表面活性剂加入有机溶剂,然后将该有机溶剂加入胶体的水溶液,搅拌使胶体发生相转移,有机溶剂的用量在660ml-3300ml/mol胶体范围内,金属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0.010-0.900mol/mol胶体,相转移过程中可加入增效剂,用量为0.2-4.0mol/mol金属表面活性剂,搅拌转速300-100转/分钟,(2)洗涤和脱水及脱有机溶剂。将上述混合液静置15分钟-24小时,最好1-4小时,将下部近乎透明的水溶液用分液漏斗除去,加入蒸馏水于上部有机层并搅拌3-60分钟,转速300-1000转/分钟,静置15分钟-24小时,除去下部水溶液再加入蒸馏水并反复以上操作3-10次后过滤,(3)干燥:过滤后的滤饼在105-160℃烘1-8小时,或凉干,也可真空干燥。(4)灼烧:0.5-10℃/分钟升温至300-650℃灼烧2到24小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诵英胡泽善高荫本彭少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