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包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7669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30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性包装结构,其包括识别码以及两个包装面,两个所述包装面的顶部相交处形成封合边,两个所述包装面的侧面相交处形成折棱,所述识别码跨设于两个所述包装面,并且分布于所述折棱的两侧;所述识别码靠近所述封合边的边为识别码顶边;当两个所述包装面展开时,所述折棱与所述封合边的交点落在以所述识别码顶边为直径的半圆范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软性包装结构借助包装容器本身结构将产品识别码隐藏于包装本身,可以有效降低包装成本,减少出错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性包装结构
技术介绍
为更好的发挥识别码的追溯功能、防伪功能、促销功能、信息交互等功能,一物一码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识别码的表现形式通常是串码或者是可被电子设备识别的某种图案。为防止包装上的识别码在生产和流通领域被恶意盗刷或复制,从而损害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及信誉,现在许多生产商采用了刮划油墨遮挡、组件遮挡、信息码内投、包材背面印刷等手段,来对识别码进行隐形设计,增强识别码的隐蔽性和安全性。但是,现有用来增强识别码的隐蔽性的方法存在包装成本高、出错概率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用来增强识别码的隐蔽性的包装方法存在包装成本高、出错概率高的缺陷,提供一种软性包装结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软性包装结构,其包括识别码以及两个包装面,两个所述包装面的顶部相交处形成封合边,两个所述包装面的侧面相交处形成折棱,其特点在于,所述识别码跨设于两个所述包装面,并且分布于所述折棱的两侧;所述识别码靠近所述封合边的边为识别码顶边;当两个所述包装面展开时,所述折棱与所述封合边的交点落在以所述识别码顶边为直径的半圆范围内。较佳地,所述识别码顶边平行于所述封合边。较佳地,所述识别码对称分布于所述折棱的两侧。较佳地,所述识别码不对称分布于所述折棱的两侧。较佳地,所述包装面具有外表面层,所述识别码设于所述外表面层的表面上。较佳地,所述包装面具有外表面层和内表面层,所述识别码设于所述内表面层和所述外表面层之间。较佳地,所述包装面具有外表面层、内表面层、位于所述外表面层和所述内表面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识别码设于所述中间层和所述外表面层之间。较佳地,所述识别码为一维码、或为二维码、或为网屏码、或为隐形防伪图像元。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软性包装结构借助本身结构将产品识别码隐藏于包装本身,可以有效降低包装成本,减少出错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包装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包装面展开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包装面展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几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软性包装结构,其包括识别码10以及包装面21和包装面22,包装面21和包装面22的顶部相交处形成封合边20,包装面21和包装面22的侧面相交处形成折棱30,识别码10跨设于包装面21和包装面22,并且分布于折棱30的两侧。识别码10对称分布于折棱30的两侧。识别码10靠近封合边20的边为识别码顶边11,识别码顶边11平行于封合边20。当两个包装面展开时,折棱30与封合边20的交点31落在以识别码顶边11为直径的半圆范围内。这样,在包装结构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无法读取识别码。如果需要读取识别码,需要将包装拆开,并将两个包装面展平。包装面具有外表面层、内表面层、位于外表面层和内表面层之间的中间层;识别码设于中间层和外表面层之间。该软性包装结构的外表面层具有热封性能,该层可选用透明材料或涂层。透明材料可选的有单面或双面热封双向拉伸聚丙烯(OPP)等或不具有热封性能的双向拉伸聚丙烯材料(BOPP)、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尼龙、玻璃纸等;可选的涂层材质有淋膜的聚乙烯(PE)。该软性包装结构的中间层具有承载信息、增强包装阻隔性、增强材料挺度、提高包装结构强度等方面的性能。识别码印刷于该层。该层可选用单层或多层复合结构。该层可选的有纸或纸塑铝或铝塑或塑料材料。该软性包装结构的内表面层具有热封性能,该层可选用透明材料或涂料。透明材料可选的有聚乙烯(PE)、流延聚丙烯(CPP)等;可选的涂层材质有淋膜的聚乙烯(PE)。另外,包装面也可仅具有外表面层,识别码设于外表面层的表面上。或者,包装面仅具有外表面层和内表面层,识别码设于内表面层和外表面层之间。识别码可以是一维码、二维码、网屏编码或隐形防伪图像元等识别码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网屏编码是指在二维图像中埋入大量数据的新型代码,其具有信息记录和信息隐藏双重功能。隐形防伪图像元是借助由含碳元素的油墨印刷细小的,肉眼无法识别的点阵图像,可以利用点阵记录大量信息,并且无法复印、扫描,具有极强的防伪功能。一维码、二维码、网屏编码或隐形防伪图像元均为现有的识别码,在此就不再赘述。本软性包装结构借助包装包装结构本身结构将产品识别码隐藏于包装本身,可以有效降低包装成本,减少出错几率。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软性包装结构与实施例2的不同仅在于识别码不对称分布于折棱的两侧。除此之外,其他与实施例1均相同。识别码不对称分布于折棱的两侧,使得在包装结构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更难读识别码。这样在将包装打开展平前无法直接扫描识读。本软性包装结构借助包装包装结构本身结构将产品识别码隐藏于包装本身,可以有效降低包装成本,减少出错几率。虽然以上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软性包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性包装结构,其包括识别码以及两个包装面,两个所述包装面的顶部相交处形成封合边,两个所述包装面的侧面相交处形成折棱,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码跨设于两个所述包装面,并且分布于所述折棱的两侧;所述识别码靠近所述封合边的边为识别码顶边;当两个所述包装面展开时,所述折棱与所述封合边的交点落在以所述识别码顶边为直径的半圆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性包装结构,其包括识别码以及两个包装面,两个所述包装面的顶部相交处形成封合边,两个所述包装面的侧面相交处形成折棱,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码跨设于两个所述包装面,并且分布于所述折棱的两侧;所述识别码靠近所述封合边的边为识别码顶边;当两个所述包装面展开时,所述折棱与所述封合边的交点落在以所述识别码顶边为直径的半圆范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码顶边平行于所述封合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性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码对称分布于所述折棱的两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性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凌脉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