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用于蠕动泵智能流量校正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控模块,称重模块及执行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嵌入智能流量校正处理程序;称重模块及执行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执行:获取蠕动泵的当前转动数据;获取及记录蠕动泵预设测定位置的液重变化值;根据所述液重变化值与蠕动泵转动数据的对应关系,调节所述蠕动泵的当前转动数据为目标转动数据;控制所述执行模块执行对蠕动泵转动数据的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方法和系统,实现提高蠕动泵流量和分配精度的技术效果,以及降低了校正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蠕动泵精确监测改进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蠕动泵是是一种新型的工业用泵,广泛应用于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工等行业,输送工业专用的溶液介质。在使用中,蠕动泵的软管作为传输腔体,因工作压力,粘度变化,软管尺寸,软管疲劳等因素影响,流量会产生变化,产生误差。为了保持和提高蠕动泵的控制精度,需要对流量进行校正操作。然而现有的竞争操作,步骤繁琐包括:准备天平,去皮,手工启动校正,测量,读数,输入测量数值,确认等,不仅不能准确获取蠕动泵流量且无法精准保证参数校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方法和系统,以实现提高蠕动泵流量和分配精度。降低校正的操作难度。一种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方法,用于蠕动泵智能流量校正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控模块,称重模块及执行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嵌入智能流量校正处理程序;称重模块及执行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执行:获取蠕动泵的当前转动数据;获取及记录蠕动泵预设测定位置的液重变化值;根据所述液重变化值与蠕动泵转动数据的对应关系,调节所述蠕动泵的转动数据调节所述蠕动泵的当前转动数据为目标转动数据;控制所述执行模块执行对蠕动泵转动数据的调节。优选地,所述液重变化值与蠕动泵转动数据的对应关系为根据预设模型计算的系数;所述转动数据为以下任一参量:转动圈数、转速、转速与时间的计算值;其中,所述转动圈数包括脉冲数及步数。优选地,所述称重模块包括:称重采集电路及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采集电路及称重传感器可一体化设置。优选地,智能流量校正方法还包括:检测蠕动泵的软管内液体;在所述蠕动泵的软管内液体未充满液体时,启动自动填充液体至所述软管内充满,而后执行获取蠕动泵的当前转动数据步骤。本专利技术还披露了:一种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系统,适用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方法。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方法和系统,通过主控模块与称重传感器装置相连,实时记录液量重量的变化和蠕动泵转动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出重量变化与蠕动泵转动的准确对应关系,整个校正过程实现自动智能控制,简化操作,排除人工参与引起的误差和错误,有效提高蠕动泵流量和分配精度,以及降低了校正的操作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方法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方法和系统,以实现提高蠕动泵流量,分配精度,以及降校正的操作难度。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方法,用于蠕动泵智能流量校正系统,参见图3,该系统包括:主控模块1,称重模块,其中,为了说明的方面,作为优选,所述称重模块包括:称重采集电路2,称重传感器3及执行模块4;所述主控模块1嵌入智能流量校正处理程序;所述智能流量校正处理程序作为所述主控模块运行的主要软件模块;所述称重模块及执行模块4均与所述主控模块1连接;具体地,所述称重传感器3与所述称重采集电路2连接,所述称重采集电路2与所述主控模块1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称重采集电路及称重传感器可一体化设置,并不局限。所述主控模块1执行参见图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图1所示步骤为实现本专利技术方案的其中一种方式,并不局限于该顺序。S11:获取蠕动泵的当前转动数据;S12:获取及记录蠕动泵预设测定位置的液重变化值;校正操作时自动采集称重传感器3的重量变化。主控模块1发给蠕动泵执行模块指令,实现液体的传输。S13:根据所述液重变化值与蠕动泵转动数据的对应关系,调节所述蠕动泵的当前转动数据为目标转动数据;具体地,所述液重变化值与蠕动泵转动数据的对应关系为根据预设模型计算的系数,即:该系数为限定液重变化值与该液重变化值对应蠕动泵转动的准确系数。作为示例:蠕动泵的运行状态为:转速为1转/分钟时,运行1分钟,液重变化值为水5克(即5毫升),蠕动泵的当前转动数据为:转速1转/分钟,流量5毫升/分钟。根据系数的设定要求,比如10毫升/分钟,经过该蠕动泵的校正,所述蠕动泵的目标转动数据校正到2转/分钟运行:另一例:蠕动泵的运行状态为:蠕动泵转动5圈,液重变化值为水5克(即5毫升),蠕动泵的当前转动数据为:转动1圈,液量1毫升。根据系数的设定要求,比如10毫升/分钟,经过该蠕动泵的校正,所述蠕动泵的转动数据校正到目标转动数据10转/分钟运行。所述转动数据为以下任一参量:转动圈数、转速、转速与时间的计算值;其中,所述转动圈数包括脉冲数及步数。作为示例地,根据当前转速、时间、液重变化值,计算当前系数,在与设定系数出现偏差时,利用目标系数计算目标液量变化值,将蠕动泵校正至目标转速,或目标转速和时间;或者根据当前转动圈数,液重变化值,计算当前系数,在与设定系数出现偏差时,利用目标系数计算目标液量变化值,将蠕动泵校正至目标脉冲数/步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模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及构建,并不局限;其中所述液重变化值可通过重量,体积、密度转换等完成计算,亦并不作为限制范围的要素。S14:控制所述执行模块执行对蠕动泵转动数据的调节。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蠕动泵在不符合启动校正条件的情况下产生误判,该智能流量校正方法还包括:检测蠕动泵的软管内液体;在所述蠕动泵的软管内液体未充满液体时,启动自动填充液体至所述软管内充满,而后执行获取蠕动泵的当前转动数据步骤。作为示例地,启动所述蠕动泵后,主控模块可检测液体通过重量是否发生变化实现:如果软管内没有填充满液体,检测重量应该基本不发生变化,如果重量变化超过启动的设定值,说明软管内液体已填充满,即可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校正控制过程。图2示出了又一种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方法:S21:调整所述主控模块当前校正模式,以适应蠕动泵当前传输精度所要求的液量;随后执行S11-S14。需要说明的是,本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方法可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提供自动校正模式、手动校正模式和分配校正模式的切换,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在手动校正模式下,蠕动泵先自动采集初始重量,根据经验可通过操作传输任意液量,在此过程中,蠕动泵记录累计时间或转动的圈数(步数),在操作者认为校正液量足够时,启动该系统,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方法;在分配校正模式中,蠕动泵先采集初始重量,操作者根据经验可传输一次或多次分配液量,在此过程中,蠕动泵始记录累计时间或转动的圈数(步数)等,操作者认为校正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蠕动泵智能流量校正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控模块,称重模块及执行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嵌入智能流量校正处理程序;称重模块及执行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执行:获取蠕动泵的当前转动数据;获取及记录蠕动泵预设测定位置的液重变化值;根据所述液重变化值与蠕动泵转动数据的对应关系,调节所述蠕动泵的当前转动数据为目标转动数据;控制所述执行模块执行对蠕动泵转动数据的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蠕动泵智能流量校正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控模块,称重模块及执行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嵌入智能流量校正处理程序;称重模块及执行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执行:获取蠕动泵的当前转动数据;获取及记录蠕动泵预设测定位置的液重变化值;根据所述液重变化值与蠕动泵转动数据的对应关系,调节所述蠕动泵的当前转动数据为目标转动数据;控制所述执行模块执行对蠕动泵转动数据的调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蠕动泵的智能流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重变化值与蠕动泵转动数据的对应关系为根据预设模型计算的系数;所述转动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峰,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雷弗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