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秋成专利>正文

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220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    将石墨粒子分散在浓硫酸里,形成泥浆,使高泥浆和浓度为20(重量)%以上30(重量)%以下的过氧化氢水在低于5℃的温度发生作用,熟化后,将反应处理液过滤后得到的固形物经水洗、脱水,得到石墨层间化合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石墨的碳原子六角环网状平面具有多层叠置结构,面内为140千卡/摩尔(Kcal/mol)的坚固的结合,而层间的结合是借助于n电子的结合,结合力弱,为4千卡/摩尔(Kcai/mol),在适合条件下,和酸、碱金属,卤素等反应,在层间形成引入这些反应物的石墨层简化合物。众所周知,将该层间化合物急剧加热,使层间的反应物气体化,以其体积膨胀力,向结合力弱的层方向膨胀,即可得到重量轻、虫状形的膨胀物。能形成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反应剂,是浓硫酸和硝酸或发烟硝酸,浓硫酸和氯酸钾、高锰酸钾,重铬酸钾、高氯酸,磷酸,碘酸,过硫酸及其化合物,过氧化氢等多种物质的组合剂,一般都是以浓硫酸为主体的混合酸。一般,插入反应物的量,如果使用强氧化剂,例如氯酸钾、高氯酸等,则插人率高。但是这些氧化剂发生的反应极为急剧,常有爆炸的危险,由于含有氯元素,还有腐蚀问题,因而不适于实际生产。高锰酸钾,重铬酸钾,过硫酸等也可获得较高的插人率,但它们都是固体粉末状,不易得到均质的反应物,而且有锰、铬等元素,从环境方面考虑也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使反应物的层间插人率高,且安全、环保的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石墨粒子分散在浓硫酸里,形成泥浆,使高泥浆和浓度为20(重量)%以上30(重量)%以下的过氧化氢水在低于5℃的温度发生作用,熟化后,将反应处理液过滤后得到的固形物经水洗、脱水,得到石墨层间化合物。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安全、环保,而且反应物的层间插入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将固定碳分为97克、灰分1克%,水分和挥发分为2克,粒度为42目时为-->峰值的马达加斯加产天热鳞片状石墨100克和98%硫酸800克棍合成均匀的泥浆。一边搅拌该泥浆一边将保冷在-2℃的25%过氧化氢水40克添加到其中。1小时熟化后,将反应处理液过滤后得到的固形物经水洗、脱水,得到石墨层间化合物。实施例2将固定碳份为95克,灰份为3克,水份和挥发成份为2克,粒度为48目时为峰值的中国产天然鳞片状石墨100克和95%硫酸500克混合成均匀的泥浆,将保冷在3℃的23%过氧化氢水40克滴到该泥浆里使之反应,得到石墨层间化合物。对照例3将实施例1的石墨100克放在98%浓硫酸300克和62%硝酸100克的混合酸中反应2小时后经过脱液、水洗得到石墨层间化合物。对照例4将实旌例1的石墨100克和98%硫酸800克混合成泥浆,在温度为15℃时将25克40%的过氧化氢水(固体成分值的换算和实施例1相同)加入其中,反应急剧并呈泡沫状,得到石墨层间化合物。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所公开的涉及一种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造方法进行了特别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理解,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它进行形式和细节的种种显而易见的修改。因此,以上描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有的变化和修改都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将石墨粒子分散在浓硫酸里,形成泥浆,使高泥浆和浓度为20(重量)%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成
申请(专利权)人:李秋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