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带动力系统的污水处理器。处理器本体包括粗过滤装置及精过滤装置,污水入口与粗过滤装置之间设置有污水泵;粗过滤装置包括离心机,离心机前端设置有絮凝剂药箱,离心机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泥箱和再生水箱,再生水箱另一侧设置有消泡剂药箱,精过滤装置包括多组透明过滤器,精过滤装置出口一侧通过管路连接有清水箱,精过滤装置与清水箱之间设置有清水泵;处理器本体还包括动力源,动力源为柴油机驱动的液压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随用随停,且自带液压动力控制系统,可以对离心机、污泥螺旋推进器以及污水泵、清水泵和消泡剂定量加药泵提供动力,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车辆等配合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器,尤其涉及一种自带动力系统的污水处理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城镇污水处理问题日渐突出,据有关部门测算,城市生活用水或者马路清理用水80%最终都成为废水,其中可进行处理并回收利用的水量占到70%以上。而城镇污水大都比较分散,不适宜大规模的装置对其进行处理,而污水处理、清水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能够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目前污水分离的方法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是自然沉降法、离心分离法、真空抽吸法、滤网拦截法以及磁分离技术等物理方法,以及药物处理、聚沉等化学方法。目前城镇污水处理设备大都处理方法较为单一,自由移动性和可控性差,工作效率低,污水处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传统城镇污水处理设备自由移动性和可控性差,工作效率低,污水处理效果较差等问题而提出一种新型的自带动力系统的污水处理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带动力控制系统的污水处理器,包括处理器本体,所述处理器本体包括粗过滤装置及精过滤装置,所述处理器本体前端设置有污水入口,所述污水入口通过管路与粗过滤装置连通,所述污水入口与粗过滤装置之间设置有污水泵;所述粗过滤装置包括离心机,所述离心机前端设置有絮凝剂药箱,所述絮凝剂药箱和离心机之间设有絮
凝剂定量加药泵,所述离心机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泥箱和再生水箱,所述再生水箱另一侧设置有消泡剂药箱,所述消泡剂药箱与再生水箱之间设置有消泡剂定量加药泵;所述精过滤装置包括多组透明过滤器,所述精过滤装置出口一侧通过管路连接有清水箱,所述精过滤装置与清水箱之间设置有清水泵;所述处理器本体还包括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为柴油机驱动的液压泵。作为优选,所述离心机内部设置有污泥螺旋推进器。作为优选,所述再生水箱内设置有液位计。作为优选,所述透明过滤器为3组,3组透明过滤器之间并联。作为优选,所述处理器本体下方设置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数量共四个,所述支撑轮在处理器本体下方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支撑轮为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可在城镇道路或者其他需要污水处理的地方随用随停,装置包括粗过滤和精过滤两个主要模块,并且带有消泡剂药箱,将污水处理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加以结合。并且本装置自带液压动力控制系统,可以对粗过滤装置的离心机、污泥螺旋推进器以及污水泵、清水泵和消泡剂定量加药泵等提供动力,因此本装置即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车辆等配合使用,可以用于马路清洁,也可以用于建筑、化工厂、生活污水等不同领域,方便灵活,污水处理效率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自带动力控制系统的污水处理器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自带动力控制系统的污水处理器结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自带动力控制系统的污水处理器结构原理示意图。各附图标记为:1处理器本体,2粗过滤装置,3精过滤装置,4
污水入口,5污水泵,6离心机,7泥箱,8再生水箱,9消泡剂药箱,10消泡剂定量加药泵,11透明过滤器,12清水箱,13清水泵,14动力源,15液位计,16支撑轮,17絮凝剂药箱,18絮凝剂定量加药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带动力控制系统的污水处理器,处理器本体1包括粗过滤装置2及精过滤装置3,处理器本体1前端设置有污水入口4,污水入口4通过管路与粗过滤装置2连通,污水入口4与粗过滤装置2之间设置有污水泵5;粗过滤装置2包括离心机6,离心机前端设置有絮凝剂药箱17,絮凝剂药箱17和离心机6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絮凝剂定量加药泵18,离心机6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泥箱7和再生水箱8,再生水箱8另一侧设置有消泡剂药箱9,消泡剂药箱9与再生水箱8之间设置有消泡剂定量加药泵10;精过滤装置3包括多组透明过滤器11,精过滤装置3出口一侧通过管路连接有清水箱12,精过滤装置3与清水箱12之间设置有清水泵13;处理器本体1还包括动力源14,所述动力源14为柴油机驱动的液压泵。并且作为进一步改进,离心机内部设置有污泥螺旋推进器(图中未示出),动力源14可以控制离心机6的高速旋转和离心机6内部污泥螺旋推进器的运转,并且可以提供污水泵5、清水泵13所需要的动力,消泡剂定量加药泵10和絮凝剂定量加药泵18动力为电。本装置无需外界动力,便可以实现污水处理和回收的功能,
可以应用于道路、河流、工厂、生活污水等等各个领域。为了便于实时观察和检测,再生水箱内设置有液位计15,如图3所示。装置各部件操作正常,处理器本体1正常工作时,液位计15示数基本保持不变;长时间使用后,如果精过滤装置3出现堵塞或者漏液等现象需要维修时,液位计15的示数便会发生变化,因而比较容易观察。为了提高精过滤装置3的工作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用于精过滤的透明过滤器11为3组,并且3组透明过滤器11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并且在每个透明过滤器11的入口一侧设置阀门。如果精过滤的透明过滤器11其中一组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可以将该组透明过滤器11入口处的阀门关闭,暂停该组透明过滤器11的工作,对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反冲处理等等。由于透明过滤器11之间采用并联的结构,某一组透明过滤器11损坏需要暂停其工作时,并不影响其他各组透明过滤器11的正常工作,因此,该结构提高了操作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装置处理器本体1的自由移动,在处理器本体1下方设置有支撑轮16,支撑轮16数量共四个,支撑轮16在处理器本体1下方两侧对称设置。支撑轮16的设置不仅方便处理器装置本体1的移动,而且能够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可以将支撑轮16进一步的设置成万向轮,方便其向各个方向的移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带动力控制系统的污水处理器,包括处理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本体包括粗过滤装置及精过滤装置,所述处理器本体前端设置有污水入口,所述污水入口通过管路与粗过滤装置连通,所述污水入口与粗过滤装置之间设置有污水泵;所述粗过滤装置包括离心机,所述离心机前端设置有絮凝剂药箱,所述絮凝剂药箱和离心机之间设有絮凝剂定量加药泵,所述离心机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泥箱和再生水箱,所述再生水箱另一侧设置有消泡剂药箱,所述消泡剂药箱与再生水箱之间设置有消泡剂定量加药泵;所述精过滤装置包括多组透明过滤器,所述精过滤装置出口一侧通过管路连接有清水箱,所述精过滤装置与清水箱之间设置有清水泵;所述处理器本体还包括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为柴油机驱动的液压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动力控制系统的污水处理器,包括处理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本体包括粗过滤装置及精过滤装置,所述处理器本体前端设置有污水入口,所述污水入口通过管路与粗过滤装置连通,所述污水入口与粗过滤装置之间设置有污水泵;所述粗过滤装置包括离心机,所述离心机前端设置有絮凝剂药箱,所述絮凝剂药箱和离心机之间设有絮凝剂定量加药泵,所述离心机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泥箱和再生水箱,所述再生水箱另一侧设置有消泡剂药箱,所述消泡剂药箱与再生水箱之间设置有消泡剂定量加药泵;所述精过滤装置包括多组透明过滤器,所述精过滤装置出口一侧通过管路连接有清水箱,所述精过滤装置与清水箱之间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子臣,尹玉涛,马宪峰,张佃亮,张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奥邦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