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名称为一种电池分选装置。属于电池分选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电池分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和损坏电极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PC机、充放电机和电池检测夹具;电池检测夹具由下壳、装置罩、采样电路组成;下壳内底面设有定位凹槽;装置罩内与蓄电池电极配合的弹性连接正电极、弹性连接负电极,各定位凹槽处的弹性连接正电极、弹性连接负电极串联电连接;采样电路包括总电压采样支路、总电流采样支路、各单体电压采样支路和485对外通讯电路;485对外通讯电路与PC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分选效率高、可靠性高、不损坏待选蓄电池电极、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特点,主要用于在蓄电池生产过程中判断蓄电池是否合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分选
,具体涉及一种在蓄电池生产过程中判断是否合格的电池分选装置。
技术介绍
蓄电池作为电能的主要储能体正在快速发展,可以说解决了电池储能问题就为日益兴起的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与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提供了快速推广的基础。同时动力蓄电池充电与储能也存在发展中的很多问题,如储能效率、使用寿命,反复可充电的利用率、自放电及安全可靠性,充放电的稳定性与多个单体均衡性等技术问题,也包括单体容量小、重量重,需要多个单体电池组成电池包进行串联或并联来达到一定的电压电流容量等技术应用问题,这些问题相互影响直接降低了动力蓄电池包的储能效率与可靠性,从而大大提高了运行成本,妨碍了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现有电池分选装置,需要人工多次对被测单体电池的一次线路和二次采集线路进行组装,在长期的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出现松脱、霉变、接触不良甚至电极损坏,多次的拆卸照成一次线路损伤和二次线路复杂易接错的现象。在工厂测试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降低劳动强度、大大提高电池分选效率的电池分选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池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C机、高精度充放电机和电池检测夹具;其中,电池检测夹具由下壳和装置罩构成的外壳、采样电路组成;下壳内底面设有均匀分布的、与蓄电池配合的定位凹槽;装置罩内对应定位凹槽处设有与蓄电池电极配合的弹性连接正电极、弹性连接负电极,各定位凹槽处的弹性连接正电极、弹性连接负电极串联电连接;采样电路包括总电压采样支路、总电流采样支路、各单体电压采样支路和485对外通讯电路;装置罩的电源端与充放电机电连接;485对外通讯电路与PC机连接。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弹性连接正电极、弹性连接负电极是由固定在装置罩上的连接片及弹簧构成;弹性连接正电极与弹性连接负电极之间采用连接铜排连接。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装置罩上设有可视窗。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装置罩与下壳之间采用螺杆连接。本技术由于采用由PC机、充放电机和电池检测夹具构成的电池分选装置,其中,电池检测夹具由下壳和装置罩构成的外壳、采样电路组成,下壳内底面设有均匀分布的、与蓄电池配合的定位凹槽,装置罩内对应定位凹槽处设有与蓄电池电极配合的弹性连接正电极、弹性连接负电极,各定位凹槽处的弹性连接正电极、弹性连接负电极串联电连接,采样电路包括总电压采样支路、总电流采样支路、各单体电压采样支路和485对外通讯电路,装置罩的电源端与充放电机电连接,485对外通讯电路与PC机连接,因而在蓄电池生产的分选时,可一次性在下壳的各定位凹槽放入多个蓄电池,然后盖上装置罩,用螺杆与下壳固定,即可通电测试,在PC机上得到各单体蓄电池的分选测试参数,并判断是否合格。技术具有分选效率高、可靠性高、不损坏待选蓄电池电极、有效延长电池寿命、并可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特点。本技术主要用于在蓄电池生产过程中判断蓄电池是否合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气图。图3是本技术电池罩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电池罩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电池罩与电池包装配连接后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装置内部电气俯视图。图中:1-装置罩,2-一次线槽,3-二次线槽,4-连接片,5-弹簧,6-外壳,7-可视窗,8-定位孔,9-蓄电池,10-蓄电池,11-连接铜排,12-采样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一种电池分选装置包括PC机、充放电机和电池检测夹具。其中,电池检测夹具由下壳和装置罩1构成的外壳6、采样电路组成。下壳内底面设有均匀分布的、与蓄电池9、10配合的16个定位凹槽,便于与分选测试时对蓄电池9、10定位固定。装置罩1内对应定位凹槽处设有与蓄电池电极配合的弹性连接正电极、弹性连接负电极,各定位凹槽处的弹性连接正电极、弹性连接负电极串联电连接,弹性连接正电极、弹性连接负电极是由固定在装置罩1上的连接片4及弹簧5构成,弹性连接正电极与弹性连接负电极之间采用连接铜排11连接。采样电路包括总电压采样支路、总电流采样支路、各单体电压采样支路和485对外通讯电路,采样电路为常规电流、电压采样电路,485对外通讯电路为常规对外通讯电路。装置罩1电源端的正、负端与高精度充放电机电的输出电源端电连接。485对外通讯电路与PC机电连接。装置罩上设有可视窗7,用于散热和观察。装置罩1上设有定位孔8,与下壳之间采用螺杆连接。装置罩1上设有一次线槽2、二次线槽3,二次线槽3位于一次线槽2中间,用于安放固定采样电路的采样线12。蓄电池温度与电池寿命的关系。铅酸蓄电池的容量与温度成正比关系,在常温下,当温度每升高1℃时,容量大约会上升0.8%,温度下降则会降低,这主要是由于电解液的化学特性造成的。分析原因,当温度降低时,电解液不易扩散,电解液的化学特性变慢,导致电解液的阻抗增加,容量下降。所有在温度相对较低环境下使用蓄电池,由于放电量大,使得蓄电池使用的时间明显变短。当温度升高时,电解液的运动加速,这就加快了过充电量的累积,加快了电化学反应,增加了容量,但是长时间这样使用,加速了蓄电池的老化。蓄电池的电压、内阻与容量的关系。电池剩余容量与电池内阻成反比关系。蓄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一般为以下几个阶段:反向阶段、静电阶段、恒压充电阶段、恒流充电阶段、恒压限流充电阶段、恒流放电阶段。采样电路采集单体电池电压、总线电压、总线电流,通过485总线将单体电池的信息上传给PC机,通过PC机控制高精度充放电机给单体电池进行充放电,并记录该过程当中的数据通过计算用于分选电池。本技术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多方面的对电池进行分选:按容量分类、按电压变化曲线分类、按充放电效率分类、按内阻分类。使用相同特性的电池组成的电池包,可以大大提高电池性能和电池寿命。此外,本技术将动力蓄电池组单体电池大电流串接的一次线与小电流的控制线压接点分离,解决了电池在分选的过程中,不断的拆卸电池接口所造成的硬件损坏,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对电池的分选,节约人力以及时间,提高效率的同时又能够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有效延长电池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池分选装置](https://img.jigao616.com/upload/patent/2017/5/20/160415162808.gif)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C机、充放电机和电池检测夹具;其中,电池检测夹具由下壳和装置罩构成的外壳、采样电路组成;下壳内底面设有均匀分布的、与蓄电池配合的定位凹槽;装置罩内对应定位凹槽处设有与蓄电池电极配合的弹性连接正电极、弹性连接负电极,各定位凹槽处的弹性连接正电极、弹性连接负电极串联电连接;采样电路包括总电压采样支路、总电流采样支路、各单体电压采样支路和485对外通讯电路;装置罩的电源端与充放电机电连接;485对外通讯电路与PC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C机、充放电机和电池检测夹具;其中,电池检测夹具由下壳和装置罩构成的外壳、采样电路组成;下壳内底面设有均匀分布的、与蓄电池配合的定位凹槽;装置罩内对应定位凹槽处设有与蓄电池电极配合的弹性连接正电极、弹性连接负电极,各定位凹槽处的弹性连接正电极、弹性连接负电极串联电连接;采样电路包括总电压采样支路、总电流采样支路、各单体电压采样支路和485对外通讯电路;装置罩的电源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腾飞,汤全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追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