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765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包含地电极、绝缘管和高压电极各一个,其中高压电极采用导电材质,地电极接地,所述放电单元还包含一个放电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间隙设置在高压电极与绝缘管之间,绝缘管的外表面覆有一导电金属层,所述导电金属层接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臭氧发生器领域,涉及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 技术背景现有的大型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一般采用陶瓷镀膜式玻璃管做绝缘 层,不锈钢管做电极材料,干燥、净化的空气或氧气通过电极和绝缘层之间的放电间隙,通电之后,在间隙中产生臭氧。如图4、 5中表示的是背景 技术的美国专利US6,027,701的放电单元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放电单元 包含地电极11和高压电极13,高压电极置于地电极内部并与地电极之间有 气体间隙12,地电极11由金属管lla和绝缘管llb通过熔合、焊接接等方 式熔合成一体的复合结构,绝缘管lib为里层,高压电极13的外表面具有 金属氧化物涂层防止高压电极受臭氧腐蚀而退化,高压电极内部具有冷却 水的输入和输出管道13a和13b。高压电极13与地电极11之间通过高压电 极表面的突起26和压簧固定。上述美国专利US6,027,701所述的放电单元包含地电极、绝缘管和高 压电极,自内向外的顺序为高压电极、放电间隙、绝缘管和地电极。其中 绝缘管的外壁与地电极通过熔合、焊接等手段熔合在一起,这种结构的优 点在于绝缘管与地电极熔为一体而没有间隙,但其加工工艺要求和制造成 本较高,并且一旦玻璃管破裂或被击穿,放电单元将永久失效,不能更换。 其因此需要一种散热效果好,制造成本低并且易于安装、更换的放电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散热效果好,制造成本 低并且易于安装和更换的放电单元。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包含地电极、 绝缘管和高压电极各一个,其中高压电极采用导电材质,^fe电极接地,所 述放电单元还包含一个放电间隙,所述放电间隙设置在高压电极与绝缘管 之间,绝缘管的外表面覆有一导电金属层,所述导电金属层接地。为延长高压电极的寿命在其外表面覆有一层金属氧^J莫用于防止高压 电极受臭氧和放电腐蚀而老化。为了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绝缘管与地电极之间为无间隙的配合为优 选方案。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臭氧发生器用的放电单元具有如下优点1. 地电极与绝缘管是紧密配合但相互独立的两个元件,当绝缘管 发生破裂情况下容易拆除破损的绝缘管,并只需在地电极内套 装绝缘管而无需更换完好的地电极,节约资源,且安装及更换 方便,有效降低维护成本;2. 绝缘管外表面覆有一层导电金属层,且绝缘管外表面的导电金 属层接地,这样就能保证绝缘管外表面与地电极之间没有电压 差,即使绝缘管外表面与地电极之间因配合不紧密而存在间隙 也不会发生放电现象;3. 绝缘管与地电极之间为无间隙的配合,放电产生的热量可以容 易地通过绝缘管和地电极向外表面散发;4. 绝缘管采用石英玻璃,不易破裂,介质损耗小且散热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横截面示意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高压电极示意图 图4是
技术介绍
的电极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
技术介绍
的电极的横截面1、 2、 3中1为地电极,2为绝缘管,3为高压电t及,201为绝缘管 外表面的导电层,301为高压电极外表面的金属氧化膜,4为密封装置,5 为设置在高压电极与绝缘管之间的放电间隙,6为高压电极表面的突起。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包含相套 安装的地电极l、绝缘管2和高压电极3各一个,由内向外顺序为高压电极 3、绝缘管和2地电极1,地电极1接地,放电间隙5设置在高压电极3与 绝缘管2之间,所述地电极1与绝缘管2是紧密配合但相互独立可分的两 个元件,绝缘管2外表面覆有一层导电金属层201,绝缘管2外表面的导电 金属层201和地电极1均接地,高压电极3采用耐臭氧的导电材质不锈钢 316L,其外表面覆有一层金属氧化膜301用于保护高压电极不受臭氧和放 电腐蚀,高压电极3与绝缘管之间通过像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那样在高压电 极表面的两端设置突起6或压簧固定,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当地 电极1与绝缘管2之间存在间隙时,二者之间也可以采用上述同样的固定 方式。如图2、 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管2与地电极1之间为无间隙的 紧密配合,但实际应用中绝缘管2与地电极1之间也可以有间隙,因为绝 缘管2的外表面的导电金属层201接地,因此绝缘管2的外表面与地电极1之间无电压差,因此即使有间隙也不会发生气体放电现象。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管2采用石英玻璃,也可以采用陶瓷、硼硅酸玻 璃、云母、塑料或其他具有绝缘性质又耐臭氧和放电腐蚀的绝缘材料。绝缘管2表层的导电金属层201可以为钛、铝、铬或316L不锈钢或其他具有导电性的材质。本实施例中金属氧化膜301为金属氧化铝,也可以是氧化钛、氧化铬。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压电极3是空心管,高压电极3的一端封闭。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在两端同时封闭。高压电极3也可以是实心棒。 高压电极3可以采用钛、316L不锈钢或其他导电材质。 高压电极表面覆有一层金属氧化膜,所述金属氧化膜可以是氧化钛、氧化铬或氧化铝或其他抗臭氧和放电腐蚀的金属氧化物。还可以在高压电极表面覆一层电绝缘体,所述电绝缘体可以是聚四氟乙烯或陶瓷。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放电单元可以应用于各种臭氧发生器中。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包含地电极(1)、绝缘管(2)和高压电极(3)各一个,其中高压电极(3)采用导电材质,地电极(1)接地,所述放电单元还包含一个放电间隙(5),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间隙(5)设置在高压电极(3)与绝缘管(2)之间,绝缘管(2)的外表面覆有一导电金属层(201),所述导电金属层(201)接地。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 绝缘管(2)与地电极(1)之间为无间隙的紧密配合。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 绝缘管(2)与地电极(1)之间有间隙。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3)是空心管。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 高压电极(3)是实心棒。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 高压电极的外表面覆有一层金属氧化膜(30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管(2)表层的导电金属层(201)为钛。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 绝缘管(2)表层的导电金属层(201)为铝。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 绝缘管(2)表层的导电金属层(201)为铬。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管(2)表层的导电金属层(201)为316L不锈钢。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 述绝缘管(2)为陶瓷材质〗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 述绝缘管(2)采用聚四氟乙烯塑料。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 述绝缘管(2)采用云母。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 述高压电极(3)的导电材质是耐臭氧和放电腐蚀的。1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 述高压电极(3)的一端或两端是封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单元,包含地电极(1)、绝缘管(2)和高压电极(3)各一个,其中高压电极(3)采用导电材质,地电极(1)接地,所述放电单元还包含一个放电间隙(5),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间隙(5)设置在高压电极(3)与绝缘管(2)之间,绝缘管(2)的外表面覆有一导电金属层(201),所述导电金属层(201)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