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染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0860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5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区染色设备,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该分区染色设备包括:染缸,包括缸体和染轴,所述缸体设有出液口,所述染轴设于所述缸体内,至少为两条,并分为至少两组,所述染轴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以及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回液管和进液管,所述回液管和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回液管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至少为两条,且每条所述进液管均与一组染轴的开口端连通,所述循环泵至少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进液管上。该分区染色设备,可以用小功率的循环泵代替大功率水泵,再使循环泵采用循环运行方式,同一时间仅需开启一个小功率的循环泵,从而降低了染色过程中的电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印染
,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区染色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通用的染缸染色方法,主要是采用一个大功率的染色主泵,使染液在主泵的压力下从染缸的筒子纱或经轴内部向外渗透进行染色。但是这种染色方法存在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使用大功率的染色主泵会导致染色过程中消耗电力较多。从节省能源的角度出发,需要研发一种降低染色过程中的电能耗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分区染色设备,采用该设备进行分区染色,能够降低染色过程中的电能耗。一种分区染色设备,包括:染缸,包括缸体和染轴,所述缸体设有出液口,所述染轴设于所述缸体内,至少为两条,并分为至少两组,所述染轴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染轴外壁设有供染液通过的喷射孔;以及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回液管和进液管,所述回液管和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回液管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至少为两条,且每条所述进液管均与一组染轴的开口端连通,所述循环泵至少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进液管上。在传统染色工艺中,染缸的主泵一直在高速运行状态下工作,使染液不断循环穿透纱线,以完成染色过程。这是由于在本领域中普遍认为,在染色工艺中如果主泵停止运行,会造成纱线与纱线之间、纱线的内层与外层之间因染色过程中吸附的染料浓度不同产生染色不匀,甚至染不透等染色质量问题。但是,本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如染缸的循环泵采用循环运行方式,该循环运行的一个周期包括循环泵运行期和停止期,在运行期,染液在纱线中循环
穿透一段时间,然后进入停止期,染液自行渗透到纱线内部,一段时间后,又再次进入运行期,再次让染液在纱线中循环穿透一段时间,如此往复,并不会降低染色质量。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分区染色设备,根据染缸大小,将其内部设为具有至少两组染轴的不同分区,每个区的染轴均由独立的循环泵控制,对该组染轴上固定的待染色物料进行染色。由于每个循环泵所要控制染液循环的区域减小了,因此,可以用小功率的循环泵代替大功率水泵,如将染轴分为三组,则可将原30KW的大功率水泵电机替换为三个7.5-10KW的小水泵,每个电机功率只需要原来的1/3。再使循环泵采用循环运行方式,同一时间仅需开启一个小功率的循环泵,从而降低了染色过程中的电能耗,并且还能同时确保达到工艺生产要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系统还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至少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进液管上。上述止回阀,可以在循环泵停止时,保持每组中空管状的染轴内仍有染液储藏,循环泵再次启动时不会瞬时产生较大的冲力,利于染色的均匀和稳定性。而且,通过止回阀的使用,即使某一组染轴上不设筒子纱等待染色物料,仍可对其它组染轴上的待染色物料进行染色。同时,止回阀的设置,还能避免染液相互间倒流情况发生,同时保证了每个分区的染轴内充满了染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的数量与所述染轴分组的数量一致,且每根所述进液管均与一组染轴的开口端连通,所述循环泵和止回阀的数量与所述进液管的数量一致,均分别设于所述进液管上。通过进液管、止回阀和染轴分组一一对应的方式,能够方便的控制分区染色的进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缸体内还包括用于支撑待染色物料的纱架底座,所述纱架底座设于所述缸体下部,将所述缸体分隔为位于上部的染色腔和位于底部的染液回流腔,该纱架底座上设有连通染色腔和染液回流腔的染液流通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染液容纳腔连通。通过纱架底座的使用,将待染色的物料架起,当该区的循环泵处于停止期时,确保该区待染色物料(如筒子纱)与回流囤积的染液分开,避免其在停止期时,还有部分待染色物料浸泡在染液中,能
够提高染色质量和均匀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缸体内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不同组的染轴分别围蔽,在所述染色腔内形成互不相通的染色区。通过隔板的使用,在所述染色腔内形成互不相通的染色区,当某区的循环泵处于停止期时,避免正在进行染色的其它染色区内染液喷射至该区,确保该区待染色物料(如筒子纱)接受染液染色的均一性,进一步提高了分区染色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分区染色设备,其染缸内具有至少两组染轴的不同分区,每个区的染轴均由独立的循环泵控制,对该组染轴上固定的待染色物料进行染色。由于每个循环泵所要控制染液循环的区域减小了,因此,可以用小功率的循环泵代替大功率水泵,再使循环泵采用循环运行方式,同一时间仅需开启一个小功率的循环泵,从而降低了染色过程中的电能耗。以三分区为例,可采用3个小功率的小泵,运行时的功率之和约为5KW-55KW,而采用普通染色方法的主泵在运行时功率约为15KW-150KW,节电率约为40%-60%,大幅度的降低能耗。并且,该分区染色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或可通过常规染色设备改造获得,能够减少设备的投入费用,具有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二分区染色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二分区染色循环泵运行曲线;图3为实施例2中三分区染色设备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中三分区染色循环泵运行曲线。其中:110.缸体;111.出液口;120.染轴;130.纱架底座;210.循环泵;220.回液管;230.进液管;240.止回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
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通”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通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以下实施例的分区染色方法采用下述设备:一种分区染色设备,包括:染缸和循环系统。所述染缸包括缸体和染轴,所述缸体设有出液口,所述染轴设于所述缸体内,至少为两条,并分为至少两组,所述染轴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染轴外壁设有供染液通过的喷射孔。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回液管和进液管,所述回液管和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回液管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至少为两条,且每条所述进液管均与一组染轴的开口端连通,所述循环泵至少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进液管上。上述分区染色设备的工作流程为:控制一个循环泵开启运行,对固定于该分区染轴上的待染色物料进行染色,此时,其它循环泵处于关闭状态,待该循环泵运行预定时间后,关闭该循环泵,开启另一个循环泵,对该另一个循环泵控制的分区进行染色,待该另一个循环泵运行预定时间后,关闭该另一个循环泵,按照上述方式,依次分别开启各个循环泵,对染缸内所有分区进行染色。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如不设置止回阀,虽也能进行分区染色,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但是,如没有止回阀,则循环泵停止时,染轴内没有染液储藏,循环泵
再次开启后,会瞬时产生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分区染色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区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染缸,包括缸体和染轴,所述缸体设有出液口,所述染轴设于所述缸体内,至少为两条,并分为至少两组,所述染轴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染轴外壁设有供染液通过的喷射孔;以及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回液管和进液管,所述回液管和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回液管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至少为两条,且每条所述进液管均与一组染轴的开口端连通,所述循环泵至少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进液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区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染缸,包括缸体和染轴,所述缸体设有出液口,所述染轴设于所述缸体内,至少为两条,并分为至少两组,所述染轴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染轴外壁设有供染液通过的喷射孔;以及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回液管和进液管,所述回液管和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回液管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至少为两条,且每条所述进液管均与一组染轴的开口端连通,所述循环泵至少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进液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系统还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至少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进液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区染色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小来吴海彬朱祥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