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当应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时,一面维持充分的粘着力,一面使导电部的图案不可视化,且在用于导电构件与显示装置的贴合时画面的可见性也良好的双面粘着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面粘着片,其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的双面粘着片,并且将雾度规定为超过10%且未满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与覆盖玻璃或显示装置等的贴合的双面粘着片。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所述双面粘着片贴合于导电构件的光学构件。
技术介绍
以往,在智能手机或平板型计算机等电气制品中,例如为了将在透明支持体上设置有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等透明电极膜的导电构件与覆盖玻璃、触摸屏与显示装置等两个构件贴合,业界广泛使用有双面粘着片。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如下金属面贴附用感压性粘着片,其不会腐蚀金属面,且在二次加工时可自金属面容易地剥离,进而透明性良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0773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导电构件通常具有在透明支持体上将ITO等图案化的构造。如果将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粘着片贴合于此种导电构件,则导电部虽然不会腐蚀,但有使导电部的图案可视化的问题。为了解决所述问题,业界考虑通过调整粘着片的折射率而防止导电部的图案可视化。但是,难以一面维持粘着力,一面调整为所需的折射率。另外,对粘着片而言,不仅需要防止导电部的图案可视化,还需要在用于导电构件与显示装置的贴合时也良好地维持画面的可见性,但也难以兼顾这两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应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时,一面维持充分的粘着力,一面使导电部的图案不可视化,且在用于导电构件与显示装置的贴合时画面的可见性也良好的双面粘着片、及具备所述双面粘着片的光学构件。[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者等人进行努力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双面粘着片的雾度规定为超过10%且未满20%,而实现如下双面粘着片,其在应用于导电构件时,一面维持充分的粘着力,一面使导电部的图案不可视化,且在用于导电构件与显示装置的贴合时画面的可见性也良好。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构成。[1]一种双面粘着片,其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且其特征在于:雾度超过10%且未满20%。[2]根据[1]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A)与交联剂(B)的粘着剂组合物形成。[3]根据[2]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粘着剂组合物进而含有光扩散微粒子(C)。[4]根据[2]或[3]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粘着剂组合物相对于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包含光扩散微粒子(C)1质量份~15质量份。[5]根据[3]或[4]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光扩散微粒子(C)的平均粒径为0.1μm~20μm。[6]根据[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粘着剂组合物进而含有不相容树脂(D)。[7]根据[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粘着剂组合物相对于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包含不相容树脂(D)1质量份~50质量份。[8]一种附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其在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的至少一粘着面层叠有剥离片。[9]一种附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其在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的双面分别层叠有剥离性相互不同的剥离片。[10]一种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其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且包含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的一粘着面与透明基材层接触的层叠构造。[11]一种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其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且包含依序具有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透明基材层及硬涂层的层叠构造,并且双面片材的一粘着面与透明基材层接触。[12]一种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其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且包含依序具有透明基材层、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及剥离片的层叠构造,并且双面片材的一粘着面与透明基材层接触。[13]一种光学构件,其是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上,以与导电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的方式贴合有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的一粘着面。[14]一种光学构件,其是依序层叠有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及透明基材层的光学构件,且导电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双面粘着片接触。[15]一种光学构件,其是依序层叠有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透明基材层、及硬涂层的光学构件,且导电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双面粘着片接触。[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如下双面粘着片,其在应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时,一面维持充分的粘着力,一面使导电部的图案不可视化,且在用于导电构件与显示装置的贴合时画面的可见性也良好。另外,如果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双面粘着片,则可获得使导电部不可视化,且与显示装置贴合时画面的可见性良好的光学构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的一例的概略纵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详细地进行说明。以下所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有时是基于代表性实施方式或具体例而成,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此种实施方式。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括“~”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的范围。(1)双面粘着片本专利技术的双面粘着片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且特征在于:雾度超过10%且未满20%。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谓“雾度”,是指利用依据JIS K7136的方法测定的值,关于所述雾度值,由于在双面粘着片的形状的情况下,难以仅测定双面粘着片(无剥离片的状态)的雾度值,因此是在贴合于松浪玻璃公司制造的载玻片(型号:S9112)而制成所述玻璃与仅本专利技术的双面粘着片的层叠体时的雾度值,在具有透明基材层的透明膜粘着片的形状的情况下,是贴合有所述玻璃与所述透明膜粘着片的透明基材层与双面粘着片及玻璃的层叠体时的雾度值。如果以与导电部接触的方式将雾度处于所述范围内的双面粘着片贴合于导电构件,则由于雾度超过10%,因此入射至双面粘着片内的光适度地扩散,而不易自外侧辨认电极部的图案。另外,双面粘着片由于雾度未满20%,因此具有高透明度。因此,在利用所述双面粘着片将导电构件与显示装置贴合的情况下,可在导电构件的透明支持体侧清晰地辨认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进而,双面粘着片的雾度例如可通过将光扩散微粒子(C)适量混合的方法,一面确保粘着力,一面容易地调整。因此,通过将雾度规定为所述范围,可实现如下双面粘着片,其在应用于导电构件时,一面维持充分的粘着力,一面使导电部的图案不可视化,且在用于导电构件与显示装置的贴合时画面的可见性也良好。此处,双面粘着片的雾度的优选范围为12%~18%,更优选范围为14%~16%。[粘着剂组合物]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双面粘着片的粘着剂组合物优选为具有不会降低可见性的程度的透明性的粘着剂组合物,作为粘着剂组合物的基础聚合物,优选为丙烯酸系聚合物(A)。由此,可获得粘着性优异的双面粘着片。(丙烯酸系聚合物(A))作为丙烯酸系聚合物(A),优选为使用以非交联性的(甲基)丙烯酸酯单元(a1)为主成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粘着片,其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且其特征在于:雾度超过10%且未满2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3.28 JP 2014-0677871.一种双面粘着片,其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且其特征在于:雾度超过10%且未满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A)与交联剂(B)的粘着剂组合物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组合物进而含有光扩散微粒子(C)。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组合物相对于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包含光扩散微粒子(C)1质量份~15质量份。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光扩散微粒子(C)的平均粒径为0.1μm~20μm。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组合物进而含有不相容树脂(D)。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组合物相对于所述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包含不相容树脂(D)1质量份~50质量份。8.一种附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其在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的至少一粘着面层叠有剥离片。9.一种附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其在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的双面分别层叠有剥离性相互不同的剥离片。10.一种附透明基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畑章浩,赤松享尚,山本真之,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