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用抗原乳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32737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9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免疫用抗原乳化装置,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包括容纳瓶、抽液装置、针筒放置架及搅拌器;所述容纳瓶下部设置有一第一出液口;所述抽液装置包括第一进液口、第二出液口、第一输液管道及第二输液管道;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一输液管道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针筒放置架竖直插置一针筒,所述第二输液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二输液管道另一端插置于所述针筒;所述搅拌器用于对所述容纳瓶内部空间进行搅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免疫用抗原乳化装置,能将容纳瓶中的抗原和免疫佐剂进行充分融合,不会导致注射器推不动,适合人多体检的场所,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携带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的讲,涉及免疫用抗原乳化装置
技术介绍
人体抵御病原性生物侵害和清除体内异常细胞的特殊防御机制,称为免疫,相应的防御系统就是免疫系统,人体组织细胞时刻不停地新陈代谢,随时有大量新生细胞代替衰老和受损伤的细胞,免疫系统能及时地把衰老和死亡的细胞识别出来,并把它从体内清除出去,从而保持人体的稳定。由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有好也有坏,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在接触病毒后,很难将病毒从体内清除出去,同时在遇到流行性疾病的时候很容易发生感染,而免疫功能良好的人,则很少会发生流行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人通过注射抗原能使身体免疫功能良好,如果单独的注射抗原,因为抗原不溶于水,不能得到稳定的药液,不能很好的在人体血液中分散开来,为了得到稳定的药液,需要添加免疫佐剂,免疫佐剂又称非特异性免疫增生剂,本身不具抗原性,在加入抗原前先将抗原与免疫佐剂相融合乳化,同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射到机体内,免疫佐剂能增强免疫原性和改变免疫反应类型。为使免疫佐剂能与抗原很好的融合,需要将免疫佐剂与抗原完全的乳化融合,传统的抗原乳化方法有研磨法、注射器法、混合法及超声法,研磨法需要大量的时间,注射器法及混合法耗时耗力而且药液易泄露,超声法易对抗原造成破坏,这些传统的方法都不适于医护人员快速的配置药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免疫用抗原乳化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免疫用抗原乳化装置,包括容纳瓶、抽液装置、针筒放置架及搅拌器;所述容纳瓶下部设置有一第一出液口;所述抽液装置包括第一进液口、第二出液口、第一输液管道及第二输液管道;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一输液管道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针筒放置架竖直插置一针筒,所述第二输液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二输液管道另一端插置于所述针筒;所述搅拌器用于对所述容纳瓶内部空间进行搅拌。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抽液装置还包括一第三输液管道,所述容纳瓶上部设置有一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输液管道设置有一第一输液接口,所述第二进液口通过第三输液管道与所述第一输液接口连通。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搅拌器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上端固定有一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一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另一端端固定有一搅拌叶,所述端盖螺纹连接于所述容纳瓶上部,所述搅拌叶插置于所述容纳瓶内部空间。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第一出液口的管壁内部靠近容纳瓶的一端安装有一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0.5~0.8mm。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第一输液管道靠近所述第一出液口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一阀门。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第三输液管道靠近所述第二进液口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二阀门。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第二输液管道插置于所述针筒的一端设置有一开口竖直向下的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三出液口安装有一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由不锈钢材质制作,所述第二输液管道一端与所述出液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液管道插置于所述针筒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安装于所述出液管上。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容纳瓶侧面设置有一便于观察所装溶液容
积的容积刻度线。作为优选地方案,还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上底面设置有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及暂停按钮。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容纳瓶设置于所述外壳左侧面,所述针筒放置架设置于所述外壳右侧面,所述抽液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本技术提供的免疫用抗原乳化装置,能将容纳瓶中的免疫抗原和佐剂通过搅拌器搅拌后进行充分融合,在容纳瓶中的出液口处设置了一过滤网,不会再有导致注射器推不动的现象,最适合于人多需要打疫苗及体检的场所,该装置能快速配置出各种免疫试剂,装置内部结构简单,方便携带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阐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免疫用抗原乳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容纳瓶;110、第一出液口;111、第一阀门;120、第二进液口;121、第二阀门;130、容积刻度线;200、抽液装置;210、第一进液口;220、第二出液口;230、第一输液管道;240、第二输液管道;250、第三输液管道;260、出液管;261、第三阀门;270、水泵;300、针筒放置架;310、针筒;400、搅拌器;410、端盖;420、电动机;430、搅拌轴;440、搅拌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做的改进,会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所提到的技术将结合附图加以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免疫用抗原乳化装置,包括容纳瓶100、抽液装置200、针筒放置架300及搅拌器400;所述容纳瓶100下部设置有一第一出液口110;所述抽液装置200包括水泵270、第一进液口210、第二出液口220、第一输液管道230及第二输液管道240;所述第一出液口110通过所述第一输液管道230与所述第一进液口210连通;所述针筒放置架300竖直插置一针筒310,所述第二输液管道240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220连接,所述第二输液管道240另一端插置于所述针筒310;所述搅拌器400用于对所述容纳瓶100内部空间进行搅拌。需要说明的是,人体自身有一些抗原,抗原经过机体刺激后能产生抗体,但这些抗原有多有少,并不是按统一分配的,每个人身上所
拥有的抗原也不相同,这就造成了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有些人很容易得病,当遇到流行性感冒时很容易传染上感冒,有些人一生中也很难得病,这些都是因为他们身体中的抗原强弱不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前一些无法避免的传染性疾病如今也能得到很好的预防,比如天花,从出生一刻起,我们就开始打各种疫苗,比如乙肝疫苗,出生一个月后打卡介苗,两个月后脊灰疫苗,这些疫苗也就是抗原,抗原不溶于水,不能很好的在人体血液中分散开来,需要添加免疫佐剂,免疫佐剂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可有效增强免疫应答的强度,增加免疫力。本实施例中的抗原乳化装置就是将抗原药液与免疫佐剂彻底的融合在一起,免疫用抗原乳化装置包括容纳瓶100、抽液装置200、针筒放置架300及搅拌器400;容纳瓶100是一个上端不带有盖子的医用玻璃瓶,在容纳瓶100的下部设置有一专门用于放出所装溶液的第一出液口110;抽液装置200是将药液从容纳瓶100中运至针筒310的装置,抽液装置200包括水泵270、第一进液口210、第二出液口220、第一输液管道230及第二输液管道240;第一输液管道230的一端与第一出液口110相连接,第一输液管道230的另一端与第一进液口210相连通;针筒放置架300位置处竖直插置有一针筒310,第二输液管道240一端与第二出液口220连接,第二输液管道240另一端插置于针筒310;搅拌器400用于对容纳瓶100的内部空间进行搅拌。抽液装置200还包括一第三输液管道250,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免疫用抗原乳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疫用抗原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瓶、抽液装置、针筒放置架及搅拌器;所述容纳瓶下部设置有一第一出液口;所述抽液装置包括第一进液口、第二出液口、第一输液管道及第二输液管道;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一输液管道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针筒放置架竖直插置一针筒,所述第二输液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二输液管道另一端插置于所述针筒;所述搅拌器用于对所述容纳瓶内部空间进行搅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疫用抗原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瓶、抽液装置、针筒放置架及搅拌器;所述容纳瓶下部设置有一第一出液口;所述抽液装置包括第一进液口、第二出液口、第一输液管道及第二输液管道;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一输液管道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针筒放置架竖直插置一针筒,所述第二输液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二输液管道另一端插置于所述针筒;所述搅拌器用于对所述容纳瓶内部空间进行搅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用抗原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装置还包括一第三输液管道,所述容纳瓶上部设置有一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输液管道设置有一第一输液接口,所述第二进液口通过第三输液管道与所述第一输液接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用抗原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上端固定有一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一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另一端端固定有一搅拌叶,所述端盖螺纹连接于所述容纳瓶上部,所述搅拌叶插置于所述容纳瓶内部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用抗原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管壁内部靠近容纳瓶的一端安装有一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表面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雁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