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机车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减振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安装于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面板上的面板固定减振组件,面板通过多个面板固定减振组件与牵引变流器柜体固定连接,每个面板固定减振组件均包括一个固定螺杆件和一个以上与固定螺杆件相配合的减振弹性件,固定螺杆件分别穿过面板和牵引变流器柜体上的固定孔,至少一个减振弹性件挤压固定于面板和牵引变流器柜体之间用于使面板和牵引变流器柜体弹性连接以减缓牵引变流器柜体产生的振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装操作方便、减振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到机车牵引变流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车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减振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牵引变流器由主电路、控制箱和柜体等组成,其中的控制箱可以实现对机车牵引和制动等工况的控制,是机车的关键核心部件。因此,作为机车的关键核心部件,控制箱的性能和可靠性等对机车的正常、安全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控制箱的安装一般是通过前端面板法兰的螺栓刚性连接直接固定在变流器柜体上,控制箱底部放置在支撑板上。机车运行时,变流器柜体的振动可通过螺栓和支撑板两条通道传递到控制箱上。当变流器的振动环境恶劣或者其内部振源振动过大,都将增加控制箱的振动,而控制箱的振动过大将引起内部电路板断裂等,导致控制箱的故障率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装操作方便、减振效果好的用于机车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减振固定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车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减振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安装于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面板上的面板固定减振组件,所述面板通过多个面板固定减振组件与牵引变流器柜体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面板固定减振组件均包括一个固定螺杆件和一个以上与固定螺杆件相配合的减振弹性件,所述固定螺杆件分别穿过面板和牵引变流器柜体上的固定孔,至少一个所述减振弹性件挤压固定于面板和牵引变流器柜体之间用于使面板和牵引变流器柜体弹性连接以减缓牵引变流器柜体产生的振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螺杆件包括用于与牵引变流器柜体固定连接的首部螺杆和用于与面板固定连接的尾部螺杆,所述首部螺杆和尾部螺杆分别固定于减振弹性件的前后两侧用于将减振弹性件挤压固定于面板和牵引变流器柜体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部螺杆伸出面板外的一端上设有相配合的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面板之间设有垫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振弹性件为两个,所述固定螺杆件穿过面板的固定孔和两个减振弹性件后与牵引变流器柜体固定连接,一个所述减振弹性件挤压固定于面板和牵引变流器柜体之间,另一个所述减振弹性件挤压固定于固定螺杆件的螺栓头和面板之间,所述固定螺杆件穿过但不与面板的固定孔相接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两个以上用于固定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底部固定减振组件,每个所述底部固定减振组件均包括相配合的滑杆和滑轨,所述滑杆凸出固定于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底部,所述滑轨固定于牵引变流器柜体上,所述滑轨的两侧设有对称的轨道限位部用于将滑杆卡设于滑轨内滑动以使牵引变流器控制箱不发生垂直方向的位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杆和滑轨之间设有用于缓冲牵引变流器柜体振动的减振阻尼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杆和/或滑轨由高阻尼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用于机车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减振固定装置,通过设置带减振弹性件的面板固定减振组件,使得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面板和和牵引变流器柜体之间不再是刚性连接,而改成了弹性连接。减振弹性件能够很好的吸收、减缓牵引变流器柜体产生的振动,使得牵引变流器柜体产生的振动不会通过固定螺杆件直接传递到牵引变流器控制箱上。有效改善了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运行环境,降低了故障率。(2)本技术的用于机车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减振固定装置,通过设置与面板固定减振组件相配合的底部固定减振组件,使得牵引变流器控制箱不再是直接放置在支撑板上,在提高箱体稳定性的同时能衰减由支撑板传入的振动能量。同时,滑杆滑轨配合设计,一是便于在机车狭窄空间里实现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快速安装,具有较好的工程可实施性;二是能进一步提高控制箱稳定性,显著吸收、减缓牵引变流器柜体产生的振动,有效改善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运行环境。同时,这种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机车牵引变流器控制箱应用本技术的减振固定装置时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面板固定减振组件在应用实施例1中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面板固定减振组件在应用实施例2中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底部固定减振组件在应用实施例3中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底部固定减振组件在应用实施例4中的剖视示意图。图例说明:1、牵引变流器控制箱;11、面板;2、面板固定减振组件;21、固定螺杆件;211、首部螺杆;212、尾部螺杆;213、固定螺母;214、垫圈;22、减振弹性件;3、牵引变流器柜体;4、底部固定减振组件;41、滑杆;42、滑轨;421、轨道限位部;43、减振阻尼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机车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减振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安装于牵引变流器控制箱1的面板11上的面板固定减振组件2,面板11通过多个面板固定减振组件2与牵引变流器柜体3固定连接,每个面板固定减振组件2均包括一个固定螺杆件21和一个以上与固定螺杆件21相配合的减振弹性件22,固定螺杆件21分别穿过面板11和牵引变流器柜体3上的固定孔,至少一个减振弹性件22挤压固定于面板11和牵引变流器柜体3之间用于使面板11和牵引变流器柜体3弹性连接以减缓牵引变流器柜体3产生的振动。通过设置带减振弹性件22的面板固定减振组件2,使得牵引变流器控制箱1的面板11和和牵引变流器柜体3之间不再是刚性连接,而改成了弹性连接。当机车运行使牵引变流器柜体3产生振动时,减振弹性件22能够很好的吸收、减缓牵引变流器柜体3产生的振动,使得牵引变流器柜体3产生的振动不会通过固定螺杆件21直接传递到牵引变流器控制箱1上。有效改善了牵引变流器控制箱1的运行环境,降低了故障率。同时,这种面板固定减振组件2,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关于面板固定减振组件2,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以下两个优选的具体应用实施例:应用实施例1:如图2所示,固定螺杆件21包括用于与牵引变流器柜体3固定连接的首部螺杆211和用于与面板11固定连接的尾部螺杆212,首部螺杆211和尾部螺杆212分别固定于减振弹性件22的前后两侧用于将减振弹性件22挤压固定于面板11和牵引变流器柜体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螺杆件21被设计成两个看似相互独立的螺杆(其实两者并非独立,只是由于设计需要将两者通过中间的减振弹性件22连接在一起的,首部螺杆211和尾部螺杆212同属于一个固定螺杆件21),尾部螺杆212伸出面板11外的一端上设有相配合的固定螺母213,固定螺母213与面板11之间设有垫圈214。安装时,先将固定螺杆件21通过首部螺杆211固定于牵引变流器柜体3上,再将面板11通过固定孔套入尾部螺杆212上,然后套入垫圈214,再逐步拧紧固定螺母213直至将减振弹性件22挤压固定于面板11和牵引变流器柜体3之间。首部螺杆211和尾部螺杆212能够使面板11和牵引变流器柜体3之间固定连接,而挤压于两者中部的减振弹性件22又能够很好的吸收、减缓牵引变流器柜体3产生的振动,有效改善了牵引变流器控制箱1的运行环境,降低了故障率。在本实施例中,减振弹性件22由橡胶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由硅胶、减震棉等其他材料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车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减振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安装于牵引变流器控制箱(1)的面板(11)上的面板固定减振组件(2),所述面板(11)通过多个面板固定减振组件(2)与牵引变流器柜体(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面板固定减振组件(2)均包括一个固定螺杆件(21)和一个以上与固定螺杆件(21)相配合的减振弹性件(22),所述固定螺杆件(21)分别穿过面板(11)和牵引变流器柜体(3)上的固定孔,至少一个所述减振弹性件(22)挤压固定于面板(11)和牵引变流器柜体(3)之间用于使面板(11)和牵引变流器柜体(3)弹性连接以减缓牵引变流器柜体(3)产生的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车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减振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安装于牵引变流器控制箱(1)的面板(11)上的面板固定减振组件(2),所述面板(11)通过多个面板固定减振组件(2)与牵引变流器柜体(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面板固定减振组件(2)均包括一个固定螺杆件(21)和一个以上与固定螺杆件(21)相配合的减振弹性件(22),所述固定螺杆件(21)分别穿过面板(11)和牵引变流器柜体(3)上的固定孔,至少一个所述减振弹性件(22)挤压固定于面板(11)和牵引变流器柜体(3)之间用于使面板(11)和牵引变流器柜体(3)弹性连接以减缓牵引变流器柜体(3)产生的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车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减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杆件(21)包括用于与牵引变流器柜体(3)固定连接的首部螺杆(211)和用于与面板(11)固定连接的尾部螺杆(212),所述首部螺杆(211)和尾部螺杆(212)分别固定于减振弹性件(22)的前后两侧用于将减振弹性件(22)挤压固定于面板(11)和牵引变流器柜体(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车牵引变流器控制箱的减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螺杆(212)伸出面板(11)外的一端上设有相配合的固定螺母(213),所述固定螺母(213)与面板(11)之间设有垫圈(2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胜,丁杰,成正林,徐军,刘海涛,高首聪,徐绍龙,李碧钰,臧晓斌,张义,石东山,葛会军,宋森,贺冠强,刘勇,李自然,付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