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容展示半挂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7543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9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扩容展示半挂车,包括主厢体、前厢、后厢、前第一安全装置、前第二安全装置、后第一安全装置及后第二安全装置等结构。本半挂车扩容空间较大且多样化,使用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半挂车,尤其涉及扩容展示半挂车
技术介绍
现在的舞台车空间较小,无法满足市场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扩容空间的扩容展示半挂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扩容展示半挂车,包括:主厢体,其前端底部设置用于与拖车连接的连接部,后端底部设置若干行走轮,主厢体前部左、右侧分别设置前第一开口和前第二开口,主厢体后部左、右侧分别设置后第一开口和后第二开口,主厢体前第一开口和前第二开口分别设置前第一侧翻板和前第二侧翻板,主厢体后第一开口和后第二开口处分别设置后第一侧翻板和后第二侧翻板,前第一侧翻板、前第二侧翻板、后第一侧翻板及后第二侧翻板顶部均与主厢体铰接;前厢,其包括前第一厢与前第二厢,前第一厢设置在主厢体前部的左侧,底部通过滑轨与主厢体底部连接,前第二厢设置在主厢体前部的右侧,底部通过滑轨与主厢体底部连接,前第一厢底部可拆卸地设置前第一厢支腿,前第二厢底部可拆卸地地设置前第二厢支腿;后厢,其包括后第一厢与后第二厢,后第一厢设置在主厢体后部的左侧,底部通过滑轨与主厢体底部连接,后第二厢设置在主厢体后部的右侧,底部通过滑轨与主厢体底部连接,后第一厢底部可拆卸地设置后第一厢支腿,后第二厢底部可拆卸地地设置后第二厢支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第一安全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前第一侧翻板底部中央的前第一固定块,前第一开口处底部中央设置前第一电磁铁,前第一固定块与前第一电磁铁配合 形成固定前第一侧翻板的固定结构;前第二安全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前第二侧翻板底部中央的前第二固定块,前第二开口处底部中央设置前第二电磁铁,前第二固定块与前第二电磁铁配合形成固定前第二侧翻板的固定结构;后第一安全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后第一侧翻板底部中央的后第一固定块,后第一开口处底部中央设置后第一电磁铁,后第一固定块与后第一电磁铁配合形成固定后第一侧翻板的固定结构;后第二安全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后第二侧翻板底部中央的后第二固定块,后第二开口处底部中央设置后第二电磁铁,后第二固定块与后第二电磁铁配合形成固定后第二侧翻板的固定结构。进一步,前第一厢支腿、前第二厢支腿、后第一厢支腿及后第二厢支腿均采用液压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半挂车扩容空间较大且多样化,使用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扩容展示半挂车俯视图,图中省略了部分结构。图2为实施例中扩容展示半挂车左视图,图中省略了部分结构。图3为实施例中扩容展示半挂车主视图,图中省略了部分结构。图中,1主厢体,2前第一厢,3前第二厢,4后第一厢,5后第二厢,6后第一侧翻板,7后第一厢支腿,8前第一厢支腿,9连接部,10行走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到图3,扩容展示半挂车,包括主厢体,其前端底部设置用于与拖车连接的连接部,后端底部设置若干行走轮,主厢体前部左、右侧分别设置前第一开口和前第二开口,主厢体后部左、右侧分别设置后第一开口和后第二开 口,主厢体前第一开口和前第二开口分别设置前第一侧翻板和前第二侧翻板,主厢体后第一开口和后第二开口处分别设置后第一侧翻板和后第二侧翻板,前第一侧翻板、前第二侧翻板、后第一侧翻板及后第二侧翻板顶部均与主厢体铰接。前厢包括前第一厢与前第二厢,前第一厢设置在主厢体前部的左侧,底部通过滑轨与主厢体底部连接,前第二厢设置在主厢体前部的右侧,底部通过滑轨与主厢体底部连接,前第一厢底部可拆卸地设置前第一厢支腿,前第二厢底部可拆卸地地设置前第二厢支腿。后厢包括后第一厢与后第二厢,后第一厢设置在主厢体后部的左侧,底部通过滑轨与主厢体底部连接,后第二厢设置在主厢体后部的右侧,底部通过滑轨与主厢体底部连接,后第一厢底部可拆卸地地设置后第一厢支腿,后第二厢底部可拆卸地地设置后第二厢支腿。前第一厢、前第二厢、后第一厢及后第二厢内侧均设有开口。前第一安全装置包括设置在前第一侧翻板底部中央的前第一固定块,前第一开口处底部中央设置前第一电磁铁,前第一固定块与前第一电磁铁配合形成固定前第一侧翻板的固定结构。前第二安全装置包括设置在前第二侧翻板底部中央的前第二固定块,前第二开口处底部中央设置前第二电磁铁,前第二固定块与前第二电磁铁配合形成固定前第二侧翻板的固定结构。后第一安全装置包括设置在后第一侧翻板底部中央的后第一固定块,后第一开口处底部中央设置后第一电磁铁,后第一固定块与后第一电磁铁配合形成固定后第一侧翻板的固定结构。后第二安全装置包括设置在后第二侧翻板底部中央的后第二固定块,后第二开口处底部中央设置后第二电磁铁,后第二固定块与后第二电磁铁配合形成固定后第二侧翻板的固定结构。以前第一安全装置为例,当前第一厢收缩进主厢体后,放下前第一侧翻板,前第一电磁铁接通,以吸附住前第一固定块,故前第一侧翻板实现紧固,以保护前第一厢不会随意滑动,提高安全性。其他安全装置与此类似,不作赘述。前第一厢支腿、前第二厢支腿、后第一厢支腿及后第二厢支腿均采用液压缸。以前第一厢支腿为例,液压缸缸体与前第一厢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地面接触。作为优选,活塞杆端部设置基座,以保护活塞杆端部,同时提高活塞杆端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其他支腿与此类似,不作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技术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扩容展示半挂车

【技术保护点】
扩容展示半挂车,包括:主厢体,其前端底部设置用于与拖车连接的连接部,后端底部设置若干行走轮,主厢体前部左、右侧分别设置前第一开口和前第二开口,主厢体后部左、右侧分别设置后第一开口和后第二开口,主厢体前第一开口和前第二开口分别设置前第一侧翻板和前第二侧翻板,主厢体后第一开口和后第二开口处分别设置后第一侧翻板和后第二侧翻板,前第一侧翻板、前第二侧翻板、后第一侧翻板及后第二侧翻板顶部均与主厢体铰接;前厢,其包括前第一厢与前第二厢,前第一厢设置在主厢体前部的左侧,底部通过滑轨与主厢体底部连接,前第二厢设置在主厢体前部的右侧,底部通过滑轨与主厢体底部连接,前第一厢底部可拆卸地设置前第一厢支腿,前第二厢底部可拆卸地设置前第二厢支腿;后厢,其包括后第一厢与后第二厢,后第一厢设置在主厢体后部的左侧,底部通过滑轨与主厢体底部连接,后第二厢设置在主厢体后部的右侧,底部通过滑轨与主厢体底部连接,后第一厢底部可拆卸地设置后第一厢支腿,后第二厢底部可拆卸地设置后第二厢支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第一安全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前第一侧翻板底部中央的前第一固定块,前第一开口处底部中央设置前第一电磁铁,前第一固定块与前第一电磁铁配合形成固定前第一侧翻板的固定结构;前第二安全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前第二侧翻板底部中央的前第二固定块,前第二开口处底部中央设置前第二电磁铁,前第二固定块与前第二电磁铁配合形成固定前第二侧翻板的固定结构;后第一安全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后第一侧翻板底部中央的后第一固定块,后第一开口处底部中央设置后第一电磁铁,后第一固定块与后第一电磁铁配合形成固定后第一侧翻板的固定结构;后第二安全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后第二侧翻板底部中央的后第二固定块,后第二开口处底部中央设置后第二电磁铁,后第二固定块与后第二电磁铁配合形成固定后第二侧翻板的固定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扩容展示半挂车,包括:主厢体,其前端底部设置用于与拖车连接的连接部,后端底部设置若干行走轮,主厢体前部左、右侧分别设置前第一开口和前第二开口,主厢体后部左、右侧分别设置后第一开口和后第二开口,主厢体前第一开口和前第二开口分别设置前第一侧翻板和前第二侧翻板,主厢体后第一开口和后第二开口处分别设置后第一侧翻板和后第二侧翻板,前第一侧翻板、前第二侧翻板、后第一侧翻板及后第二侧翻板顶部均与主厢体铰接;前厢,其包括前第一厢与前第二厢,前第一厢设置在主厢体前部的左侧,底部通过滑轨与主厢体底部连接,前第二厢设置在主厢体前部的右侧,底部通过滑轨与主厢体底部连接,前第一厢底部可拆卸地设置前第一厢支腿,前第二厢底部可拆卸地设置前第二厢支腿;后厢,其包括后第一厢与后第二厢,后第一厢设置在主厢体后部的左侧,底部通过滑轨与主厢体底部连接,后第二厢设置在主厢体后部的右侧,底部通过滑轨与主厢体底部连接,后第一厢底部可拆卸地设置后第一厢支腿,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科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英广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