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电动车及其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944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3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车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销轴,第二支架贯穿第一支架成X形并可相互枢转,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二支架可贯穿的限位孔和限位部,限位部的一侧的限位孔形成用以避让第二支架的避让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折叠支架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可收合的X形的车架,在收合后,空间占用减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一种利用前述可折叠支架设计的一种可折叠电动车,包括方向控制装置,方向控制装置与车架可枢转地连接,当电动车折叠后,X形的上夹角小于电动车折叠前。该电动车的有益效果在于:电动车折叠后,车架长度缩短,提高了便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代步工具及其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电动车及其车架
技术介绍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动车产业呈现高速发展状态。目前电动车种类繁多,结构各异,但总体上都存在车体较大、较沉重、不便存放等问题,所以折叠电动车应运而生。但折叠电动车,折叠后车轮的安放通常是设计的难点。因此,车轮在车体折叠的位置是研发的重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折叠的车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销轴,第二支架贯穿第一支架成X形,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通过销轴可在展开位置与收合位置之间枢转;第一支架上设有限位孔及用以限制第二支架枢转角度范围的限位部,位于限位部的一侧的限位孔部分形成用以避让第二支架收合的避让缺口;当可折叠车架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二支架与限位部抵接,当可折叠车架处于收合位置时,第二支架的部分架体位于避让缺口内。进一步,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该两限位部分别自限位孔的两个相对的端壁延伸;所述避让缺口包括第一避让缺口及第二避让缺口;第一限位部的下侧形成所述第一避让缺口,第二限位部的上侧形成所述第二避让缺口。更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部自限位孔的第一端壁的上边缘部延伸,第二限位部自限位孔的第二端壁的中下部延伸。进一步,所述每一限位部的底部上设有缓冲件,缓冲件包括固定于限位部底部上的安装部及位于限位部前端用以与第二支架抵接的抵接部。进一步,所述销轴上套装有限制第二支架沿销轴的轴向移动的限位垫圈,限位垫圈的一侧与第一支架抵接,另一侧与第二支架抵接。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分体、第二分体和连接体,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通过连接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孔和限位部位于连接体上。更进一步,所述连接体的一侧设有用以锁定两支架的锁止件;所述锁止件为锁止销,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与锁止销配合的第一锁止孔和第二锁止孔;当第二支架处于展开位置时,锁止销与第一锁止孔连接,当第二支架处于收合位置,锁止销与第二锁止孔连接。本技术可折叠车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X形车架收合之后,其空间占用更小。本技术还揭示了一种利用上述可折叠车架设计的可折叠电动车,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方向控制装置、前车轮、后车轮、第一枢转件、第二枢转件和上述的可折叠车架,方向控制装置通过第一枢转件与第一支架连接,通过第二枢转件与第二支架连接,前车轮安装于转向控制装置上,后车轮安装于第二支架上。进一步,所述第一枢转件可容第一支架旋转的最大角度为90度,所述第二枢转件可容第二支架旋转的最大角度为180度。更进一步,所述方向控制装置包括把手、支杆,所述把手上设有长度调节杆,长度调节杆与支杆可拆卸固定连接,前车轮安装于支杆下;所述第一枢转件上设有第一轴套,第二枢转件上设有第二轴套,第一枢转件通过第一轴套可活动地套装在长度调节杆上,第二枢转件通过第二轴套可转动地套装在支杆上。本技术可折叠电动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可折叠X车架,折叠后车架的长度缩短,提高了便携性。进一步地,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支架的中部位置设置限位孔,第二支架贯穿该限位孔,销轴横穿第一、第二支架,消除了销轴的剪切力,延长使用寿命;设置两个限位部增强了支架的承载能力,设置避让缺口,在车架收合位置,第二支架的部分架体可侵入避让缺口内,使得X形的上夹角更小,车架收合的更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动车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动车处于折叠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车架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支架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连接体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限位连接体与支撑杆配合的图3所示A-A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支架与后车轮、电池箱连接的分解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减震器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减震器与支撑杆连接的如7所示B-B剖视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支撑杆与电池盒连接的分解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安装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举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对本技术进一步解释说明,而非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折叠电动车,包括可收合的X形的车架2、安装于车架2前端的方向控制装置1、安装于方向控制装置1下端的前车轮3、安装于车架2后上端的车座6、安装于车架2后下端的后车轮4、通过插接方式安装于车架2后下部的电池盒5,方向控制装置1通过一枢转装置与车架2连接。车架2可在展开位置与收合位置之间切换,电动车折叠后,X形的上夹角比折叠前变小,车架2长度缩短,便携性得到提高。方向控制装置1包括轴向导通的前支杆、把手,把手上设有长度调节杆,把手通过长度调节杆插接并锁紧固定于前支杆内;所述枢转装置包括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第一枢转件上设有第一轴套,第二枢转件设有第二轴套,第一枢转件通过第一轴套可活动地套装在长度调节杆上,第一枢转件可相对调节杆转动以及轴向移动;第二枢转件通过第二轴套可转动地套装在前支杆上,第二轴套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可向上折合的脚踏,折合之后可消除脚踏展开时占用的空间。前支杆下装有前轮架,前车轮3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轮架上。第一轴套包括内外两个部分,内部为塑料材质,保护长度调节杆,外部为金属材质,机械性能好。方向控制装置1通过第一枢转件与X形的车架2的前上端铰接,通过第二枢转件与车架2的前下端铰接,便于车架收合和展开,以及方向控制。如图3所示,上述车架2包括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和销轴23,第二支架22贯穿第一支架21成X形结构,第一支架21与第二支架22通过销轴23可在展开位置和收合位置之间枢转。车架上设有用以锁止第二支架22的第一锁止件,通过第一锁止件锁定车架2,不再变形,结构稳定;第一枢转件通过第一支架21与车架2铰接,第二枢转件通过第二支架22与车架2铰接,从而方向控制件可转动;第一枢转件可容第一支架上下旋转的最大角度为90度,第二枢转件可容第二支架上下旋转的最大角度为180度,因而车架可折叠。上述销轴23上套装有两个限位垫圈231、232,限位垫圈231、232的一侧与第一支架21抵接,另一侧与第二支架22抵接,限制第二支架22左右移动;限位垫圈包括但不限于塑料垫圈、硅胶垫圈、塑料垫圈,起到润滑保护作用,减少第一支架21与第二支架22之间的磨损,提高支架的使用寿命;塑料垫圈还具有微量的弹性,可以挤满限位孔的内壁与第二支架22之间沿销轴23轴向的间隙。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支架21包括第一分体211、第二分体212和连接体213,连接体213的一端与第一分体211通过一销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分体212通过一销固定连接;第二分体212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车座6的上下导通的后支杆。将结构复杂的连接体213分离出来,方便生产加工。第一枢转件通过第一分体211与第一支架21连接。如图5和图6所示,连接体213上设有可被第二支架22上下贯穿的限位孔和用以限制第二支架22可转动角度范围的限位部,连接体213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以放置销轴23的同轴的轴孔,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2131和第二限位部2132,第一限位部2131自限位孔前侧第一端壁2135的上边缘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折叠电动车及其车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销轴,第二支架贯穿第一支架成X形,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通过销轴可在展开位置与收合位置之间枢转;第一支架上设有限位孔及用以限制第二支架枢转角度范围的限位部,位于限位部的一侧的限位孔部分形成用以避让第二支架收合的避让缺口;当可折叠车架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二支架与限位部抵接,当可折叠车架处于收合位置时,第二支架的部分架体位于避让缺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销轴,第二支架贯穿第一支架成X形,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通过销轴可在展开位置与收合位置之间枢转;第一支架上设有限位孔及用以限制第二支架枢转角度范围的限位部,位于限位部的一侧的限位孔部分形成用以避让第二支架收合的避让缺口;当可折叠车架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二支架与限位部抵接,当可折叠车架处于收合位置时,第二支架的部分架体位于避让缺口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该两限位部分别自限位孔的两个相对的端壁延伸;所述避让缺口包括第一避让缺口及第二避让缺口;第一限位部的下侧形成所述第一避让缺口,第二限位部的上侧形成所述第二避让缺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自限位孔的第一端壁的上边缘部延伸,第二限位部自限位孔的第二端壁的中下部延伸。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限位部的底部上设有缓冲件,缓冲件包括固定于限位部底部上的安装部及位于限位部前端用以与第二支架抵接的抵接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上套装有限制第二支架沿销轴的轴向移动的限位垫圈,限位垫圈的一侧与第一支架抵接,另一侧与第二支架抵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爱尔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