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碟形硅胶导电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68968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8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碟形硅胶导电粒,包括碟形导电主体,所述碟形导电主体为具有侧面、呈碟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实心结构,所述上表面、所述下表面中间部分分别形成上凸部、下凸部,所述上凸部、所述下凸部的顶面与所述上表面、所述下表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碟形硅胶导电粒安装到按键内时,主要受力接触的部位为该碟形硅胶导电粒上的凸部,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其边缘造成磨损,增加了该碟形硅胶导电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电粒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碟形硅胶导电粒
技术介绍
导电粒一般应用在按键中,目前普通的导电粒呈圆饼状,为扁平的圆柱体结构,使用久后,由于磨损会导致导电粒主体边缘部分的硅胶部分与电路接触不良,导致该导电粒的使用寿命过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碟形硅胶导电粒,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其边缘造成磨损,增加了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碟形硅胶导电粒,包括碟形导电主体,所述碟形导电主体为具有侧面、呈碟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实心结构,所述上表面、所述下表面中间部分分别形成上凸部、下凸部,所述上凸部、所述下凸部的顶面与所述上表面、所述下表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的中间部分为平面,所述上凸部、所述下凸部的顶面为平面。所述碟形导电主体的直径为4.7±0.05mm,碟形导电主体的厚度为1.5±0.02mm,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中间部分的直径为1.58±0.05mm,上凸部、下凸部的顶面的直径为1.01±0.05mm。本技术提出的碟形硅胶导电粒安装到按键内时,主要受力接触的部位为该碟形硅胶导电粒上的凸部,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其边缘造成磨损,增加了该碟形硅胶导电粒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碟形硅胶导电粒的侧面结构图;图2为图1中从上向下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碟形硅胶导电粒安装到按键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提出的碟形硅胶导电粒,包括碟形导电主体10,碟形导电主体10为具有侧面11、呈碟形的上表面12和下表面13的实心结构。上表面12、下表面13中间部分分别形成上凸部14、下凸部15,上凸部14、下凸部15的顶面与上表面12、下表面13之间通过圆弧面16 连接。上表面12和下表面13的中间部分为平面,上凸部14、下凸部15的顶面为平面。为了使该碟形硅胶导电粒在工作时达到最佳的导电效果,碟形导电主体10的直径为4.7±0.05mm,碟形导电主体10的厚度为1.5±0.02mm,上表面12和下表面13的中间部分的直径为1.58±0.05mm,上凸部14、上凸部15的顶面的直径为1.01±0.05mm。该碟形硅胶导电粒的硬度为65度,抗阻值为50欧姆。当然,该碟形硅胶导电粒并不限于上述的一种尺寸,上述尺寸只是为了达到最佳导电效果,也可以为其它的尺寸。参考图3,碟形导电主体10安装到按键20内时,主要受力接触的部位为该碟形导电主体10上的凸部,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其边缘造成磨损,增加了该碟形硅胶导电粒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出的碟形硅胶导电粒,碟形导电主体上表面和下表面中间部分分别向外形成凸部,主要受力接触的部位为凸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会磨损该导电粒的边缘部分,使得该碟形硅胶导电粒的导电性能不会减弱,增加了该碟形硅胶导电粒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以上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技术的构思,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构思下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碟形硅胶导电粒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碟形硅胶导电粒,其特征在于:包括碟形导电主体(10),所述碟形导电主体为具有侧面(11)、呈碟形的上表面(12)和下表面(13)的实心结构,所述上表面、所述下表面中间部分分别形成上凸部(14)、下凸部(15),所述上凸部、所述下凸部的顶面与所述上表面、所述下表面之间通过圆弧面(1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碟形硅胶导电粒,其特征在于:包括碟形导电主体(10),所述碟形导电主体为具有侧面(11)、呈碟形的上表面(12)和下表面(13)的实心结构,所述上表面、所述下表面中间部分分别形成上凸部(14)、下凸部(15),所述上凸部、所述下凸部的顶面与所述上表面、所述下表面之间通过圆弧面(1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形硅胶导电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12)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欣协利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