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四合扣,包括母扣和公扣,母扣上设置有第一磁性块,公扣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块,且第一磁性块与第二磁性块上互相正对表面的极性相异;母扣包括用于包裹第一磁性块的第一外壳以及与其相连、用于与布料相固定的第一固定部;公扣包括用于包裹第二磁性块的第二外壳以及与其相连、用于与布料相固定的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呈薄壁筒状,且其端部均设置有用于钩住布料的外翻卷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四合扣,通过磁力的作用自动完成母扣与公扣的配合,使人们方便省力地完成脱、扣扣子操作;外翻卷边实现母扣和公扣与布料的稳定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呈薄壁筒状减轻了重量,达到轻量化设计,同时减轻了对布料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四合扣。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轻工业与服装设计业的发展,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服装以及衍生出的服装设计工具已被民众广泛了解和接受。在服装设计中,为方便人们日常生活中穿脱衣服,往往通过在衣服上设置纽扣的方式提高穿脱衣服的效率,同时纽扣的存在使得服装更加美观。纽扣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暗眼扣、明眼扣、高脚扣、四合扣和手缝扣等。以四合扣为例,四合扣也称按扣、弹簧扣,其用途相当广泛,各类服装、箱包、手袋、鞋帽、包装等均可使用。四合扣的最明显特点就是可分为母扣和公扣,在使用时,只需将母扣与公扣互相按紧,使其形成紧密配合即可。在现有技术中,四合扣中的母扣和公扣的配合方式,往往是通过在母扣上设置弹簧片或塑料圈,然后在公扣上设置圆珠头,最后通过圆珠头与弹簧片或塑料圈形成过盈配合完成母扣与公扣的配合。虽然此种方式能够保证母扣与公扣间的紧密配合,但是人们在使用此种类型的四合扣时,往往需要使用较大的力,双手分别按动母扣和公扣才能使两者形成紧密配合,在脱扣子时也如此,这使得人们的双手在使用四合扣时会受到较大的压强,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疼痛感,不方便使用且费劲。同时,现有的四合扣与布料的固定方式往往是通过螺钉或铆钉等穿过布料的方式完成,不仅对布料的损伤较大,而且金属固定件的重量较大,不适宜服装的轻量化设计。因此,如何使人们在使用四合扣时,能够方便、省力地完成扣扣子与脱扣子操作,同时在保证与布料的稳定连接前提下,减轻重量和对布料的损伤程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合扣,能够使人们在使用四合扣时,方便、省力地完成扣扣子和脱扣子操作,同时保证与布料间的稳定连接,并达到轻量化设计目的,以及减轻对布料的损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四合扣,包括母扣和公扣,所述母扣上设置有第一磁性块,所述公扣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块,且所述第一磁性块与第二磁性块上互相正对表面的极性相异;所述母扣包括用于包裹所述第一磁性块的第一外壳以及与所述第一外壳相连、用于与布料相固定的第一固定部;所述公扣包括用于包裹所述第二磁性块的第二外壳以及与所述第二外壳相连、用于与布料相固定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呈薄壁筒状,且其端部均设置有用于钩住布料的外翻卷边。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外翻卷边配合、用于减小所述外翻卷边对布料磨损程度的台阶垫圈。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均呈凹槽状,且所述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分别设置于各自对应的凹槽内;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并压紧所述第一磁性块,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并压紧所述第二磁性块。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均为圆形凹槽,且所述第一外壳的表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外壳的表面面积;所述第一外壳的表面边缘设置有用于周向夹紧所述第二外壳侧壁的凸环。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均为永磁体。本技术所提供的四合扣,主要包括母扣和公扣,其中,在母扣上设置有第一磁性块,在公扣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块,并且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快上互相正对表面的极性相异。母扣包括用于包裹第一磁性块的第一外壳和与第一外壳相连、用于与布料相固定的第一固定部,对应地,公扣包括用于包裹第二磁性块的第二外壳和与第二外壳相连、用于与布料相固定的第二固定部。重要的是,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呈薄壁筒状,并且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端部均设置有用于钩住布料的外翻卷边。由于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上互相正对面的极性相异,因此人们在使用本技术进行扣扣子时,只需将公扣接近母扣,即可在磁力的作用下自动互相吸附,完成扣扣子操作;而在脱扣子时,只需用一定的力将公扣从母扣上直接拔出即可。如此极大方便且省力地帮助人们完成脱、扣扣子操作。同时,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端部都设置有外翻卷边,能够紧紧地钩住布料,如此将母扣和公扣牢固地连接到布料上,并且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呈薄壁筒状,即相当于内部镂空的空心形状,如此大幅减轻了自身重量,达到轻量化设计目的,同时呈薄壁筒状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仅需穿透布料的一个环状部分,环状内部的布料仍然完好,因此对布料的损伤也较小。综上,本技术所提供的四合扣,能够使人们在使用四合扣时,方便、省力地完成扣扣子和脱扣子操作,同时保证与布料间的稳定连接,并达到轻量化设计目的,以及减轻对布料的损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母扣—1,第一外壳—101,第一固定部—102,凸环—103,公扣—2,第二外壳—201,第二固定部—202,第一磁性块—3,第二磁性块—4,外翻卷边—5,台阶垫圈—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四合扣主要包括母扣1和公扣2。其中,母扣1和公扣2为能够互相配合扣合的部件,在母扣1上设置有第一磁性块3,同时在公扣2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块4。并且,该第一磁性块3和第二磁性块4上互相正对表面的极性相异,比如第一磁性块3与第二磁性块4相对的表面所处的端部为“N”极,那么第二磁性块4与第一磁性块3相对的表面所处的端部为“S”极。反之亦然。如此,当公扣2接近母扣1时,由于磁极的异性相吸原理,公扣2能够自动吸附到母扣1上,并且在磁力的作用下使得母扣1与公扣2互相紧贴。因此,当人们在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四合扣时,只需将设置在一端衣襟上的公扣2靠近设置在另一端衣襟上的母扣1,之后即可通过两者上设置的第一磁性块3和第二磁性块4之间的磁力自动完成扣扣子操作;同时,在人们需要脱扣子时,只需使用一定的力克服磁力,使得公扣2与母扣1脱离连接即可,因此无需再费劲地用双手互相按压或拉扯母扣1和公扣2,方便、省力地完成扣、脱扣子操作。并且,母扣1主要包括第一外壳101和第一固定部102,同时公扣2主要包括第二外壳201和第二固定部202。其中,第一外壳101主要用于包裹第一磁性块3,同样,第二外壳201主要用于包裹第二磁性块4。而第一固定部102的一端与第一外壳101相连,主要用于通过另一端与布料相固定,将第一外壳101固定在布料上。同时,第二固定部202的一端与第二外壳201相连,主要用于通过其另一端与布料相固定,将第二外壳201固定在布料上。如此,通过第一外壳101与第一固定部102的配合使用,不仅能够稳固地将第一磁性块3设置到母扣1上,同时也能将母扣1牢固地设置在布料上,防止掉落。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合扣,包括母扣(1)和公扣(2),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1)上设置有第一磁性块(3),所述公扣(2)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块(4),且所述第一磁性块(3)与第二磁性块(4)上互相正对表面的极性相异;所述母扣(1)包括用于包裹所述第一磁性块(3)的第一外壳(101)以及与所述第一外壳(101)相连、用于与布料相固定的第一固定部(102);所述公扣(2)包括用于包裹所述第二磁性块(4)的第二外壳(201)以及与所述第二外壳(201)相连、用于与布料相固定的第二固定部(202);所述第一固定部(102)和第二固定部(202)均呈薄壁筒状,且其端部均设置有用于钩住布料的外翻卷边(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合扣,包括母扣(1)和公扣(2),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1)上设置有第一磁性块(3),所述公扣(2)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块(4),且所述第一磁性块(3)与第二磁性块(4)上互相正对表面的极性相异;所述母扣(1)包括用于包裹所述第一磁性块(3)的第一外壳(101)以及与所述第一外壳(101)相连、用于与布料相固定的第一固定部(102);所述公扣(2)包括用于包裹所述第二磁性块(4)的第二外壳(201)以及与所述第二外壳(201)相连、用于与布料相固定的第二固定部(202);所述第一固定部(102)和第二固定部(202)均呈薄壁筒状,且其端部均设置有用于钩住布料的外翻卷边(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合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外翻卷边(5)配合、用于减小所述外翻卷边(5)对布料磨损程度的台阶垫圈(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合扣,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子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