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染料合成反应釜换热装置,属于精细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反应釜换热装置维修不方便、维修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设置在反应釜釜体上的换热介质进口及对应的换热介质出口,釜体内部设置有多组换热管道,多组换热管道沿着釜体的内壁可拆卸地串联在一起,釜体上的换热介质进口与其中一组换热管道的进口相通,该组换热管道为初始换热管道,换热介质通过初始换热管道及与之串联的若干组换热管道到达最末换热管道,釜体上的换热介质出口与最末换热管道的出口相通,换热管道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反应釜釜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精细化工设备
,涉及一种反应釜换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染料合成反应釜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合成过程是染料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成原染料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染料商品的质量,进而影响销售。染料按结构可分为偶氮型、蒽醌型、三芳甲烷型、铜钛菁型等等,很大一部分染料合成时,都要求控制一定的温度,这就涉及到反应釜换热装置。通常搪瓷反应釜的换热装置是通过夹套来实现的,然而,由于搪瓷反应釜的安全局限性,一般的搪瓷反应釜都不超过10000L,而目前的染料合成过程中,为了节约能耗,往往使用20000L,甚至30000L、50000L的大反应釜,大容积的反应釜则采用玻璃钢、聚丙烯、不锈钢等材质,这些材质的反应釜制造夹套成本非常高,且不安全,一般采用盘管的方法进行换热。盘管通常采用螺旋状,造成在反应釜中安装时非常复杂,必须将反应釜上盖打开才能安装,同时如果盘管损坏,也必须将反应釜上盖打开才能更换,同时必须整个更换,成本较高。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维护方便、换热性好的换热装置,是合成反应利用大反应釜、节约能耗、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染料合成反应釜换热装置所
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安装维护方便的染料合成反应釜换热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染料合成反应釜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反应釜釜体上的换热介质进口及对应的换热介质出口,釜体内部设置有多组换热管道,多组换热管道沿着釜体的内壁可拆卸地串联在一起,釜体上的换热介质进口与其中一组换热管道的进口相通,该组换热管道为初始换热管道,换热介质通过初始换热管道及与之串联的若干组换热管道到达最末换热管道,釜体上的换热介质出口与最末换热管道的出口相通,所述的换热管道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反应釜釜体上。在上述的染料合成反应釜换热装置中,所述的换热管道为由若干U型管首尾连接而成的蛇形换热管道。在上述的染料合成反应釜换热装置中,所述的换热管道组数为6—20。在上述的染料合成反应釜换热装置中,所述的染料合成反应釜换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釜体外的若干换热介质进管及对应的若干换热介质出管,各换热介质进管和出管上均对应地设置有控制阀门,换热介质进管与釜体上的换热介质进口相通,换热介质出管与釜体上的换热介质出口相通。在上述的染料合成反应釜换热装置中,所述的换热介质包括冷却液、蒸汽及空气。在上述的染料合成反应釜换热装置中,所述的换热介质进管包括冷却液进管、蒸汽进管和空气进管,对应的出管为冷却液出管、蒸汽出管及空气出管。在上述的染料合成反应釜换热装置中,各组换热管道的串联处通过活动接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串联U型弯折管道的形式,使得换热面积远超出盘管式。2)易于固定且由于各组换热管道之间可拆卸,使本技术维修非常便捷,在维修时只需要拆卸下相关的换热管道即可,节约更换成本。3)最后一道通空气不仅能换热,同时能吹出换热管道内的蒸汽及冷却液,减缓腐蚀,延长换热管道寿命。4)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该换热装置,可以严格控制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了产品收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换热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釜;2、控制阀门;3、冷却液进管;4、蒸汽进管;5、空气进管;6、冷却液出管;7、蒸汽出管;8、空气出管;9、换热管道;10、活动接头;11、固定环;12、搅拌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染料合成反应釜换热装置设置在反应釜1上,反应釜1的釜体外部设置有若干换热介质进管和对应的若干换热介质出管,各换热介质的进管和出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门2。该换热介质包括冷却液、蒸汽及空气,对应的各换热介质进管为冷却液进管3、蒸汽进管4及空气进管5,各换热介质出管为冷却液出管6、蒸汽出管7及空气出管8。釜体上设置有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冷却液进管3、蒸汽进管4及空气进管5通过第一管道与釜体的换热介质进口连
通,冷却液出管6、蒸汽出管7及空气出管8通过第二管道与釜体的换热介质出口连通。本技术设置了6—20组换热管道9,该换热管道9为由若干U型管首尾连接而成的蛇形换热管道,各换热管道9沿着釜体的内壁可拆卸地串联在一起,相邻换热管道9的管口通过活动接头10连接,相邻两换热管道9位于反应釜1底部的管口通过下活动接头连接,相邻两换热管道9位于反应釜1上部的管口通过上活动接头连接。换热管道9通过固定环11固定在釜体上,固定环11位于各组换热管道9之间,釜体上的换热介质进口与其中一组换热管道9的进口相通,该组换热管道9为初始换热管道,换热介质通过初始换热管道及与之串联的若干组换热管道9到达最末换热管道,釜体上的换热介质出口与最末换热管道的出口相通。在反应釜1内位于各组换热管道9之间设置有搅拌器12。本技术的换热管道9材质可以由不锈钢、钛、铜、碳钢、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材质制备而成,活动接头10材质可以由不锈钢、钛、铜、碳钢、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材质制备而成,固定环11可以由不锈钢、钛、铜、碳钢、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材质制备而成。应用时,打开蒸汽进管4及蒸汽出管7的控制阀门2,其余控制阀门2关闭,蒸汽通过第一管道进入由活动接头10串联起来的换热管道组内,与反应釜1内的物料进行换热。升高反应釜1中物料温度,打开冷却液进管3及冷却液出管6的控制阀门2,其余控制阀门2关闭,冷却液就进入换热管道组内,与反应釜1内的物料进行换热,降低反应釜1中物料温度。最后打开空气进管5和空气出管8的控制阀门2,其余控制阀门2关闭,空气就进入换热管道组内,不仅带出一部分热量同时将残余在换热管道组内的蒸汽或冷却液吹出。本实施例冷却液为冷却水。应该理解,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染料合成反应釜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反应釜(1)釜体上的换热介质进口及对应的换热介质出口,釜体内部设置有多组换热管道(9),多组换热管道(9)沿着釜体的内壁可拆卸地串联在一起,釜体上的换热介质进口与其中一组换热管道(9)的进口相通,该组换热管道(9)为初始换热管道(9),换热介质通过初始换热管道(9)及与之串联的若干组换热管道(9)到达最末换热管道(9),釜体上的换热介质出口与最末换热管道(9)的出口相通,所述的换热管道(9)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反应釜(1)釜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染料合成反应釜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反应釜(1)釜体上的换热介质进口及对应的换热介质出口,釜体内部设置有多组换热管道(9),多组换热管道(9)沿着釜体的内壁可拆卸地串联在一起,釜体上的换热介质进口与其中一组换热管道(9)的进口相通,该组换热管道(9)为初始换热管道(9),换热介质通过初始换热管道(9)及与之串联的若干组换热管道(9)到达最末换热管道(9),釜体上的换热介质出口与最末换热管道(9)的出口相通,所述的换热管道(9)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反应釜(1)釜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料合成反应釜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管道(9)为由若干U型管首尾连接而成的蛇形换热管道(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染料合成反应釜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管道(9)组数为6—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国栋,杨实,张兰兴,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双宏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