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1、折叠体积小、重量轻;2、X型车体,操作简单、可一秒折叠,携带方便;3、外观美观、结构合理;折叠后整车为一体式,不会散开;车座自动展开,便于车体折叠;后车瓦可折叠;设有减震机构,后轮为双轮,能防止侧翻;折叠后可直接提起隔空,或者后拉式行走;锂电池位于电池盒内,能提高行驶安全性;而且,充分利用了电池盒中的空间,以满足锂电池足够大的储电量;符合人机工程学,满足驾驶人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简称为电动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一般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技术中,电动车从机构和功能上大体分为一体式电动车和折叠式电动车,其中,折叠式电动车由于其折叠后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等优点,很受喜欢外出旅行者的欢迎,但是,现有的折叠式电动车存在以下缺陷:1、折叠和展开的操作比较繁琐,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完成折叠和展开;2、续航里程短,不能满足人们较远的骑行需求;3、车辆稳定性和驾乘舒适性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把总成、车座总成、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的上方装有前车瓦,后轮的上方装有后车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前立杆以及由主车架)与电池盒通过铰轴相互铰接构成的X形车架,所述电池盒内置有锂电池;所述主车架的顶端与安装在前立杆上的滑块相连接,且在主车架的顶端与滑块相接部位的后侧设有连接轴;所述主车架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尾架,所述尾架的底部安装有后桥,所述后桥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后轮;两个后轮对应的两个后车瓦的前部分别铰接在尾架上,在两个后车瓦的后部固定连接有卡轴;所述主车架下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卡轴相对应的上碰珠卡扣;所述尾架下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卡轴相对应的下碰珠卡扣;所述车座总成包括座鞍、座鞍支架、钣金、双功能挂钩和扭簧;所述座鞍通过铰轴铰接在座鞍支架的后端上,所述钣金固定在座鞍支架的前端顶面上,钣金上设有长条孔;所述双功能挂钩通过销轴安装在座鞍支架上,所述座鞍尾部的下方设有座鞍把手;所述前立杆的下部连接有提手套筒,所述提手套筒内设有减震弹簧;所述提手套筒的的底端安装有前车叉,所述前轮通过轮轴安装在前车叉上;所述车把总成通过车把头固定安装在前立杆的顶端上;所述电池盒与前车叉的顶端通过转轴相连接。进一步地说,所述车把总成包括左右两个折叠把手,左侧的折叠把手内侧设有电子刹车,右侧的折叠把手上设有调速转把,所述调速转把的内侧安装有电源开关和仪表盘;所述车把头的顶部设有秒表计时器。进一步地说,所述电池盒与前车叉的顶端相铰接的部位两侧分别设有脚踏板。进一步地说,所述双功能挂钩包括前挂钩、中间挂钩和尾部的操作柄,所述中间挂钩的下部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销轴贯穿安装通孔,所述前挂钩向前伸出座鞍支架,所述中间挂钩向上贯穿钣金上的长条孔,所述操作柄向后伸出座鞍支架。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折叠体积小(折叠尺寸236mm*406mm*1018mm)、重量轻(镁合金材质约12.4kg);2、X型车体,操作简单、可一秒折叠,携带方便;3、外观美观、结构合理;折叠后整车为一体式,不会散开;车座自动展开,便于车体折叠;后车瓦可折叠;设有减震机构,后轮为双轮,能防止侧翻;4、折叠后可直接提起隔空,或者后拉式行走;5、锂电池位于电池盒12内,能提高行驶安全性;而且,充分利用了电池盒中的空间,以满足锂电池足够大的储电量;6、符合人机工程学,满足驾驶人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折叠后的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车座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双功能挂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把总成、车座总成、前轮21和后轮16,所述前轮21的上方装有前车瓦19,后轮11的上方装有后车瓦17。所述车架包括前立杆7以及由主车架9与电池盒12通过铰轴20相互铰接构成的X形车架,所述电池盒12内置有锂电池;所述主车架9的顶端与安装在前立杆7上的滑块26相连接,且在主车架9的顶端与滑块26相接部位的后侧设有连接轴8;所述主车架9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尾架18,所述尾架18的底部安装有后桥,所述后桥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后轮16;两个后轮16对应的两个后车瓦17的前部分别铰接在尾架18上,在两个后车瓦17的后部固定连接有卡轴15;所述主车架9下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卡轴15相对应的上碰珠卡扣13;所述尾架18下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卡轴15相对应的下碰珠卡扣14;所述车座总成包括座鞍10、座鞍支架、钣金28、双功能挂钩27和扭簧30;所述座鞍10通过铰轴铰接在座鞍支架的后端上,所述钣金28固定在座鞍支架的前端顶面上,钣金28上设有长条孔;所述双功能挂钩27通过销轴29安装在座鞍支架上,所述座鞍尾部的下方设有座鞍把手11;所述前立杆7的下部连接有提手套筒26,所述提手套筒25内设有减震弹簧;所述提手套筒的25的底端安装有前车叉22,所述前轮21通过轮轴安装在前车叉22上;所述车把总成通过车把头6固定安装在前立杆7的顶端上;所述电池盒12与前车叉22的顶端通过转轴24相连接。所述车把总成包括左右两个折叠把手1,左侧的折叠把手内侧设有电子刹车2,右侧的折叠把手上设有调速转把,所述调速转把的内侧安装有电源开关4和 仪表盘3;所述车把头6的顶部设有秒表计时器5。所述电池盒12与前车叉22的顶端18相铰接的部位两侧分别设有脚踏板23。所述双功能挂钩27包括前挂钩27a、中间挂钩27b和尾部的操作柄27d,所述中间挂钩27b的下部设置有安装通孔27c;所述销轴29贯穿安装通27c,所述前挂钩27a向前伸出座鞍支架,所述中间挂钩27b向上贯穿钣金28上的长条孔,所述操作柄27d向后伸出座鞍支架。本技术的折叠操作说明:1.座鞍折叠:由于扭簧30的作用,下压座鞍时,双作用功能挂钩27与上钣金相互作用,直到压不动时,松开手,座鞍已被自动锁定;2.座鞍展开:用手轻轻上抬位于车座后下方的挂钩末端,在扭簧作用下,车座自动张开;3.车体折叠:将座鞍10展开后,用手捏住座鞍10前端,轻轻往前推动,电车盒12就会通过前挂钩27a作用自动与车架锁定成一体;4.车体展开:同样,上抬位于座鞍10后下方的操作柄27d末端,由于车体自重作用,此时可自动展开;5.车把折叠:双手均力向外拉两侧的转把套,达到一定程度后,稍用侧力车把即能折叠;6.车把展开:两手均力作用于折叠把手1,车把便能够自动展开锁定;7.后车瓦折叠与展开:通过后车瓦,便能实现解除卡轴15与碰珠的相互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把总成、车座总成、前轮(21)和后轮(16),所述前轮(21)的上方装有前车瓦(19),后轮(11)的上方装有后车瓦(17);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前立杆(7)以及由主车架(9)与电池盒(12)通过铰轴(20)相互铰接构成的X形车架,所述电池盒(12)内置有锂电池;所述主车架(9)的顶端与安装在前立杆(7)上的滑块(26)相连接,且在主车架(9)的顶端与滑块(26)相接部位的后侧设有连接轴(8);所述主车架(9)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尾架(18),所述尾架(18)的底部安装有后桥,所述后桥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后轮(16);两个后轮(16)对应的两个后车瓦(17)的前部分别铰接在尾架(18)上,在两个后车瓦(17)的后部固定连接有卡轴(15);所述主车架(9)下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卡轴(15)相对应的上碰珠卡扣(13);所述尾架(18)下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卡轴(15)相对应的下碰珠卡扣(14);所述车座总成包括座鞍(10)、座鞍支架、钣金(28)、双功能挂钩(27)和扭簧(30);所述座鞍(10)通过铰轴铰接在座鞍支架的后端上,所述钣金(28)固定在座鞍支架的前端顶面上,钣金(28)上设有长条孔;所述双功能挂钩(27)通过销轴(29)安装在座鞍支架上,所述座鞍尾部的下方设有座鞍把手(11);所述前立杆(7)的下部连接有提手套筒(25),所述提手套筒(25)内设有减震弹簧;所述提手套筒的(25)的底端安装有前车叉(22),所述前轮(21)通过轮轴安装在前车叉(22)上;所述车把总成通过车把头(6)固定安装在前立杆(7)的顶端上;所述电池盒(12)与前车叉(22)的顶端通过转轴(24)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把总成、车座总成、前轮(21)和后轮(16),所述前轮(21)的上方装有前车瓦(19),后轮(11)的上方装有后车瓦(17);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前立杆(7)以及由主车架(9)与电池盒(12)通过铰轴(20)相互铰接构成的X形车架,所述电池盒(12)内置有锂电池;所述主车架(9)的顶端与安装在前立杆(7)上的滑块(26)相连接,且在主车架(9)的顶端与滑块(26)相接部位的后侧设有连接轴(8);所述主车架(9)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尾架(18),所述尾架(18)的底部安装有后桥,所述后桥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后轮(16);两个后轮(16)对应的两个后车瓦(17)的前部分别铰接在尾架(18)上,在两个后车瓦(17)的后部固定连接有卡轴(15);所述主车架(9)下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卡轴(15)相对应的上碰珠卡扣(13);所述尾架(18)下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卡轴(15)相对应的下碰珠卡扣(14);所述车座总成包括座鞍(10)、座鞍支架、钣金(28)、双功能挂钩(27)和扭簧(30);所述座鞍(10)通过铰轴铰接在座鞍支架的后端上,所述钣金(28)固定在座鞍支架的前端顶面上,钣金(28)上设有长条孔;所述双功能挂钩(27)通过销轴(29)安装在座鞍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广超,吴延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小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