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建华专利>正文

一种抛丸机的干法、水瀑混合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2272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8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丸机的干法、水瀑混合除尘器。主要特点是:上法兰的下端面和下法兰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内圆筒和外圆筒,内圆筒和外圆筒形成的内空腔内设有用于水瀑除尘的自来水,内圆筒的壁板周圈从上到下设有均布、错开排列的第一排气孔,外圆筒的上端壁板周圈设有均布排列的第二排气孔;内圆筒的内孔壁面设有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外圆筒上端的外径表面设有防水防尘透气膜外圈;外圆筒的左端壁板上部设有溢流孔;外圆筒的左端壁板中部设有进水孔;下法兰下端的锥形储尘斗的下端设有闸阀,闸阀的阀芯与气缸的活塞杆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干法、水瀑混合三道除尘处理,使抛丸机排出的风干净、无污染,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丸机
,特别涉及一种抛丸机的干法、水瀑混合除尘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抛丸机都是用布袋除尘器进行干法除尘的,由于布袋材料的孔隙大,抛丸机内的粉尘随着抛丸机的抽风风力从布袋的孔隙中钻出,弥漫在空气中,严重影响周围的环境,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更有效地减少粉尘排出、减少环境污染的抛丸机的干法、水瀑混合除尘器,使抛丸机排出的风干净、无污染,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上法兰、内圆筒、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防水防尘透气膜外圈、溢流管、外圆筒、进水管、第一水阀、接水盘、排水管、储尘斗、闸阀、气缸、气缸座、下法兰和圆玻璃板构成的一种抛丸机的干法、水瀑混合除尘器,上法兰的下端面和下法兰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内圆筒和外圆筒,内圆筒和外圆筒形成的内空腔内设有用于水瀑除尘的自来水,内圆筒的壁板周圈从上到下设有均布、错开排列的第一排气孔,外圆筒的上端壁板周圈设有均布排列的第二排气孔,第二排气孔的总面积大于内圆筒的内孔横截面积。所述的内圆筒的内孔壁面设有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的外表面与内圆筒的内孔壁面用AA201胶水牢固胶黏在一起,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的内孔孔径稍小于下法兰的内通孔的孔径。所述的外圆筒上端的外径表面设有防水防尘透气膜外圈,防水防尘透气膜外圈的内表面与外圆筒的外径表面用AA201胶水牢固胶黏在一起。所述的外圆筒的左端壁板上部设有溢流孔,溢流孔与焊接在外圆筒的左端壁板外端面上的溢流管上端的弯头的内孔相通,溢流管的下端设有第一水阀,溢流管下端的出水口设在接水盘内。所述的外圆筒的左端壁板中部设有进水孔,进水孔与焊接在外圆筒的左端壁板外端面上的进水管上端的弯头的内孔相通。所述的外圆筒的右端壁板上部设有水位观察孔,水位观察孔的右端设有圆玻璃板,圆玻璃板的左端面与外圆筒右端的壁板外端面用AA201胶水牢固胶黏在一起。所述的外圆筒的右端壁板下部设有便于清洗内空腔的第二水阀。所述的下法兰的外径上设有接水盘,接水盘左端的底板下端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内孔与接水盘左端底板上的排水孔相通。所述的内圆筒和外圆筒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上法兰的下端面和下法兰的上端面牢固、密封焊接在一起。所述的下法兰的下端设有锥形的储尘斗,储尘斗的下端设有闸阀,闸阀的阀芯右端的连接端插入气缸左端的活塞杆的开口槽内,并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所述的下法兰的下端面与储尘斗的上端面牢固、密封焊接在一起。所述的气缸的缸座与气缸座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气缸座左端和上端的支撑板与储尘斗的右端面牢固焊接在一起。所述的上法兰的上端面设有密封板,上法兰通过螺栓与抛丸机排气管下端的连接法兰紧固在一起。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上法兰的下端面和下法兰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内圆筒和外圆筒,在内圆筒和外圆筒形成的内空腔内设有用于水瀑除尘的自来水,在内圆筒的壁板周圈从上到下设有均布、错开排列的第一排气孔,在外圆筒的上端壁板周圈设有均布排列的第二排气孔,将第二排气孔的总面积设计成大于内圆筒的内孔横截面积;本专利技术在内圆筒的内孔壁面设有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将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的外表面与内圆筒的内孔壁面用AA201胶水牢固胶黏在一起;在外圆筒上端的外径表面设有防水防尘透气膜外圈,将防水防尘透气膜外圈的内表面与外圆筒的外径表面用AA201胶水牢固胶黏在一起。本专利技术在圆筒的内孔壁面采用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对从抛丸机的抛丸室抽出的粉尘进行第一道除尘处理,在内圆筒和外圆筒形成的内空腔内采用水瀑除尘进行第二道除尘处理,在外圆筒上端的外径表面采用防水防尘透气膜外圈进行第三道除尘处理,更有效地减少粉尘排出、减少环境污染,使抛丸机排出的风干净、无污染,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本专利技术选用的防水防尘透气膜的微孔直径为0.1-1.0微米,孔径小于水珠10000倍,本专利技术的内空腔内的自来水无法通过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进入到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的内孔内,也无法通过防水防尘透气膜外圈流出在外面,确保本专利技术采用水瀑除尘进行第二道除尘处理的顺利进行,更有效地减少粉尘排出、减少环境污染,使抛丸机排出的风干净、无污染,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本专利技术选用的防水防尘透气膜的微孔孔径大于水蒸气700倍,防水的同时,允许空气顺利通过;防水防尘透气膜的微孔通道在膜内结成网状立体结构,均匀密集的微孔分布,既允许空气顺利通过,又使水和灰尘遇到阻隔,达到有效的防尘透气效果,防水防尘透气膜最小可以捕捉到0.1微米的灰尘颗粒,防护等级:IP67,更有效地防止抛丸机的粉尘排出、减少环境污染,使抛丸机排出的风干净、无污染,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本专利技术将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的内孔孔径设计成稍小于下法兰的内通孔的孔径,利于粉尘落入储尘斗内,使粉尘不会滞留、粘附在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上而影响防尘透气效果,进一步使抛丸机排出的风干净、无污染,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本专利技术在外圆筒的左端壁板上部设有溢流孔,使溢流孔与焊接在外圆筒的左端壁板外端面上的溢流管上端的弯头的内孔相通,在溢流管的下端设有第一水阀,将溢流管下端的出水口设在接水盘内;本专利技术在外圆筒的左端壁板中部设有进水孔,使进水孔与焊接在外圆筒的左端壁板外端面上的进水管上端的弯头的内孔相通;本专利技术在外圆筒的右端壁板上部设有水位观察孔,在水位观察孔的右端设有圆玻璃板,将圆玻璃板的左端面与外圆筒右端的壁板外端面用AA201胶水牢固胶黏在一起。本专利技术能够更好地控制内圆筒和外圆筒形成的内空腔内用于水瀑除尘的自来水的水位,达到更好的水瀑除尘效果,进一步使抛丸机排出的风干净、无污染,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本专利技术在外圆筒的右端壁板下部设有便于清洗内空腔的第二水阀。当抛丸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内空腔内的自来水中粉尘较多时,打开第二水阀能够放掉内空腔内的脏水,便于清洗内空腔,达到更好的水瀑除尘效果,进一步使抛丸机排出的风干净、无污染,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本专利技术在下法兰的外径上设有接水盘,在接水盘左端的底板下端设有排水管,使排水管的内孔与接水盘左端底板上的排水孔相通。本专利技术能够将溢流孔溢出的多余的自来水和水瀑除尘过程中渗出的自来水排放在外面,保持本专利技术周围的地面干净整洁,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本专利技术在下法兰的下端设有锥形的储尘斗,在储尘斗的下端设有闸阀,将闸阀的阀芯右端的连接端插入气缸左端的活塞杆的开口槽内,并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抛丸机开始工作时,气缸自动将闸阀的阀芯关闭,使储尘斗处于密封状态,使粉尘无法从储尘斗排出,本专利技术更有效地减少粉尘排出、减少环境污染,使抛丸机排出的风干净、无污染,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抛丸机的干法、水瀑混合除尘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法兰,2-内圆筒,3-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4-防水防尘透气膜外圈,5-溢流孔,6-溢流管,7-外圆筒,8-内空腔,9-自来水,10-进水孔,11-进水管,12-第一水阀,13-接水盘,14-排水孔,15-排水管,16-储尘斗,17-闸阀,18-阀芯,19-连接端,20-开口槽,21-活塞杆,22-气缸,23-,24-内通孔,25-下法兰,26-第二水阀,27-第一排气孔,28-圆玻璃板,29-水位观察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抛丸机的干法、水瀑混合除尘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抛丸机的干法、水瀑混合除尘器,由上法兰(1)、内圆筒(2)、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3)、防水防尘透气膜外圈(4)、溢流管(6)、外圆筒(7)、进水管(11)、第一水阀(12)、接水盘(13)、排水管(15)、储尘斗(16)、闸阀(17)、气缸(22)、气缸座(23)、下法兰(25)和圆玻璃板(28)构成,其特征在于:上法兰(1)的下端面和下法兰(25)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内圆筒(2)和外圆筒(7),内圆筒(2)和外圆筒(7)形成的内空腔(8)内设有用于水瀑除尘的自来水(9),内圆筒(2)的壁板周圈从上到下设有均布、错开排列的第一排气孔(27),外圆筒(7)的上端壁板周圈设有均布排列的第二排气孔(30),第二排气孔(30)的总面积大于内圆筒(2)的内孔横截面积;所述的内圆筒(2)的内孔壁面设有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3),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3)的外表面与内圆筒(2)的内孔壁面用AA201胶水牢固胶黏在一起,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3)的内孔孔径稍小于下法兰(25)的内通孔(24)的孔径;所述的外圆筒(7)上端的外径表面设有防水防尘透气膜外圈(4),防水防尘透气膜外圈(4)的内表面与外圆筒(7)的外径表面用AA201胶水牢固胶黏在一起;所述的外圆筒(7)的左端壁板上部设有溢流孔(5),溢流孔(5)与焊接在外圆筒(7)的左端壁板外端面上的溢流管(6)上端的弯头的内孔相通,溢流管(6)的下端设有第一水阀(12),溢流管(6)下端的出水口设在接水盘(13)内;所述的外圆筒(7)的左端壁板中部设有进水孔(10),进水孔(10)与焊接在外圆筒(7)的左端壁板外端面上的进水管(11)上端的弯头的内孔相通;所述的外圆筒(7)的右端壁板上部设有水位观察孔(29),水位观察孔(29)的右端设有圆玻璃板(28),圆玻璃板(28)的左端面与外圆筒(7)右端的壁板外端面用AA201胶水牢固胶黏在一起;所述的外圆筒(7)的右端壁板下部设有便于清洗内空腔(8)的第二水阀(26);所述的下法兰(25)的外径上设有接水盘(13),接水盘(13)左端的底板下端设有排水管(15),排水管(15)的内孔与接水盘(13)左端底板上的排水孔(14)相通;所述的内圆筒(2)和外圆筒(7)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上法兰(1)的下端面和下法兰(25)的上端面牢固、密封焊接在一起;所述的下法兰(25)的下端设有锥形的储尘斗(16),储尘斗(16)的下端设有闸阀(17),闸阀(17)的阀芯(18)右端的连接端(19)插入气缸(22)左端的活塞杆(21)的开口槽(20)内,并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所述的下法兰(25)的下端面与储尘斗(16)的上端面牢固、密封焊接在一起;所述的气缸(22)的缸座与气缸座(23)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气缸座(23)左端和上端的支撑板与储尘斗(16)的右端面牢固焊接在一起;所述的上法兰(1)的上端面设有密封板(31),上法兰(1)通过螺栓与抛丸机排气管(32)下端的连接法兰紧固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丸机的干法、水瀑混合除尘器,由上法兰(1)、内圆筒(2)、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3)、防水防尘透气膜外圈(4)、溢流管(6)、外圆筒(7)、进水管(11)、第一水阀(12)、接水盘(13)、排水管(15)、储尘斗(16)、闸阀(17)、气缸(22)、气缸座(23)、下法兰(25)和圆玻璃板(28)构成,其特征在于:上法兰(1)的下端面和下法兰(25)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内圆筒(2)和外圆筒(7),内圆筒(2)和外圆筒(7)形成的内空腔(8)内设有用于水瀑除尘的自来水(9),内圆筒(2)的壁板周圈从上到下设有均布、错开排列的第一排气孔(27),外圆筒(7)的上端壁板周圈设有均布排列的第二排气孔(30),第二排气孔(30)的总面积大于内圆筒(2)的内孔横截面积;所述的内圆筒(2)的内孔壁面设有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3),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3)的外表面与内圆筒(2)的内孔壁面用AA201胶水牢固胶黏在一起,防水防尘透气膜内圈(3)的内孔孔径稍小于下法兰(25)的内通孔(24)的孔径;所述的外圆筒(7)上端的外径表面设有防水防尘透气膜外圈(4),防水防尘透气膜外圈(4)的内表面与外圆筒(7)的外径表面用AA201胶水牢固胶黏在一起;所述的外圆筒(7)的左端壁板上部设有溢流孔(5),溢流孔(5)与焊接在外圆筒(7)的左端壁板外端面上的溢流管(6)上端的弯头的内孔相通,溢流管(6)的下端设有第一水阀(12),溢流管(6)下端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罗建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