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时间盲区的线路保护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1996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8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时间盲区的线路保护方法与装置,方法包括步骤如下:从过程层网络获取的母线差动保护信息、母线上其他元件、线路的电流数据的步骤;当判断CT断线时,根据参与母线差流计算的各元件与线路电流矢量和为0,计算出本间隔三相电流的相位、幅值的步骤;所述计算出的本间隔三相电流的相位、幅值参与保护逻辑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输出保护动作信息的步骤。通过利用智能变电站数据传输数字化、网络化及信息共享的优势,在运检人员事故处理的时间盲区中,实现数据自愈,消除保护功能缺失带来的越级跳闸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继电保护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CT或PT断线的线路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电网技术装备不断升级,推动电网朝着集约化、专业化、扁平化和无人化等先进管理方向发展,220kV以下变电站已经全面推广了无人值守变电站模式,降低了变电站运行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益。在设备故障处理方面,由于变电站无人值守,从调度端运行人员发现变电站设备故障信息,到安排运检人员前往变电站进行处理,期间将出现设备带故障运行的时间盲区。时间盲区的长短,与运检人员前往变电站的时间长短有关。以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为例,按照传统的继电保护原理,在CT断线时,将闭锁相关电流保护,在PT断线时,将闭锁方向保护并不再进行同期电压判断。如果110kV线路发生了CT断线和PT断线,在时间盲区中,由于电流、电压数据缺失将造成保护功能缺失,当出现线路故障时会引起拒动,导致上一级保护跳闸,扩大停电面积,降低了继电保护“四性”。IEC61850标准的应用,变电站内设备之间、变电站之间的信息实现了共享和交互,利用信息共享优势对传统保护算法和判据、传统保护方案进行改进和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掘潜力以提高保护的动作性能,避免数据丢失对保护的影响,研究多判据决策的数据自愈保护策略,提升保护可靠性水平,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网装备制造技术的进步和先进通信技术的引入,限制保护与控制技术变革的技术瓶颈正逐渐消失,促使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和形态均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时间盲区的线路保护方法,用以解决在运检人员事故处理的时间盲区中保护功能缺失存在越级跳闸风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包括:用于时间盲区的线路保护方法,包括步骤如下:从过程层网络获取的母线差动保护信息、母线上其他元件、线路的电流数据的步骤;当判断CT断线时,根据参与母线差流计算的各元件与线路电流矢量和为0,计算出本间隔三相电流的相位、幅值的步骤;利用所述计算出的本间隔三相电流的相位、幅值参与保护逻辑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输出保护动作信息的步骤。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合并单元分别接入电压互感器的保护电压和测量电压,在PT断线时,以测量电压数据参与保护逻辑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输出保护动作信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时间盲区的线路保护装置,包括:用于从过程层网络获取的母线差动保护信息、母线上其他元件、线路的电流数据的模块;当判断CT断线时,根据参与母线差流计算的各元件与线路电流矢量和为0,计算出本间隔三相电流的相位、幅值的模块;利用所述计算出的本间隔三相电流的相位、幅值参与保护逻辑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输出保护动作信息的模块。进一步的,还包括模块:合并单元分别接入电压互感器的保护电压和测量电压,在PT断线时,以测量电压数据参与保护逻辑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输出保护动作信息。通过利用智能变电站数据传输数字化、网络化及信息共享的优势,在运检人员事故处理的时间盲区中,补全数据,实现数据自愈,消除保护功能缺失带来的越级跳闸风险,将为事故处理带来充足时间保障,提高变电站设备故障时的稳定运行水平,保障可靠的供电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1保护连接关系图;图2是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方法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以110kV线路为例进行说明。需要指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并不限于110kV这一特定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也可以用于其他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图1中,110kV母线包括4个元件:110kV线路1、元件2、元件3、元件4。110kV线路1保护装置通过光口1与智能终端直接连接,按照GOOSE标准实现开入开出供能;通过光口2与合并单元光口2直接连接,按照IEC 61850-9-2标准采集电流电压信息;通过光口3与110kV线路1过程层交换机相连。110kV线路1合并单元通过光口1与110kV线路1过程层交换机相连。元件2合并单元、元件3合并单元、元件4合并单元分别接入各自元件的过程层交换机。110kV电压合并单元分别接入保护电压和测量电压。110kV母线保护、110kV电压合并单元、110kV线路1过程层交换机、元件2~元件4过程层交换机全部接入110kV中心交换机,组成110kV过程层网络。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路为,在时间盲区,保证保护功能能够继续,维持到检修人员到来,在CT或PT断线的情况下,不能闭锁保护,因此必须补全相关数据。依靠过程层网络,从过程层网络获取的母线差动保护信息、母线上其他元件、线路的电流数据;当判断CT断线时,根据参与母线差流计算的各元件与线路电流矢量和为0,计算出本间隔三相电流的相位、幅值的步骤;而所述计算出的本间隔三相电流的相位、幅值将替代CT断线之前的本间隔线路电流数据,参与保护逻辑计算。同理,对于PT断线,合并单元分别接入电压互感器的保护电压和测量电压,在PT断线时,以测量电压数据替代PT断线之前的保护电流数据,参与保护逻辑计算。在下文的介绍中,将CT或PT断线时数据补全称为数据自愈。具体的,下面给出的控制逻辑图。如图2所示,以110kV线路保护出现CT或PT断线为例进行说明。110kV线路1保护通过过程层网络获取110kV母线保护、110kV电压合并单元、元件2~元件4合并单元的数据,提供给CT断线数据自愈模块和PT断线数据自愈模块。图2中,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数据自愈功能由保护逻辑计算模块、主数据计算模块、CT断线数据自愈模块和PT断线数据自愈模块共同完成,包括以下内容:(1)CT断线时,电流数据自愈实现方法。CT断线数据自愈模块采集110kV线路1电流I1,利用过程层网络采集元件2电流I2,元件3电流I3,元件4电流I4,获取110kV母线保护信息。若110kV线路1电流A相断线,110kV母线保护当大差及小差电流连续7s大于CT断线定值即判为CT断线,发A相断线信号,闭锁110kV母线A相差动保护,不闭锁110kV母线B、C相差动保护。此时,若差动保护制动电流达到动作值,或母线电压降低到动作值,说明母线上在CT断线的同时可能存在故障,CT断线闭锁功能暂停10秒,以避免母线故障时误判CT断线闭锁保护。综上,在110kV线路1电流A相断线时,若110kV母线保护动作=0,即110kV母线无故障的情况下,根据基尔霍夫定律,110kV母线差动电流为0A: I d = | Σ j = 1 n I · j | = 0 ]]>其中,Id为110kV线路1电流I1,元件2电流I2,元件3电流I3,元件4电流I4的矢量和;为各元件保护电流,n=4。根据利用获取到的110kV母线其它元件的电流数据,实时换算110kV线路1三相电流的相位、幅值。以指向母线为正方向,假设110kV母线电流输入元件:元件2,110kV母线电流输出元件:110kV线路1、元件3、元件4。以换算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0/201610689436.html" title="用于时间盲区的线路保护方法与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用于时间盲区的线路保护方法与装置</a>

【技术保护点】
用于时间盲区的线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从过程层网络获取的母线差动保护信息、母线上其他元件、线路的电流数据的步骤;当判断CT断线时,根据参与母线差流计算的各元件与线路电流矢量和为0,计算出本间隔三相电流的相位、幅值的步骤;利用所述计算出的本间隔三相电流的相位、幅值参与保护逻辑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输出保护动作信息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时间盲区的线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从过程层网络获取的母线差动保护信息、母线上其他元件、线路的电流数据的步骤;当判断CT断线时,根据参与母线差流计算的各元件与线路电流矢量和为0,计算出本间隔三相电流的相位、幅值的步骤;利用所述计算出的本间隔三相电流的相位、幅值参与保护逻辑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输出保护动作信息的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时间盲区的线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合并单元分别接入电压互感器的保护电压和测量电压,在PT断线时,以测量电压数据参与保护逻辑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输出保护动作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强李贞邱俊宏钟加勇姜帅刘永欣董新涛李栋徐瑞林张友强梁经宛陶永健李峰贾华伟李萌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