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多组分颗粒体系床内分级流化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34771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0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机械领域,提供了一种多组分颗粒体系床内分级流化反应器,包括设置有反应腔的床体,所述床体的底部设置有进风管,进风管上方设置有布风板,布风板上方的床体侧壁上设置有与反应腔相通的进料通道;所述反应腔内部设置有隔离器,所述隔离器上下敞口,所述隔离器的下端覆盖布风板的风孔且与布风板之间设置有循环通道;隔离器的侧壁与床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循环间隙,所述循环间隙处的床体侧壁上设置有二次进风结构,所述二次进风结构设置有向上的上出风孔;所述隔离器上方的床体上设置有出料口。本装置,物料在床内循环,缩短了循环周期,避免了物料和热能的耗损,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时空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多组分颗粒体系床内分级流化反应器
技术介绍
颗粒流是一种包含颗粒运动的多相流。颗粒流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比如沙尘暴、泥石流、雪崩、滑坡等。颗粒流在工程上也有广泛应用,如颗粒物料的管道输送,颗粒流体的反应与单元操作。在过程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颗粒流形式为颗粒流态化反应,该领域的一个难题为细颗粒散式流化分解,反应物颗粒的粒径较小,具有较大的黏度,容易相互粘连聚集,影响反应速率。为了提高流化效果,向反应物颗粒中加入粒径较大的流化剂颗粒,流化剂颗粒带动反应物颗粒流化,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度。流化剂可采用催化剂或者其他不参加反应的颗粒,与反应物颗粒组成多组分颗粒体系。常用的颗粒流态化反应器为外循环快速流化反应器,如申请号为201220193936.7的技术专利,其提供了一种基于内循环流化床的颗粒物混合装置,该装置包括料斗、螺旋给料器、罗茨风机、外床风室、内床风室、布风板、返料器、立管、一级旋风除尘器、二级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成品物料收集器、内床、外床、过渡段、内构件、提升管、圆筒;在内床和外床下部设有密孔板作为布风板,在布风板的下部为外床风室和内床风室,内床和外床之间由圆筒隔开,圆筒下部有锯齿形流通窗口,便于外床的颗粒物进入内床;在内床的上部连接有过渡段,过渡段的上部连接有提升管,提升管上部与一级旋风除尘器连通,一级旋风除尘器的下部连接立管,立管的下部通过返料器与外床的下半部连通;一级旋风除尘器的上部与二级旋风分离器连通,布袋除尘器位于二级旋风分离器中,二级旋风分离器的下部与成品物料收集器连通;储存在料斗中的颗粒物通过螺旋给料器加入到外床内。上述反应器,大量颗粒从床内导出进行外循环,带出大量的热能并且热能散失,回到床内时,又需要重新加热,造成热量的浪费;此外,外部循环时间长,物料损耗高,分离效率难以保证,且设备较复杂,成本高,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多组分颗粒体系床内分级流化反应器,实现床内循环,降低物料和热能的损耗,缩减生产成本,提高时空产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组分颗粒体系床内分级流化反应器,包括设置有反应腔的床体,所述床体的底部设置有进风管,进风管上方设置有布风板,布风
板上方的床体侧壁上设置有与反应腔相通的进料通道;所述反应腔内部设置有隔离器,所述隔离器上下敞口,所述隔离器的下端覆盖布风板的风孔且与布风板之间设置有循环通道;隔离器的侧壁与床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循环间隙,所述循环间隙处的床体侧壁上设置有二次进风结构,所述二次进风结构设置有向上的上出风孔;所述隔离器上方的床体上设置有出料口。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器的横截面呈圆环形,且隔离器的外径由中间部位向两端递增。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器包括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上段外表面的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为45°至60°,下段外表面的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为20°至30°,所述上段、中段和下段之间依次平滑过渡。进一步地,所述二次进风结构包括二次进风管和布风器,所述床体与布风器围成储气室,所述二次进风管贯穿床体侧壁并与储气室相通,所述上出风孔设置于布风器上。进一步地,所述布风器设置有下出风孔,所述下出风孔倾斜向下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进料通道设置于循环间隙处。进一步地,所述进料通道上方设置有上布风器,所述上布风器通过管道与二次进风管相连通,所述上布风器上设置有上出风孔,所述上出风孔位于隔离器顶面之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多组分颗粒体系床内分级流化反应器,简化了结构,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在反应过程中,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生成物颗粒在气体的带动下上升,并随着气体从出料口排出,进行收集即可得到较纯净的产品。而反应物颗粒和流化剂颗粒的粒径和重量较大,从循环间隙回落至反应腔底部,进行重复反应;利用二次进风结构通入适当流速的惰性气体,使反应物颗粒和流化剂下落,而生成物颗粒保持悬浮,实现了反应物颗粒体系与生成物颗粒的自动分离,节约工序,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物料在床内循环,缩短了循环周期,避免了物料和热能的耗损,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时空产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多组分颗粒体系床内分级流化反应器主视剖视图;附图标记:10—床体;11—进风管;12—进料通道;13—二次进风管;14—布风器;15—储气室;17—上布风器;18—出料口;20—反应腔;21—布风板;22—隔离器;23—循环通道;24—循环间隙;141—上出风孔;143—下出风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多组分颗粒体系床内分级流化反应器,包括设置有反应腔20的床体10,所述床体10的底部设置有进风管11,进风管11上方设置有布风板21,布风板21上方的床体10侧壁上设置有与反应腔20相通的进料通道12;所述反应腔20内部设置有
隔离器22,所述隔离器22上下敞口,所述隔离器22的下端覆盖布风板21的风孔且与布风板21之间设置有循环通道23;隔离器22的侧壁与床体10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循环间隙24,所述循环间隙24处的床体10侧壁上设置有二次进风结构,所述二次进风结构设置有向上的上出风孔141;所述隔离器22上方的床体10上设置有出料口18。床体1可采用现有的反应炉,进风管11用于通入具有一定流速的惰性流化气体或者反应气体,布风板21用于将进风管11吹出的气体分散开来,确保风力大小平均,布风板21设置于隔离器22下方,出风范围与隔离器22的下端开口一致,防止气流阻挡大颗粒物料回落。循环通道23、循环间隙24的大小以及出料口18的位置根据具体的反应确定。使用时,从进风管11持续通入反应气体或者流化气体与反应气体的混合气体中的一种,从进料通道12持续通入含反应物的固体颗粒,从二次进结构持续通入惰性气体,固体颗粒在风力的作用下,进入并悬浮在隔离器22中,反应物之间充分接触,得到生成物颗粒。在反应过程中,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生成物颗粒在气体的带动下上升,并随着气体从出料口18排出,进行收集即可得到较纯净的产品,而反应物颗粒和流化剂颗粒的粒径和重量较大,从循环间隙24回落至反应腔20底部,进行重复反应;利用二次进风结构通入适当流速的惰性气体,使反应物颗粒和流化剂下落,而生成物颗粒保持悬浮,实现了反应物颗粒体系与生成物颗粒的自动分离,节约工序,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物料在床内循环,缩短了循环周期,避免了物料和热能的耗损,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时空产率。所述隔离器22的横截面呈圆环形,且隔离器22的外径由中间部位向两端递增。隔离器22外表面呈曲面,减少了颗粒物与隔离器22的摩擦力,有利于反应物颗粒和流化剂快速循环。中间部位向内部凹陷,留出较大的空间,防止物料堵塞,并使回落的反应物颗粒、流化剂以及新加入的反应物之间进行充分的混合以及热交换,便于后续反应。隔离器22外表面的曲率可大可小,根据颗粒的大小与数量确定,优选的,所述隔离器22包括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上段外表面的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为45°至60°,下段外表面的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为20°至30°,所述上段、中段和下段之间依次平滑过渡。二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多组分颗粒体系床内分级流化反应器

【技术保护点】
多组分颗粒体系床内分级流化反应器,包括设置有反应腔(20)的床体(10),所述床体(10)的底部设置有进风管(11),进风管(11)上方设置有布风板(21),布风板(21)上方的床体(10)侧壁上设置有与反应腔(20)相通的进料通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20)内部设置有隔离器(22),所述隔离器(22)上下敞口,所述隔离器(22)的下端覆盖布风板(21)的风孔且与布风板(21)之间设置有循环通道(23);隔离器(22)的侧壁与床体(10)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循环间隙(24),所述循环间隙(24)处的床体(10)侧壁上设置有二次进风结构,所述二次进风结构设置有向上的上出风孔(141);所述隔离器(22)上方的床体(10)上设置有出料口(18)。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组分颗粒体系床内分级流化反应器,包括设置有反应腔(20)的床体(10),所述床体(10)的底部设置有进风管(11),进风管(11)上方设置有布风板(21),布风板(21)上方的床体(10)侧壁上设置有与反应腔(20)相通的进料通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20)内部设置有隔离器(22),所述隔离器(22)上下敞口,所述隔离器(22)的下端覆盖布风板(21)的风孔且与布风板(21)之间设置有循环通道(23);隔离器(22)的侧壁与床体(10)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循环间隙(24),所述循环间隙(24)处的床体(10)侧壁上设置有二次进风结构,所述二次进风结构设置有向上的上出风孔(141);所述隔离器(22)上方的床体(10)上设置有出料口(1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颗粒体系床内分级流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器(22)的横截面呈圆环形,且隔离器(22)的外径由中间部位向两端递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组分颗粒体系床内分级流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器(22)包括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上段外表面的切线与水平面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行健杨秀山王辛龙杨林张志业钟本和陈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