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净化循环人工湿地系统
,具体为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循环式地表流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一定的处理,而大部分污水处理还在进行半人工智能化的操作处理模式,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并且投入成本较大、效率较低,且满足不了所造成污水的及时处理,且不能完成循环过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循环式地表流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循环式地表流人工湿地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循环式地表流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湿地层,所述湿地层的内部呈S状,所述湿地层的内腔底端右侧出水口处设有第四水泵,所述第四水泵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水管连接块,所述水管连接块的内腔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呈T字状,且所述水管连接块的右侧下端通过销轴活动安装有单向阀门,所述通孔的上端通过水管连接有罐体,所述罐体位于湿地层进水处的上端,所述罐体的上端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四水泵电性连接,所述罐体的内腔上部分别设有粗滤层和细滤层,所述粗滤层位于细滤层的上侧,所述粗滤层和细滤层的上端分别设有第一水位感应器和第二水位感应器,所述粗滤层和细滤层上端的左侧分别设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均通过水管连接有废渣池,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循环式地表流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湿地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层(12)的内部呈S状,所述湿地层(12)的内腔底端右侧出水口处设有第四水泵(13),所述第四水泵(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水管连接块(17),所述水管连接块(17)的内腔中部设有通孔(18),所述通孔(18)呈T字状,且所述水管连接块(17)的右侧下端通过销轴活动安装有单向阀门(14),所述通孔(18)的上端通过水管连接有罐体(10),所述罐体(10)位于湿地层(12)进水处的上端,所述罐体(10)的上端安装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与第四水泵(13)电性连接,所述罐体(10)的内腔上部分别设有粗滤层(7)和细滤层(9),所述粗滤层(7)位于细滤层(9)的上侧,所述粗滤层(7)和细滤层(9)的上端分别设有第一水位感应器(6)和第二水位感应器(8),所述粗滤层(7)和细滤层(9)上端的左侧分别设有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2),所述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2)均通过水管连接有废渣池(15),所述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2)均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水位感应器(6)和第二水位感应器(8)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循环式地表流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湿地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层(12)的内部呈S状,所述湿地层(12)的内腔底端右侧出水口处设有第四水泵(13),所述第四水泵(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水管连接块(17),所述水管连接块(17)的内腔中部设有通孔(18),所述通孔(18)呈T字状,且所述水管连接块(17)的右侧下端通过销轴活动安装有单向阀门(14),所述通孔(18)的上端通过水管连接有罐体(10),所述罐体(10)位于湿地层(12)进水处的上端,所述罐体(10)的上端安装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与第四水泵(13)电性连接,所述罐体(10)的内腔上部分别设有粗滤层(7)和细滤层(9),所述粗滤层(7)位于细滤层(9)的上侧,所述粗滤层(7)和细滤层(9)的上端分别设有第一水位感应器(6)和第二水位感应器(8),所述粗滤层(7)和细滤层(9)上端的左侧分别设有第一水泵(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勤,刘新宇,赵岭,李勇,王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韩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