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被动式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79732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30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被动式混合器,利用液流的分路再汇合实现流动相的高效率混合和均匀混合,包括螺旋混合单元,螺旋混合单元的顶面压紧密封安装有上盖,螺旋混合单元的底面压紧密封安装有下盖。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率和高均匀度的混合。同时整个系统流路的死体积很小,能有效提高梯度淋洗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相色谱测量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被动式混合器
技术介绍
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分离测量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梯度分析过程中,流动相的浓度会持续变化或阶梯状变化。在梯度分析中,需要利用混合器将两种或更多种的流动相均匀的混合,如果混合效率不足,即当多种流动相通过检测器时没有混合均匀,就会影响检测器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因此在泵和色谱柱之间加入混合器,以实现高效率和高均匀的混合。现有高效液相色谱混合器因技术成熟性和成本方面考虑,多采用被动混合(静态混合)方式。被动混合器具体的实现形式包括流动管路中扰流混合,混沌式混合,分路再汇合式混合等。很多设计的混合器均存在死体积大,混合均匀性不理想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被动式混合器,以解决现有技术混合器死体积大,混合均匀性不理想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被动式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利用液流的分路再汇合实现流动相的高效率混合和均匀混合,包括螺旋混合单元,螺旋混合单元的顶面压紧密封安装有上盖,螺旋混合单元的底面压紧密封安装有下盖,其中:所述螺旋混合单元包括有螺旋混合单元圆盘体,螺旋混合单元圆盘体中心设有作为中心混合区的中心通孔,螺旋混合单元圆盘体的顶面、底面分别同心设有作为引流槽的圆槽,螺旋混合单元圆盘体顶面、底面还分别设有多道在对应面均匀环绕中心通孔的螺旋槽道,螺旋槽道作为螺旋流路,每个螺旋流路一端槽口分别连通至对应的引流槽,每个螺旋流路另一端槽口分别连通至中心混合区,且每个螺旋流路深度从引流槽至中心混合区方向呈线性增加;所述上盖包括上盖圆盘体,上盖圆盘体顶面同轴设有锥面,从锥面顶面竖直向下设有贯通锥面、上盖圆盘体的中心通孔,锥面上设有液体输入通孔,多个液体输入通孔呈圆周均匀分布在锥面中心轴周围,且多个液体输入通孔倾斜贯通锥面、上盖圆盘体,上盖通过底面压紧密封安装在螺旋混合单元顶面时,上盖的中心通孔与螺旋混合单元中心混合区连通,上盖的液体输入通孔下端孔口分别连通至螺旋混合单元的引流槽;所述下盖包括下盖圆盘体,下盖圆盘体中偏心设有通孔,所述下盖压紧密封在螺旋混合单元底面时,下盖中通孔上端孔口连通至螺旋混合单元的引流槽。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被动式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混合单元中,螺旋混合单元圆盘体顶面和底面的螺旋流路呈交替分布。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被动式混合器,其特征在于:上盖和下盖可相互替换使用,以实现搭配不同数量的液流通路满足不同的工作模式需求。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的被动式混合器的结构,利用液流的强制分路再汇合实现流动相的高效率混合和均匀混合,可以实现高效率和高均匀度的混合。同时整个系统流路的死体积很小(小于100uL),能有效提高梯度淋洗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上盖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俯视图,图1b为仰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螺旋混合单元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为俯视图,图2b为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盖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为俯视图,图3b为仰视图。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工作模式1下整体结构流路图。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工作模块2下整体结构流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被动式混合器,利用液流的分路再汇合实现流动相的高效率混合和均匀混合,包括螺旋混合单元1,螺旋混合单元1的顶面压紧密封安装有上盖2,螺旋混合单元1的底面压紧密封安装有下盖3,其中:螺旋混合单元1包括有螺旋混合单元圆盘体1.1,螺旋混合单元圆盘体1.1中心设有作为中心混合区1.2的中心通孔,螺旋混合单元圆盘体1.1的顶面、底面分别同心设有作为引流槽1.3的圆槽,螺旋混合单元圆盘体1.1顶面、底面还分别设有多道在对应面均匀环绕中心通孔的螺旋槽道,螺旋槽道作为螺旋流路,1.4每个螺旋流路1.4一端槽口分别连通至对应的引流槽1.3,每个螺旋流路1.4另一端槽口分别连通至中心混合区1.2,且每个螺旋流路1.4深度从引流槽1.3至中心混合区1.2方向呈线性增加;上盖2包括上盖圆盘体2.1,上盖圆盘体2.1顶面同轴设有锥面2.2,从锥面2.2顶面竖直向下设有贯通锥面2.2、上盖圆盘体2.1的中心通孔2.3,锥面2.2上设有液体输入通孔2.4,多个液体输入通孔2.4呈圆周均匀分布在锥面2.2中心轴周围,且多个液体输入通孔2.4倾斜贯通锥面2.2、上盖圆盘体2.1,上盖2通过底面压紧密封安装在螺旋混合单元1顶面时,上盖2的中心通孔2.3与螺旋混合单元1中心混合区1.2连通,上盖2的液体输入通孔2.4下端孔口分别连通至螺旋混合单元1的引流槽1.3;下盖3包括下盖圆盘体3.1,下盖圆盘体3.1中偏心设有通孔3.2,下盖3压紧密封在螺旋混合单元1底面时,下盖3中通孔3.2上端孔口连通至螺旋混合单元1的引流槽1.3。螺旋混合单元1中,螺旋混合单元圆盘体1.1顶面和底面的螺旋流路1.4呈交替分布。螺旋混合单元1中,液体经引流槽1.3到达螺旋流路,在中心混合区1.2与中心混合区切面方向成30度汇入中心混合区。上盖2和下盖3可相互替换使用,以实现搭配不同数量的液流通路满足不同的工作模式需求。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中,包含液流输入的上盖,螺旋混合单元和包含液流输出的下盖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上盖有一个锥面设计,锥面内呈圆周均匀分布有四个液体输入通孔,可以接入四路不同的待混合液体。待混合液体通过液体输入通孔汇集到螺旋混合单元。上盖中心设计一个中心通孔直接通入螺旋混合单元的中心混合区。如图2所示,螺旋混合单元通过压紧方式和上盖接触密封,螺旋混合单元的顶面和底面作为引流槽的圆槽,圆槽和上盖的四个液体输入通孔连通,引导待混合液体进入混合的螺旋流路,螺旋流路槽宽0.5mm,槽的深度从引流槽到中心混合区线性增加。中心混合区为圆柱形通孔,体积约50uL。螺旋流路共十四路,各有七路均匀分布在螺旋混合单元的顶面和底面。螺旋流路分别将顶面、底面的引流槽连接到中心混合区。在中心混合区的侧壁,来自顶面、底面的螺旋流路交替分布。液体经引流槽到达螺旋流路,在中心混合区与入射圆柱切面方向成30度汇入中心混合区。交替分布的入射流路使入射液流在中心混合区达到最大的混合效率。如图3所示,下盖与螺旋混合单元的背面通过压紧方式接触密封。螺旋混合单元的背面引流槽与下盖的通孔对应。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螺旋混合单元的对称设计,上盖和下盖均可相互替换使用,借此可以搭配不同数量的液流通路满足不同的工作模式需求。如图4所示,工作模式1:假设待混合的液体是A和B。 A和B均从混合器上盖泵入混合器,其中P1,P3和P5通路通入A液体,P2和P4通路通入B液体。配比由各自的比例阀开关控制。A和B液体的五个流路通过引流槽和螺旋流路汇入混合单元的中心混合区。经充分混合后由下盖的Q1通孔流出(其余通孔用堵头堵死即可)。如图5所示,工作模式2:假设待混合的液体是A和B。A液体从混合器上盖泵入混合器,其中上盖的P1,P2,P3,P4通路通入A液体,B液体从混合器下盖泵入混合器,其中下盖的P1,P2,P3,P4通路通入B液体。配比由各自的比例阀开关控制。A和B液体通过引流槽和螺旋流路汇入混合单元的中心混合区。经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被动式混合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被动式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利用液流的分路再汇合实现流动相的高效率混合和均匀混合,包括螺旋混合单元,螺旋混合单元的顶面压紧密封安装有上盖,螺旋混合单元的底面压紧密封安装有下盖,其中:所述螺旋混合单元包括有螺旋混合单元圆盘体,螺旋混合单元圆盘体中心设有作为中心混合区的中心通孔,螺旋混合单元圆盘体的顶面、底面分别同心设有作为引流槽的圆槽,螺旋混合单元圆盘体顶面、底面还分别设有多道在对应面均匀环绕中心通孔的螺旋槽道,螺旋槽道作为螺旋流路,每个螺旋流路一端槽口分别连通至对应的引流槽,每个螺旋流路另一端槽口分别连通至中心混合区,且每个螺旋流路深度从引流槽至中心混合区方向呈线性增加;所述上盖包括上盖圆盘体,上盖圆盘体顶面同轴设有锥面,从锥面顶面竖直向下设有贯通锥面、上盖圆盘体的中心通孔,锥面上设有液体输入通孔,多个液体输入通孔呈圆周均匀分布在锥面中心轴周围,且多个液体输入通孔倾斜贯通锥面、上盖圆盘体,上盖通过底面压紧密封安装在螺旋混合单元顶面时,上盖的中心通孔与螺旋混合单元中心混合区连通,上盖的液体输入通孔下端孔口分别连通至螺旋混合单元的引流槽;所述下盖包括下盖圆盘体,下盖圆盘体中偏心设有通孔,所述下盖压紧密封在螺旋混合单元底面时,下盖中通孔上端孔口连通至螺旋混合单元的引流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被动式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利用液流的分路再汇合实现流动相的高效率混合和均匀混合,包括螺旋混合单元,螺旋混合单元的顶面压紧密封安装有上盖,螺旋混合单元的底面压紧密封安装有下盖,其中:所述螺旋混合单元包括有螺旋混合单元圆盘体,螺旋混合单元圆盘体中心设有作为中心混合区的中心通孔,螺旋混合单元圆盘体的顶面、底面分别同心设有作为引流槽的圆槽,螺旋混合单元圆盘体顶面、底面还分别设有多道在对应面均匀环绕中心通孔的螺旋槽道,螺旋槽道作为螺旋流路,每个螺旋流路一端槽口分别连通至对应的引流槽,每个螺旋流路另一端槽口分别连通至中心混合区,且每个螺旋流路深度从引流槽至中心混合区方向呈线性增加;所述上盖包括上盖圆盘体,上盖圆盘体顶面同轴设有锥面,从锥面顶面竖直向下设有贯通锥面、上盖圆盘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