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交换树脂清洗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00806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4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清洗罐,包括罐体,罐体包括设置在罐体底部的排液口和设置在罐体顶部的树脂注入口,罐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V型滤板和第二V型滤板,第一V型滤板包括第一树脂滤板和第一树脂出口,第一树脂滤板上设置有第一滤孔,第一滤孔的孔径小于强型树脂颗粒的直径且大于弱型树脂颗粒的直径,第二V型滤板包括第二树脂滤板和第二树脂出口,第二树脂滤板上设置有第二滤孔,第二滤孔的孔径小于弱型树脂颗粒的直径;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在罐体内部设置第一V型滤板和第二V型滤板的方式,不仅能对树脂混合液进行清洗,还能对树脂混合液中的强型树脂和弱型树脂进行分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树脂清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树脂清洗罐
技术介绍
现代企业生产追求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为此应不断的创新,应用先进的技术,发电厂对水的要求特别高,因为需要对水进行过滤净化处理,随着人民环保的意识越来越高,政府对电厂水处理环保也越来越严格,现有的双室床电厂水处理交换装置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双室床电厂水处理交换装置是按一定比例在双室床中装入强、弱两种密度与粒径大小不同的树脂对电厂水进行处理。在双室床电厂水处理交换装置工作过程中,设置在装置内部的树脂中会存留有破损的树脂以及杂质,现有的树脂清洗装置常用的树脂清洗方法是化学水处理,双室床树脂体外反洗效果较差,经常出现强弱树脂混合的现象,树脂的反洗拖起高度不够,清洗效果很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树脂清洗效果好的树脂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树脂清洗效果好的离子交换树脂清洗罐,使得现有树脂清洗装置存在的树脂清洗效果差的问题得以解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申请提供一种离子交换树脂清洗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设置在罐体底部的排液口和设置在罐体顶部的树脂注入口,所述罐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V型滤板和第二V型滤板,所述第一V型滤板包括第一树脂滤板和第一树脂出口,所述第一树脂滤板上设置有第一滤孔,所述第一滤孔的孔径小于强型树脂颗粒的直径且大于弱型树脂颗粒的直径,所述第二V型滤板包括第二树脂滤板和第二树脂出口,所述第二树脂滤板上设置有第二滤孔,所述第二滤孔的孔径小于弱型树脂颗粒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位于所述第一V型滤板和第二V型滤板的两侧下方。优选的,所述第一树脂出口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树脂滤板中间,所述第一树脂出口与所述罐体的外部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二树脂出口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树脂滤板中间,所述第二树脂出口与所述罐体的外部连通。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离子交换树脂清洗罐中主要是通过在罐体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V型滤板和第二V型滤板,其中,第一V型滤板上设置有第一树脂滤板,第一树脂滤板上设置有第一滤孔,两个第一树脂滤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树脂出口,相应的,第二V型滤板也具有相似结构,第一V型滤板和第二V型滤板区别是第一滤孔的孔径小于强型树脂颗粒的直径且大于弱型树脂颗粒的直径,第二滤孔的孔径小于弱型树脂颗粒的直径;当树脂混合液(包括强型树脂、弱型树脂、破损树脂和杂质)由设置在罐体顶部的树脂注入口进入到罐体内部,首先,树脂混合液落在第一V型滤板的第一树脂滤板上,树脂混合液中的强型树脂留在第一树脂滤板的上表面,并通过第一树脂出口流出罐体的外部,其次,树脂混合液中的弱型树脂、破损树脂(强型或弱型树脂颗粒破损后产生)和杂质通过第一滤孔后落到第二V型滤板的第二树脂滤板上,树脂混合液中的弱型树脂留在第二树脂滤板的上表面,并通过第二树脂出口流出罐体的外部,树脂混合液中的破损树脂和杂质通过第二滤孔后,流向设置在罐体底部的排液口,排出罐体外部;本申请中的离子交换树脂清洗罐不仅能对树脂混合液中的强型树脂和弱型树脂进行清洗,排出树脂混合液中的破损树脂和杂质,还能对树脂混合液中的强型树脂和弱型树脂进行分类,避免了树脂混合液中出现强弱树脂混合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 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罐体、2-注液口、3-树脂注入口、4-第一V型滤板、5-第二V型滤板、6-排液口、7-第一树脂出口、8-第二树脂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树脂清洗效果好的离子交换树脂清洗罐,使得现有树脂清洗装置存在的树脂清洗效果差的问题得以解决。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离子交换树脂清洗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包括设置在罐体1底部的排液口6和设置在罐体1顶部的树脂注入口3,所述罐体1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V型滤板4和第二V型滤板5,所述第一V型滤板4包括第一树脂滤板和第一树脂出口,所述第一树脂滤板上设置有第一滤孔,所述第一滤孔的孔径小于强型树脂颗粒的直径且大于弱型树脂颗粒的直径,所述第二V型滤板5包括第二树脂滤板和第二树脂出口,所述第二树脂滤板上设置有第二滤孔,所述第二滤孔的孔径小于弱型树脂颗粒的直径。其中,树脂注入口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第一V型滤板4和第二V型滤板5起到过滤树脂和分离树脂的作用;由于第一V型滤板4上设置有第一树脂出口,相应的,在罐体1上也设置有第一树脂流出出口,第一树脂流出出口与第一树脂出口之间通过第一树脂通道相连接;第二V型滤板5上设置有第二树脂出口,相应的,在罐体1上也设置有第二树脂流出出口,第二树脂流出出口与第二树脂出口之间通过第二 树脂通道相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注液口2,所述注液口2位于所述第一V型滤板4和第二V型滤板5的两侧下方。其中,四个注液口2在适宜的压力和流量的条件下,分别向第一V型滤板和第二V型滤板注入清洗液,将第一V型滤板和第二V型滤板中残留的废液、破碎树脂和杂质清洗出来,通过设置在罐体1底部的排液口6排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树脂出口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树脂滤板中间,所述第一树脂出口与所述罐体1的外部连通。其中,第一树脂出口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树脂滤板中间,第一树脂出口与设置在所述罐体1的第一树脂流出出口相连通,第一树脂流出出口与第一树脂出口之间通过第一树脂通道相连接,所述第一树脂通道与第一V型滤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分体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树脂出口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树脂滤板中间,所述第二树脂出口与所述罐体1的外部连通。其中,第二树脂出口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树脂滤板中间,第二树脂出口与设置在所述罐体1的第二树脂流出出口相连通,第二树脂流出出口与第二树脂出口之间通过第二树脂通道相连接,所述第二树脂通道与第二V型滤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分体结构。本技术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清洗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清洗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设置在罐体底部的排液口和设置在罐体顶部的树脂注入口,所述罐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V型滤板和第二V型滤板,所述第一V型滤板包括第一树脂滤板和第一树脂出口,所述第一树脂滤板上设置有第一滤孔,所述第一滤孔的孔径小于强型树脂颗粒的直径且大于弱型树脂颗粒的直径,所述第二V型滤板包括第二树脂滤板和第二树脂出口,所述第二树脂滤板上设置有第二滤孔,所述第二滤孔的孔径小于弱型树脂颗粒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交换树脂清洗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设置在罐体底部的排液口和设置在罐体顶部的树脂注入口,所述罐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V型滤板和第二V型滤板,所述第一V型滤板包括第一树脂滤板和第一树脂出口,所述第一树脂滤板上设置有第一滤孔,所述第一滤孔的孔径小于强型树脂颗粒的直径且大于弱型树脂颗粒的直径,所述第二V型滤板包括第二树脂滤板和第二树脂出口,所述第二树脂滤板上设置有第二滤孔,所述第二滤孔的孔径小于弱型树脂颗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和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瑞福电力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