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包括扶手杆、支架、坐垫和椅背,所述的支架、椅背均与坐垫固定连接,所述的椅背与支架置于坐垫的两侧,其特征是:所述的扶手杆通过销轴铰接于坐垫的侧面,所述的坐垫上设置有定位杆,所述的定位杆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与坐垫滑动连接并穿过销轴与销轴抵触设置,另外公开了一种公交车,包括上述座椅解决了现有的公交车上的扶手杆易与乘客发生磕碰而造成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员输送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座椅以及应用该座椅的公交车。
技术介绍
坐公交出行是大多数人的出行首选。近些年来,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公交车的拥挤情况也是相当严重的,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时段,大多数人们会去挤公交车,而公交车上的扶手布置并不均匀,坐在座椅上的老人就无法扶着扶手,在公交车转弯或者刹车时就容易导致老人受伤。目前,公开号为CN10299139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公交车扶手杆,它包括扶手杆,所述扶手杆位于车辆中的过道上,扶手杆的一端与座椅椅背的侧面相连接,另一端与过道地面相固定。这种公交车扶手杆结构简单,但占用过道的空间,使得过道上的乘客在乘坐公交车时,容易与扶手杆发生磕碰而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座椅,通过将扶手杆铰接于坐垫上,再通过定位昂将扶手杆定位,减小了扶手杆的空间占用体积,达到避免乘客与扶手杆发生磕碰而造成不便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座椅,包括扶手杆、支架、坐垫和椅背,所述的支架、椅背均与坐垫固定连接,所述的椅背与支架置于坐垫的两侧,所述的扶手杆通过销轴铰接于坐垫的侧面,所述的坐垫上设置有定位杆,所述的定位杆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与坐垫滑动连接并穿过销轴与销轴抵触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老人坐在坐垫上,背部靠在椅背上,将扶手杆通过销轴翻转,继而将定位杆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并穿过销轴和销轴抵触,使定位杆对销轴定位,从而使扶手杆定位,老人握着扶手即可,由于扶手杆不是设置在过道上,避免与其他乘客发生接触,从而不会发生因磕碰而造成的不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定位杆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杆、坐垫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车辆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弹性件通过自身的弹力作用,避免因振动而导致定位杆从销轴上脱出,从而避免扶手杆的自由移动而造成老人发生意外,提升了扶手杆的使用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坐垫上铰接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一端与定位杆抵触,另一端往远离坐垫方向延伸,所述的复位杆铰接处与远离坐垫一端的距离大于与另一端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老人的力气比较小,通过杠杆原理,老人通过扳动复位杆,使得复位杆沿着铰接处发生位移,使复位杆带动定位杆沿着长度方向发生移动,并使定位杆与销轴脱离,使得扶手可以自由移动,从而便于老人从座位上离开或者坐到座位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定位杆的外壁设置有齿,所述的坐垫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齿与定位杆啮合设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上连接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的一端与第一齿轮连接,另一端往远离第一齿轮方向延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老人通过把握复位杆,使复位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通过齿的啮合作用,使得第一齿轮带动定位杆发生移动,由于复位杆增加了老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力臂,具有较好的省力作用,从而实现老人扳动复位杆省力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坐垫上转动连接有和第一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通过所述第二齿轮与定位杆啮合,所述的第二齿轮上连接有备用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老人通过扳动复位杆,使复位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使第二齿轮带动定位杆发生移动,当复位杆发生损坏时,可以通过备用杆使第二齿轮带动定位杆发生移动,增加了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齿轮通过第二齿轮带动定位杆移动更为省力,便于老人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扶手杆包括一体化设置的连接段和扶手段,所述连接段的长度方向与扶手段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的连接段与销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扶手杆增加了对老人的保护范围,不仅能够保护老人的前方,也能够对老人的侧面进行保护,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扶手杆上包覆有缓冲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其他的乘客与扶手杆发生接触时,通过缓冲层的设置,使得乘客的肢体与扶手杆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乘客受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架包括支撑杆和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开设有安装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的开设使得座椅在安装时可以沿着安装槽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提升了实用性,同时也提升了安装的便捷性。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包括上述的一种座椅,公交车在转弯或者刹车时,老人可以通过把握扶手杆,避免摔到,同时,扶手杆置于坐垫上,减小了空间占用体积,使得乘客不易因与扶手杆发生磕碰而造成不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老人坐在坐垫上,定位杆穿过销轴并与销轴抵触,使销轴和扶手杆定位,使老人可以倚靠在椅背的同时,用手把握扶手杆,避免公交车在转弯或者刹车时摔倒,且老人可以通过复位杆轻松带动定位杆移动,使定位杆与销轴分离,将扶手杆移动,便于老人从坐垫上离开,同时由于扶手杆安装在坐垫上,不会占用较大的通道的空间,从而可以避免其他乘客与扶手杆发生磕碰,从而避免了因磕碰而导致的不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处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C处放大图。附图标记:1、坐垫;2、椅背;3、支架;31、支撑板;311、安装槽;32、支撑杆;4、扶手杆;41、扶手段;42、连接段;43、缓冲层;51、安装块;52、销轴;521、通槽;61、定位杆;62、弹性件;63、限位槽;71、安装板;72、通孔;73、转轴;74、复位杆;75、轴承;81、第一齿轮;82、第二齿轮;83、备用杆;84、支撑柱;9、车体;91、墙壁;92、过道;93、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6对本技术一种座椅以及应用该座椅的公交车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座椅,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支架3,支架3包括支撑杆32和支撑板31,支撑杆32呈圆柱状且轴向沿竖直方向设置,支撑板31呈长方体设置且上表面与支撑杆3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31上开设有两个安装槽311,安装槽311呈矩形设置。支撑杆32的上端固定有呈长方体设置的坐垫1,坐垫1上固定有椅背2。坐垫1的下表面固定有一个安装块51,安装块51呈长方体设置,在安装块51中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轴向沿水平方向设置,将销轴52穿过安装孔且两端往远离安装块51的方向延伸,使销轴52通过轴承75和安装块51转动连接。销轴52靠近椅背2的一端设置有通槽521,通槽521沿着销轴52的周向均匀分布。定位杆61呈长方体设置,并将定位杆61穿过安装块51、通槽521,并使定位杆61和通槽521的内壁抵触,将销轴52固定。安装块51与定位杆61之间设置一弹性件62,弹性件62优选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杆61的下表面、安装块51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安装块51朝向弹簧的一侧固定有一个安装板71,安装板71和定位杆61平行设置,安装板71上开设有一个呈矩形设置的通孔72,将呈长条形的复位杆74穿过通孔72,使复位杆74通过转轴73与通孔72的内壁铰接,复位杆74的下端置于定位杆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包括扶手杆(4)、支架(3)、坐垫(1)和椅背(2),所述的支架(3)、椅背(2)均与坐垫(1)固定连接,所述的椅背(2)与支架(3)置于坐垫(1)的两侧,其特征是:所述的扶手杆(4)通过销轴(52)铰接于坐垫(1)的侧面,所述的坐垫(1)上设置有定位杆(61),所述的定位杆(61)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与坐垫(1)滑动连接并穿过销轴(52)与销轴(52)抵触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包括扶手杆(4)、支架(3)、坐垫(1)和椅背(2),所述的支架(3)、椅背(2)均与坐垫(1)固定连接,所述的椅背(2)与支架(3)置于坐垫(1)的两侧,其特征是:所述的扶手杆(4)通过销轴(52)铰接于坐垫(1)的侧面,所述的坐垫(1)上设置有定位杆(61),所述的定位杆(61)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与坐垫(1)滑动连接并穿过销轴(52)与销轴(52)抵触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杆(61)上设置有弹性件(62),所述弹性件(62)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杆(61)、坐垫(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坐垫(1)上铰接有复位杆(74),所述复位杆(74)一端与定位杆(61)抵触,另一端往远离坐垫(1)方向延伸,所述的复位杆(74)铰接处与远离坐垫(1)一端的距离大于与另一端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杆(61)的外壁设置有齿,所述的坐垫(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81),所述第一齿轮(81)通过所述齿与定位杆(61)啮合设置,所述的第一齿轮(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建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