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俊峰专利>正文

一种高强纤维增强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50310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纤维增强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包括混凝土桩体(1)、钢筋笼(2)、端板(6)和桩套箍(7),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桩体(1)的两端浇筑的混凝土为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3),混凝土桩体(1)中间浇筑的混凝土为高强度混凝土(4);钢筋笼(2)由箍筋(2‑3)、箍筋(2‑3)内四个角部上下连接的四根第一主筋(2‑1)、箍筋(2‑3)内四个角部左右连接的四根第二主筋(2‑2)构成,第一主筋(2‑1)、第二主筋(2‑2)分别插入端板(6)的第一主筋连接圆孔(6‑1)、第二主筋连接圆孔(6‑2)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单桩承载力高、抵抗水平剪力性能好、抗震能力强、耐腐蚀、制作简便、易于大规模生产,避免预制桩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出现桩身裂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强纤维增强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属于建筑材料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建筑基桩工程的预制桩在建筑市场上主要有预制管桩和预制方桩,按制造方法又分为预应力预制桩和非预应力预制桩。预应力预制桩的缺点是:脆性大,从发生开裂到破坏的时间短;桩延性差,发生地震等强水平力作用时建筑物会在瞬间倒塌,使建筑物内人员无充分时间逃生。非预应力预制桩的缺点是:运输及使用过程中桩材损坏严重,从而导致桩身耐久性差;桩身混凝土强度低,不能满足建筑基础的高强承载力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单桩承载力高、抵抗水平剪力性能好、抗震能力强、耐腐蚀、制作简便、易于大规模生产,避免预制桩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出现桩身裂缝的高强纤维增强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高强纤维增强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包括混凝土桩体、混凝土桩体内的钢筋笼、混凝土桩体的两端的端板和桩套箍,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桩体的两端浇筑的混凝土为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混凝土桩体中间浇筑的混凝土为高强度混凝土;钢筋笼由箍筋、箍筋内四个角部上下连接的四根第一主筋、箍筋内四个角部左右连接的四根第二主筋构成,端板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与第一主筋、第二主筋位置对应的第一主筋连接圆孔、第二主筋连接圆孔,第一主筋、第二主筋分别插入端板的第一主筋连接圆孔、第一主筋连接圆孔进行连接。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第一主筋、第一主筋分布在桩截面直径小于桩截面边长50mm—100mm的圆周上。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浇筑长度L为100mm~桩体截面边长的4倍。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高强度混凝土的强度为C60-C100。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钢筋笼的箍筋在桩体两端的间距L1为10-50mm,钢筋笼的箍筋在桩体中部的间距L2为50-200mm。本技术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本技术由于在桩身两端的混凝土中掺入了聚丙烯纤维,并在桩的两端均设有桩套箍,增强了桩的耐击打能力和穿透砂石硬层的能力,减少了沉桩过程中桩头爆裂的现象,便于接桩,施工快捷。预制桩的主筋位于桩体截面的四个角部,相比传统的钢筋布置方式(四角及中部位置均匀布置钢筋)可充分利用钢筋在桩中的受拉能力,增加钢筋受拉力矩的力臂长度,使本方桩的抗弯能力大幅度提高。另外,由于本技术的主筋为HRB400热轧带肋钢筋,具有延性好、耐腐蚀等特点,并对桩的主筋进行预应力张拉,赋予桩体一定的压应力,解决了预制桩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 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钢筋笼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预制桩的连接方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高强纤维增强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参见图1、图2、图3),其包括截面为正方形的混凝土桩体1,混凝土桩体1内设有钢筋笼2,钢筋笼2由箍筋2-3、箍筋2-3内四个角部上下连接的四根第一主筋2-1、箍筋2-3内四个角部左右连接的四根第二主筋2-2构成,第一主筋2-1、第一主筋2-2分布在桩截面直径小于桩截面边长50mm—100mm的圆周上,即第一主筋2-1、第一主筋2-2与混凝土桩体1外壁的距离为50mm—100mm。主筋采用HRB400热轧带肋钢筋,钢筋笼2的箍筋2-3在桩体两端的间距L1为50mm,钢筋笼2的箍筋2-3在桩体中部的间距L2为100mm。混凝土桩体1的两端设有端板6和桩套箍7,端板6和桩套箍7通过焊接连接;端板6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与第一主筋2-1、第二主筋2-2位置对应的第一主筋连接圆孔6-1、第二主筋连接圆孔6-2,第一主筋2-1、第二主筋2-2分别插入端板6的第一主筋连接圆孔6-1、第二主筋连接圆孔6-2进行连接,并对主筋施加张拉力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桩体1两端浇筑的混凝土为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3,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3的浇筑长度L为桩体截面边长的3倍;混凝土桩体1中间浇筑的混凝土为高强度混凝土4,高强度混凝土4的强度为C60-C100。混凝土桩体1内设置吊环5,方便运输、施工。实施例2:一种高强纤维增强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参见图1、图2、图3),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钢筋笼2的箍筋2-3在桩体两端的间距L1为20mm,钢筋笼2的箍筋2-3在桩体中间的间距L2为80mm。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3的浇筑长度L为桩体截面边长的4倍。根据需要,可将本技术一种高强纤维增强预应力混凝土方桩连接起来使用(参见图4),方桩与方桩的两端均设有端板,将端板的对接后焊接一周即可完成接桩,或使用角钢、钢板与桩套箍焊接后连接。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确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强纤维增强预应力混凝土方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纤维增强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包括混凝土桩体(1)、混凝土桩体(1)内的钢筋笼(2)、混凝土桩体(1)的两端的端板(6)和桩套箍(7),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桩体(1)的两端浇筑的混凝土为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3),混凝土桩体(1)中间浇筑的混凝土为高强度混凝土(4);钢筋笼(2)由箍筋(2‑3)、箍筋(2‑3)内四个角部上下连接的四根第一主筋(2‑1)、箍筋(2‑3)内四个角部左右连接的四根第二主筋(2‑2)构成,端板(6)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与第一主筋(2‑1)、第二主筋(2‑2)位置对应的第一主筋连接圆孔(6‑1)、第一主筋连接圆孔(6‑2),第一主筋(2‑1)、第二主筋(2‑2)分别插入端板(6)的第一主筋连接圆孔(6‑1)、第二主筋连接圆孔(6‑2)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纤维增强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包括混凝土桩体(1)、混凝土桩体(1)内的钢筋笼(2)、混凝土桩体(1)的两端的端板(6)和桩套箍(7),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桩体(1)的两端浇筑的混凝土为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3),混凝土桩体(1)中间浇筑的混凝土为高强度混凝土(4);钢筋笼(2)由箍筋(2-3)、箍筋(2-3)内四个角部上下连接的四根第一主筋(2-1)、箍筋(2-3)内四个角部左右连接的四根第二主筋(2-2)构成,端板(6)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与第一主筋(2-1)、第二主筋(2-2)位置对应的第一主筋连接圆孔(6-1)、第一主筋连接圆孔(6-2),第一主筋(2-1)、第二主筋(2-2)分别插入端板(6)的第一主筋连接圆孔(6-1)、第二主筋连接圆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峰占昌成周晓伟郄建慧
申请(专利权)人:张俊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