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景天窗后框架总成,包括本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对接处设置对接槽和安装孔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本体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对应位置设对应安装孔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本体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全景天窗后框架总成,具有制造工艺简单,产品尺寸稳定,各部件连接强度高,并且整合了各个零散部件,提高了产品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全景天窗的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全景天窗后框架总成。
技术介绍
全景天窗相比普通单天窗,具有更大的玻璃尺寸和开口,可使乘客视野更开阔,消除车厢内压抑感,增加乘客的驾乘乐趣;也可使整车外观大气、尊贵,增强整车品质感。汽车全景天窗的总成通常包括玻璃面板、玻璃支撑件以及密封条结构。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及环境的变化,对天窗的强度与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如专利申请号为201320611808.4的一种带有卷阳帘托盘的一体式汽车天窗后框,包括后框本体、左链条和右链条,还包括左链条盖板、右链条盖板、支撑筋和卷扬帘定位孔,所述的左链条盖板固定于后框底部左链条出口位置,所述的右链条盖板固定于后框底部右链条出口位置,所述的支撑筋设于后框底部中间区域。现有技术将后框架总成设计成一个整体,不仅结构相对复杂,制作困难,大尺寸整体零件的尺寸难以保证。总成之上,在保证使用的前提下还将设置多个传动轨道,流水管,导流管等小构件,零散小部件较多装配困难,导致人工成本增加。对比文件专利中有如下缺点:1、在本体上设大量链条对插孔结构不利于链条防尘;2、大量对插孔结构,链条传动时噪声过大;3、对插孔结构
使模具复杂,不利于模具加工;4、将驱动电机与卷阳帘电机都置于后框架易导致后框架结构变得复杂,使天窗总成重心后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了一套新型全景天窗后框架总成方案,不仅具备了现有技术中车窗总成的技术效果,而且制造工艺简单,产品尺寸稳定,各部件连接强度可靠、牢固的特点,并且整合了各个零散部件,大大提高了产品稳定性。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全景天窗后框架总成,包括与车身固定的本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卡接后固定在本体外延上;所述的第一盖板有链条传动槽,链条传动槽与本体之间形成链条传动用的空腔;所述的第二盖板上也有链条传动槽,链条传动槽与本体之间形成链条传动用的空腔;本体上有两组卡钩,第一软管入口段通过第一组卡钩固定在本体上,第一软管绕过本体端面,出口段固定在第一盖板上,第一软管的出口与第一盖板与本体形成的空腔入口对应;第二软管入口段通过第二组卡钩固定在本体上,第二软管绕过本体端面,出口段固定在第二盖板上,第二软管的出口与链条传动槽的入口对应。优选的,所述第一盖板有卡槽,第一软管的出口端有嵌入卡槽的折边,所述第二盖板有卡槽,第一软管的出口端有嵌入卡槽的折边。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软管的出口端固定在第一盖板的外侧,所述的第二软管的出口端固定在第二盖板的內侧。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盖板上有两条链条传动槽,所述的第二盖板上有与第一盖板链条传动槽相对的两条链条传动槽,所述的第一软管出口端对应第一盖板外链条传动槽与本体形成的空腔,所述第二软管的出口端对应第二盖板内链条传动槽与本体形成的空腔。优选的,所述第一盖板上设置有链条传动导向凹槽,还设有金属卡扣与本体连接。优选的,所述本体设有用于固定的圆孔及用于天窗定位的长圆孔。优选的,所述本体设有用于遮阳帘固定安装匸形第一凹槽和C型第二凹槽。优选的,所述本体两侧端部设有导水口。本技术采用链条盖板与链条软管,链条几乎不外漏,可以有效防尘本专利本体与盖板形成链条传动空腔可以有效降低噪声;本专利采用链条盖板与链条软管,链条传动凹槽结构简单,模具加工容易;本专利后框架只安装卷阳帘电机,结构简单,天窗总成重心分配均匀。本技术的全景天窗框架总成,将整体的全景天窗后框架拆分成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本体,降低了单个构件的精度要求,使得制造工艺简单,产品尺寸稳定,装备简单同时保证各部件连接强度高,并且整合了各个零散部件,大大提高了产品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总体图;图2a为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遮阳帘连接组件剖视图;图4a为图2中A-A剖视图;图4b为图2中B-B剖视图;图5为C-C剖视图;图6第一盖板示意图;图6a为D-D剖视图;图6b为E-E剖视图;图7为第二盖板示意图;图7a为F-F剖视图;图7B为G-G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背面示意图;其中:1-本体 2-第一盖板 3-第二盖板4-金属卡扣 5-第一软管 6-第二软管7-自攻螺钉 11-圆孔 12-长圆孔13-第一凹槽 14-第二凹槽 15-卡钩16-导水口 17-长条凸起 21-第三凹槽22-第四凹槽 23-第五凹槽 31-第六凹槽32-第七凹槽 51-第一折边 61-第二折边8-遮阳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全景天窗后框架总成,包括与车身固定的本体1、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第一软管5和第二软管6;所述的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卡接后固定在本体1外延上;所述的第一盖板2有链条传动槽,链条传动槽与本体1之间形成链条传动用的空腔;所述的第二盖板3上也有链条传动槽,链条传动槽与本体1之间形成链条传动用的空腔;本体1上有两组卡钩15,第一软管5入口段通过第一组卡钩15固定在本体1上,第一软管5绕过本体1端面,出口段固定在第一盖板2上;第二软管6入口段通过第二组卡钩15固定在本体1上,第二软管6绕过本体1端面,出口段固定在第二盖板3上。第一盖板2上有两条链条传动槽,第二盖板3上有与第一盖2板链条传动槽相对的两条链条传动槽,所述的第一软管5出口端对应第一盖板外链条传动槽与本体1形成的空腔入口,所述第二软管6的出口端对应第二盖板3内链条传动槽与本体形成的空腔入口。所述第一盖板2与软管连接处卡槽,第一软管5的出口端有嵌入卡槽的折边,所述第二盖板3与软管连接处有卡槽,第二软管6的出口端有嵌入卡槽的折边。所述第一盖板2上与本体连接位置设置链条传动导向凹槽和与之配合的金属卡扣4,形成引导槽作用。根据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全景天窗后框架总成,包括:本体1、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金属卡扣4、第一软管5、第二软管6、自攻螺钉7。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之间预设对接槽和安装孔,并通过自攻螺钉7连接。对接后的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同本体1对应设置安装孔,并通过自攻螺钉7连接。本体1设有4个圆孔11,用于与车身固定安装;本体1设有长圆孔12,用于全景天窗在整车上的定位;本体1设有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用
于车用遮阳帘8在本体1上的固定安装。本体1设有两组卡钩15,用于将第一软管5和第二软管6固定装配在本体1上;本体1设有导水口17,用于将水从天窗排出。第一盖板2同本体1对接处设有第三凹槽21,第三凹槽21为链条传动槽,当通过自攻螺钉7连接固定第一盖板2与所述本体1时形成空腔,用于容纳链条传动;第一盖板2设有第四凹槽22,第一软管5设有第一折边51,第一盖板2和第一软管5通过第四凹槽22与第一折边51装配固定于本体1,第四凹槽22为卡槽;第一盖板2设有第五凹槽23,金属卡扣4与第五凹槽23固定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景天窗后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身固定的本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卡接后固定在本体外延上;所述的第一盖板有链条传动槽,链条传动槽与本体之间形成链条传动用的空腔;所述的第二盖板上也有链条传动槽,链条传动槽与本体之间形成链条传动用的空腔;本体上有两组卡钩,第一软管入口段通过第一组卡钩固定在本体上,第一软管绕过本体端面,出口段固定在第一盖板上,第一软管的出口与第一盖板与本体形成的空腔入口对应;第二软管入口段通过第二组卡钩固定在本体上,第二软管绕过本体端面,出口段固定在第二盖板上,第二软管的出口与链条传动槽的入口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景天窗后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身固定的本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卡接后固定在本体外延上;所述的第一盖板有链条传动槽,链条传动槽与本体之间形成链条传动用的空腔;所述的第二盖板上也有链条传动槽,链条传动槽与本体之间形成链条传动用的空腔;本体上有两组卡钩,第一软管入口段通过第一组卡钩固定在本体上,第一软管绕过本体端面,出口段固定在第一盖板上,第一软管的出口与第一盖板与本体形成的空腔入口对应;第二软管入口段通过第二组卡钩固定在本体上,第二软管绕过本体端面,出口段固定在第二盖板上,第二软管的出口与链条传动槽的入口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天窗后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有卡槽,第一软管的出口端有嵌入卡槽的折边,所述第二盖板有卡槽,第一软管的出口端有嵌入卡槽的折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景天窗后框架总成,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亮,胡科青,叶春雷,曹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尚宏汽车天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