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沥青基布封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2598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9 13:33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同步沥青基布封层,包括与基层连接的第一粘接层、与面层连接的第二粘接层以及连接在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之间的聚丙烯布,所述第一粘接层和聚丙烯布层采用基布封层施工车同步施工。本专利的基布封层能够有效防水渗漏、延缓基层裂缝的反射和处治基层顶面裂缝,保证路面结构的整体性与连续性,抗超载能力强等特点;基布封层施工车能够很好地解决类同基布的施工不便问题。本专利的同步沥青基布封层适用于各种路面结构,特别适用于重载交通、地下水位高、高温多雨、山岭重丘等地区,还可用作水泥混凝土桥面板、白改黑路面、沥青路面加铺层等的粘结层以及同步沥青碎石封层的底层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面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沥青基布封层
技术介绍
路面结构层指的是构成路面的各铺砌层,按其所处的层位和作用,主要有面层、基层和垫层。其中,面层位于整个路面结构的最上层,它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以及车身后所产生的真空吸力,受到降雨和气温变化的不利影响最大,是最直接反映路面使用性能的层次。基层位于面层之下,垫层或路基之上。基层主要承受面层传递的车轮垂直力的作用,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基层还可能受到面层渗水以及地下水的侵蚀。并非所有的路面结构中都需要设置垫层,只有在土基处于不良状态,如潮湿地带、湿软土基、北方地区的冻胀土基等,才应该设置垫层,以排除路面、路基中滞留的自由水,确保路面结构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为了加强路面结构的防水性能,避免地下水渗透面层或者地上水渗透基层,通常在面层和基层之间要设置防水封层。现在常用的防水封层为碎石封层,即将碎石和沥青混合后铺砌在面层和基层之间。但是用碎石封层,其防水性能主要依靠沥青的粘接性,但沥青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渗透水的浸泡影响以及车辆荷载的作用,发生挥发、氧化等一系列不可逆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使沥青性质发生较大的变化,宏观上表现为脆化和开裂,使地下水能够通过碎石封层而破坏面层结构,使从面层上渗漏下来的雨水能够通过碎石封层浸湿和破坏基层。碎石封层防水性与防反性耐久性较差,无法满足路面结构的长期维护需要。防反性指防止路面形成反射裂缝,反射裂缝指路面结构底层位移产生的拉应力超过顶层的抗拉强度时,顶层开裂形成的裂缝。此外,现在进行道路封层的施工方法均为分步进行,操作步骤繁琐,所用时间也较长,操作起来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同步沥青基布封层,以解决现有碎石封层防水性和防反性差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如下方案:方案一:本方案中的基布封层,包括与基层连接的第一粘接层、与面层连接的第二粘接层、以及连接在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之间的聚丙烯布,所述第一粘接层和聚丙烯布为同步铺设,所述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均包括混合沥青。方案一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基层上面同时洒布第一粘接层和聚丙烯布,在聚丙烯布上面喷洒第二粘接层,在第二粘接层上面铺筑路面面层。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包括混合沥青。通过混合沥青将面层和基层有效连接在一起,还能有效防水渗漏和防止老化开裂。通过聚丙烯布以及第二粘接层和第一粘接层构成的基布封层替代常用的碎石封层,能够有效处治基层顶面裂缝以及延缓基层裂缝的继续开裂。聚丙烯布具有各向同性,高强力、低伸长、抗蠕变,亲油性强,耐酸碱性能好的特点,当面层或者基层的裂缝逐渐向聚丙烯布延伸时被聚丙烯布收拢止住,使裂缝不再继续开裂延伸。保证路面结构整体性与连续性,降低路面面层对基层的依赖性,减少路面的早期破坏,耐久性好。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粘接层、聚丙烯布和第一粘接层的逐层防水,具有良好的封水性能,一方面有效阻断地下水的上渗,减少路面水损害,另一方面有效阻断地面水的下渗,防治基层的松散、沉陷、冲刷、唧泥、翻浆等,保证了路面结构强度,延长路面使用寿命40%~60%。方案二:作为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粘接层的沥青洒布量为0.8~1.3kg/㎡,所述第二粘接层的沥青洒布量为0.4~0.6kg/㎡。将混合沥青按照0.8~1.3kg/㎡的洒布量洒在聚丙烯布上,形成第一粘接层,既能保证第一粘接层的粘接作用和防水防裂作用,又能不超过聚丙烯布的承受量,使第一粘接层和聚丙烯布一起形成牢固的封层结构。将混合沥青按照0.4~0.6kg/㎡的洒布量洒在聚丙烯布上,形成第二粘接层,既能保证第二粘接层的粘接作用和防水防裂作用,又能不破坏聚丙烯布的整体结构,使第二粘接层和聚丙烯布一起形成牢固的封层结构。方案三:作为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粘接层的沥青洒布量为1.1~1.6kg/㎡,所述第二粘接层的沥青洒布量为1.3~1.8kg/㎡。将混合沥青按照1.1~1.6kg/㎡的洒布量洒在聚丙烯布上,形成第一粘接层,既能保证第一粘接层的粘接作用和防水防裂作用,又能不超过聚丙烯布的承受量,使第一粘接层和聚丙烯布一起形成牢固的封层结构。将混合沥青按照1.3~1.8kg/㎡的洒布量洒在聚丙烯布上,形成第二粘接层,既能保证第二粘接层的粘接作用和防水防裂作用,又能不破坏聚丙烯布的整体结构,使第二粘接层和聚丙烯布一起形成牢固的封层结构。方案四:作为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聚丙烯布为滚卷式非织造布,其厚度为1~1.5mm。便于聚丙烯布与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的混合沥青充分浸透,连接成统一的防水防裂整体。聚丙烯布为一种滚卷式的非织造布,具有特殊的三维结构和优良的亲油性能,一方面在相同施工和要求条件下,同比其他同类产品,节约粘结油15~30%,另一方面与上下粘结油粘结能力强,能够充分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与连续性。方案五:作为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混合沥青包括改性乳化沥青、热沥青、乳化沥青和橡胶沥青。通过混合乳化沥青、热沥青、乳化沥青和橡胶沥青可以增强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的粘度,起到良好的粘接功能并与聚丙烯布一起形成良好的防水层。方案六:作为方案五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热沥青包括加热温度为140~155℃的普通石油沥青和加热温度为160~170℃的SBS改性沥青。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包括阳离子型且固体含量为60%~70%的SBS复合改性乳化沥青。SBS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具有高温稳定性高、低温抗裂性好、水稳定性高等诸多优点,采用SBS复合改性乳化沥青作为胶结材料能够满足聚丙烯布的温度要求保证聚丙烯布不受破坏。因为聚丙烯布自身的温度限制,采用加热温度为140~155℃的普通石油沥青和加热温度为160~170℃的普通改性沥青可以在不破坏聚丙烯布结构的前提下使聚丙烯布与包括热沥青在内的混合沥青快速粘合。进而能够使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快速与面层和基层连接。方案七:同步沥青基布封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清理基层:施工前对路面基层应清扫干净,保持干燥,对局部的坑洞和路面明显不平的位置应进行整平;步骤二:洒布第一粘接层:将第一粘接层以沥青洒布量1.1~1.6kg/㎡均匀洒布在基层上;步骤三:摊铺聚丙烯布:采用幅宽3~5m,厚度1~1.5mm的聚丙烯基布,在洒布第一粘接层的同时在第一粘接层上摊铺聚丙烯布,摊铺时聚丙烯布应保持适当的张力,聚丙烯布布面平整,不允许有褶皱;聚丙烯布连接采用搭接,横向搭接时中间间隙应控制在1cm以内,纵向搭接时中间间隙应控制在3cm以内;搭接处铺洒第一粘接层的混合沥青将聚丙烯布粘合成一个整体,使聚丙烯布与第一粘接层粘附并通过第一粘接层与基层粘合;步骤四:洒布第二粘接层:将第二粘接层以沥青洒布量1.3~1.8kg/㎡均匀洒布在聚丙烯布上,使第二粘接层粘附在聚丙烯布上;步骤五:铺设面层:在第二粘接层上铺设面层,使面层粘接在第二粘接层上。在基层上铺设第一粘接层的同时在第一粘接层上铺设聚丙烯布,使聚丙烯布通过第一粘接层能够与基层牢固粘合。紧接着在聚丙烯布上铺设第二粘接层,在第二粘接层上铺设路面面层,使第二粘接层将聚丙烯布和面层牢固粘合在一起。第二粘接层和第一粘接层分别封堵面层和基层中的裂缝,起到防裂防水的作用。通过分别与第二粘接层和第一粘接层连接的聚丙烯布,使面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同步沥青基布封层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步沥青基布封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基层连接的第一粘接层、与面层连接的第二粘接层以及连接在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之间的聚丙烯布,所述第一粘接层和聚丙烯布为同步铺设,所述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均包括混合沥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沥青基布封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基层连接的第一粘接层、与面层连接的第二粘接层以及连接在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之间的聚丙烯布,所述第一粘接层和聚丙烯布为同步铺设,所述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均包括混合沥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沥青基布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的沥青洒布量为0.8~1.3kg/㎡,所述第二粘接层的沥青洒布量为0.4~0.6k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沥青基布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的沥青洒布量为1.1~ 1.6kg/㎡,所述第二粘接层的沥青洒布量为1.3~1.8 k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沥青基布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布为滚卷式非织造布,其厚度为1~1.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沥青基布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沥青包括改性乳化沥青、热沥青、乳化沥青和橡胶沥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步沥青基布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沥青包括加热温度为140~155℃的普通石油沥青和加热温度为160~170℃的SBS改性沥青。7.同步沥青基布封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清理基层:施工前对路面基层应清扫干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菁若谭巍赵民忠王伟王全磊青光焱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俊富环境恢复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