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镰孢霉菌1281‑2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2192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8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镰孢霉菌1281‑2及其合成Ag/Au复合纳米粒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镰孢霉菌1281‑2进行发酵培养后收集菌丝体,用去离子水洗涤去除残留培养基,之后将菌丝体重悬于无菌去离子水中进行培养,将培养液过滤去除菌丝体,得到镰孢霉菌1281‑2的培养上清液;2取步骤1中得到的镰孢霉菌1281‑2培养上清液作为反应基质,加入硝酸银溶液和氯金酸溶液进行还原反应,最后离心得到Ag/Au复合纳米粒子产物;其中,所述镰孢霉菌1281‑2保藏编号为CCTCC M2014658。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绿色环保,是一种高效简单的合成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为申请号为201510064689.9,专利技术名称为:“利用镰孢霉菌1281-2合成Ag/Au复合纳米粒子的方法”的分案申请,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及纳米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镰孢霉菌(Fusarium sp)1281-2株及其在纳米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以及大的比表面积而显现出特有的性质。其中,纳米合金材料由于其粒径尺寸及结构不同于块状合金材料而在电、磁、抗蚀性、催化等方面表现出非常优良独特的性质,已成为近几年来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纳米材料中的合金材料是一种二次凝聚晶体或非晶体,其中第一次凝聚就是由金属原子形成纳米颗粒,在保持新鲜界面的条件下,将纳米颗粒压在一起形成块状凝聚固体。Ag/Au复合纳米粒子由于银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较为规则的形貌,以银(Ag)纳米粒子作晶种,制得了Ag/Au复合纳米粒子。Ag/Au复合纳米粒子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近年来在研究中也备受关注,其具有有趣的电学和结构性能,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研究最多的制备Ag/Au复合纳米粒子的方法是化学还原法,但是这种方法通常会污染环境。因此,寻找更好的,对环境友好的Ag/Au复合纳米粒子制备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最近,微生物体系被作为一种新颖的方法引入到无机纳米颗粒的制备中,比如:细菌和酵母菌被用于降解有毒金属,生物有机体被用于合成各种无机材料。Ag/Au复合纳米粒子的微生物合成方法与传统的物理和化学合成方法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如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可控,是一种清洁、无毒、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合成方法,逐渐成为复合纳米粒子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迄今为止,已发现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的多个物种具有合成Ag/Au复合纳米粒子的能力,如单细胞的细菌、多细胞的真菌,均具有在细胞内或者细胞外合成Ag/Au复合纳米粒子的能力。与细菌和酵母相比,真菌的优势在于能分泌大量的酶,分离过程简单,因此这一领域引起了学者们研究的兴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镰孢霉菌1281-2,该菌可以应用于绿色环保的Ag/Au复合纳米粒子合成,利用镰孢霉菌培养上清液胞外合成Ag/Au复合纳米粒子,反应条件温和,且简便快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利用镰孢霉菌(Fusarium speciales )1281-2, 保藏号为:CCTCC NO: M2014658。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时间是2014年12月23日。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菌丝有隔,分枝。分生孢子梗分枝或不分枝,有两种形态: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有1~2个隔膜;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或长柱形,有较多的横隔;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初白色,渐变为草绿色,菌丝稀疏,基质白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镰孢霉菌1281-2,利用镰孢霉菌1281-2可进行胞外合成Ag/Au复合纳米粒子,合成的Ag/Au复合纳米粒子粒径为25±2nm左右,且Ag/Au复合纳米粒子分散性较高,可以在水中自主分散,常温下稳定,是一种高效、安全、简单的Ag/Au复合纳米粒子合成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利用镰孢霉菌1281-2培养上清液合成的Ag/Au复合纳米粒子的透射电镜扫描图图2是利用镰孢霉菌1281-2培养上清液合成的Ag/Au复合纳米粒子的扫描电镜图图3是利用镰孢霉菌1281-2培养上清液合成的Ag/Au复合纳米粒子的EDS能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利用镰孢霉菌1281-2合成 Ag/Au复合纳米粒子的方法取冻存的镰孢霉菌1281-2在马铃薯葡萄糖(PDA)固体培养基(含马铃薯200 g/L,葡萄糖20g /L,琼脂 15g/L)上划线接种,在28℃培养72 h,,接菌丝接种于100 mLPDA液体培养基(含马铃薯200g/L,葡萄糖20g/L),在28℃、150 rpm下培养48 h,收集菌丝体。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将菌丝体悬浮于去离子水中,其浓度为200g/L,在28℃、120 rpm下培养48h-72h,过滤去除菌丝体。收集培养上清液加入硝酸银溶液和氯金酸溶液,这两种无机盐的浓度之和最好为1mmol/L,于28℃、120 rpm下放置,期间每隔6h取溶液少许,离心收集含Ag/Au复合纳米粒子的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以去除杂质后用去离子水悬浮至适当浓度或干燥后保存。实施例2 Ag/Au复合纳米粒子的表征观察发现加入硝酸银溶液和氯金酸溶液前的镰孢霉菌1281-2的培养上清液无色澄清,加入硝酸银溶液和氯金酸溶液若干小时后的培养液呈紫红色,颜色随着Ag/Au复合纳米粒子量的增加而加深。使用用分辨率200KV的透射电镜(TEM)观察上述培养上清液还原合成得到的Ag/Au复合纳米粒子产物,显示Ag/Au复合纳米粒子形态以球形为主,粒径为25±2nm另外还有少量三角形、六边形等规则形态的Ag/Au复合粒子产物,分散性较高,便于分离,如图1所示。同样,在扫描电镜下可见Ag/Au复合纳米粒子形状多样,多棱角,大部分呈球状,如图2所示。图3为镰孢霉菌1281-2还原制备Ag/Au复合纳米粒子的EDS能谱图。能谱元素成分分析显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的粒子为Ag/Au复合纳米粒子。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610592696.html" title="一种镰孢霉菌1281‑2原文来自X技术">镰孢霉菌1281‑2</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镰孢霉菌,其特征在于,该菌名称为:镰孢霉菌1281‑2,保藏号为:CCTCC M201465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镰孢霉菌,其特征在于,该菌名称为:镰孢霉菌1281-2,保藏号为:CCTCC M2014658。2.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时间是2014年12月29日,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镰孢霉菌,该菌在光学显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民李黎陈峻青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