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0010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4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公开了污泥回流装置,其包括至少两组污水处理单元,每组污水处理单元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布水管(4)和出水管(7);壳体(1)内设有沿着壳体(1)轴向的折流板(8),壳体(1)底部内设有曝气管道(2);壳体(1)底部还连有污泥沉降槽(3),污泥沉降槽(3)为圆锥形,污泥沉降槽(3)底部连有回流管(9),污泥沉降槽(3)内设有气力污泥搅动装置(5),气力污泥搅动装置(5)包括中心轴(51)和搅拌管(52),搅拌管(52)上设有气孔(5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单高效的完成了污泥的分离与回流,降低了膜污染的风险,降低了运行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了污泥回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膜生物反应器在有效融合微生物分解与膜高效分离双重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膜的污染问题。大量实践表明,膜污染已成为这一新工艺发展所必需克服的瓶颈问题。从其处理过程和特征来分析,膜污染是与膜接触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通过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机械的作用,在膜表面、膜孔内的吸附沉积,以及微生物在膜水界面的堆积,造成膜有效孔径变小甚至堵塞,导致膜的通流量大幅下降,阻力损失大大提升(运行能耗大幅攀升),从而有效分离特性的大幅下降现象。因此,需要一种在膜分离反应之前,污泥回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装置容易造成膜污染缺点,提供了一种污泥回流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污泥回流装置,包括至少两组污水处理单元,每组污水处理单元包括壳体,壳体顶部左侧设有布水管,壳体顶部右侧设有出水管,右侧污水处理单元的布水管与左侧污水处理单元的出水管相连;壳体内设有沿着壳体轴向的折流板,壳体内折流挡板两侧均设有生物降解性面板,壳体底部内设有曝气管道;壳体底部还连有污泥沉降槽,污泥沉降槽为圆锥形,其底部半径小于顶部半径,污泥沉降槽底部连有回流管,污泥沉降槽内设有气力污泥搅动装置,气力污泥搅
动装置包括中心轴和搅拌管,搅拌管上设有气孔。污水处理装置带有污泥回收装置,由于污水流动过程中,水在折流板的作用下必需由上至下或者由下至上流动,生成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到污泥回流装置内,然后通过回流管流出,一部分回流至污水处理装置内,另一部分输送至污泥处理装置内。污泥与污水经过初步的分离,污泥不会直接冲击膜反应段,同时污水的含泥量小,不会在膜表面和膜孔内吸附沉积,对膜孔径的影响小,膜的通流量下降慢,运行能耗较小。作为优选,气力污泥搅动装置还包括气泵,气泵的出气口与搅拌管的气孔相连,使气孔保持正压状态。气泵和气孔的设置,使得气流源源不断地从搅拌管向外冒出,气孔保持正压状态,污泥沉淀槽内的污泥处于被搅拌管和气泡扰动的状态,避免了污泥板结堵塞,也避免了污水处理装置内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休眠死亡。作为优选,气力污泥搅动装置的搅拌管一端与中心轴固接,从固定端到自由端,搅拌管的曲率半径逐渐增大。搅拌管曲率半径组件增大,搅拌管随中心轴旋转一圈对污泥的扰动较直线型搅拌装置更大,能更好的防止污泥干固板结,保持装置处于高效运行状态。搅拌管根数为一根到数跟,呈螺旋状安装,使得污泥沉淀槽内的污泥处于缓慢的蠕动状态,即不形成污泥的二次上升,有足够破坏污泥静止沉淀的水力条件,确保污泥可以均匀的从污泥回流管高效流出,避免传统方式的污泥短流,污泥无法回流的问题。作为优选,气力污泥搅动装置包括至少两层搅拌管,每层搅拌管均垂直于中心轴。气力污泥搅动装置的中心轴上包括至少两层的污泥搅拌管,每层的污泥搅拌管又包括至少3跟呈对称排布的垂直于中心轴的搅拌管,保证污泥处于缓慢蠕动状态,既不形成污泥的二次上升,又足够打破污泥静止沉降的水力条件。作为优选,污水沉降槽侧壁上设有振动片。振动片的设置避免污泥板结干固,避免污水短流和确保污泥回流。作为优选,每一污水处理单元的回流管均与回流总管相连,回流管和回流总管内壁均设有振动片。污泥能通过回流管和回流总管回流至生物降解性面板,振动片的设置避免污泥板结干固,避免污水短流和确保污泥回流。作为优选,生物降解性面板内填充有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填料。填料的设置限定污水的流向,对污水起到限流的作用,且方便微生物附着生长。作为优选,壳体的径向与轴向长度之比为1:(1.2~3)。壳体轴向长度较长,能够根据污水类型设置为深井反应或其他反应类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作为优选,污泥沉降槽高与顶部直径之比为1:(1.8~2.6)。污泥沉淀槽具有一定的倾斜度,方便污泥流至回流管。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能够简单高效的完成污泥的分离与回流,降低了膜污染的风险,降低了运行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搅拌管的俯视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壳体、2—曝气管道、3—污泥沉降槽、4—布水管、5—气力污泥搅动装置、6—生物降解性面板、7—出水管、8—折流板、9—回流管、10—回流总管、11—振动片、51—中心轴、52—搅拌管、53—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污泥回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三组污水处理单元,每组污水处理单元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左侧设有布水管4,壳体1顶部右侧设有出水管7,右侧污水处理单元的布水管4与左侧污水处理单元的出水管7相连;壳体1内设有沿着壳体1轴向的折流板8,壳体1内折流挡板8两侧均设有生物降解性面板6,壳体1底部内设有曝气管道2;壳体1底部还连有污泥沉降槽3,污泥沉降槽3为圆锥形,其底部半径小于顶部半径,污泥沉降槽3底部连有回流管9,污泥沉降槽3内设有气力污泥搅动装置5,气力污泥搅动装置5包括中心轴51和搅拌管52,搅拌管52上设有气孔53。气力污泥搅动装置5还包括气泵,气泵的出气口与搅拌管52的气孔53相连,使气孔53保持正压状态。气力污泥搅动装置5的搅拌管52一端与中心轴51固接,从固定端到自由端,搅拌管52的曲率半径逐渐增大。气力污泥搅动装置5包括两层搅拌管52,每层搅拌管52均垂直于中心轴51。污水沉降槽3侧壁上设有振动片11。每一污水处理单元的回流管9均与回流总管10相连,回流管9和回流总管10内壁均设有振动片11。生物降解性面板6内填充有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填料。壳体1的径向与轴向长度之比为1:2。污泥沉降槽3高与顶部直径之比为1:2.4。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仅包括两组污水处理单元,且壳体1的径向与轴向长度之比为1:1.2。污泥沉降槽3高与顶部直径之比为1:1.8。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壳体1的径向与轴向长度之比为1:3。污泥沉降槽3高与顶部直径之比为1:2.6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污泥回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污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污水处理单元,每组污水处理单元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左侧设有布水管(4),壳体(1)顶部右侧设有出水管(7),右侧污水处理单元的布水管(4)与左侧污水处理单元的出水管(7)相连;壳体(1)内设有沿着壳体(1)轴向的折流板(8),壳体(1)内折流挡板(8)两侧均设有生物降解性面板(6),壳体(1)底部内设有曝气管道(2);壳体(1)底部还连有污泥沉降槽(3),污泥沉降槽(3)为圆锥形,其底部半径小于顶部半径,污泥沉降槽(3)底部连有回流管(9),污泥沉降槽(3)内设有气力污泥搅动装置(5),气力污泥搅动装置(5)包括中心轴(51)和搅拌管(52),搅拌管(52)上设有气孔(53)。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污水处理单元,每组污水处理单元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左侧设有布水管(4),壳体(1)顶部右侧设有出水管(7),右侧污水处理单元的布水管(4)与左侧污水处理单元的出水管(7)相连;壳体(1)内设有沿着壳体(1)轴向的折流板(8),壳体(1)内折流挡板(8)两侧均设有生物降解性面板(6),壳体(1)底部内设有曝气管道(2);壳体(1)底部还连有污泥沉降槽(3),污泥沉降槽(3)为圆锥形,其底部半径小于顶部半径,污泥沉降槽(3)底部连有回流管(9),污泥沉降槽(3)内设有气力污泥搅动装置(5),气力污泥搅动装置(5)包括中心轴(51)和搅拌管(52),搅拌管(52)上设有气孔(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力污泥搅动装置(5)还包括气泵,气泵的出气口与搅拌管(52)的气孔(53)相连,使气孔(53)保持正压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回流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易普优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