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所述室内机本体的外周侧设置有呈圆环形的出风口(10),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出风分隔件,所述出风分隔件沿所述出风口(1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0)中。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室内机及空调器中,通过沿出风孔处可移动地设置出风分隔件,从而在保证360度出风的前提下,出风分隔件将圆环形的出风口分隔为多个出风口,防止形成封闭气幕,保证可靠换热。另外,由于出风分隔件将圆环形的出风口分隔为多个,从总体上减小了出风面积,在相同风量的情况下,能够增大出风速度,提升送风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为了提升送风范围,避免送风死区,现有技术中设计了一种具有360度出风的空调,该空调的外周侧设置有呈圆环形的出风口,其出风的方向为圆周的各个方向,从而保证了送风的范围。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由于该种空调的出风呈射流扩散,因而气流从空调的出风口出来后速度衰减较快,限定了送风的距离,气流难以吹送至地面,房间内的舒适性较差。同时,气流从出风口处出来后形成气幕,使房间内气流难以回流至回风口,因此回风口产生的负压只能吸入出风口处的气流,导致在制热时热气流难以吹送至地面,使得房间内制热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防止形成封闭气幕的室内机及空调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室内机本体的外周侧设置有呈圆环形的出风口,室内机还包括出风分隔件,出风分隔件沿出风口可移动地设置在出风口中。进一步地,室内机还包括驱动出风分隔件转动的驱动机构。进一步地,室内机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出风分隔件上的齿条和与齿条啮合的齿轮,其中,齿轮由驱动机构驱动。进一步地,出风分隔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风分隔件沿出风口外周均匀分布。进一步地,驱动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驱动结构分别驱动多个出风分隔件。进一步地,室内机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齿环和与齿环啮合的齿轮,其中,多个出风分隔件设置在齿环上,齿轮由驱动机构驱动。进一步地,室内机还包括设置在出风口处的弧形滑道,出风分隔件可嵌入弧形滑道,绕出风口圆形外周的圆心滑动。进一步地,出风分隔件为弧形滑块,室内机还包括设置在弧形滑块上引导出风的导风结构。进一步地,导风结构包括设置在弧形滑块上的导风面,相邻两个导风面与室内机本体围成壶口状出风口。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与室外机相连接的室内机,室内机为如上的室内机。在本技术的室内机及空调器中,通过沿出风孔处可移动地设置出风分隔件,从而在保证360度出风的前提下,出风分隔件将圆环形的出风口分隔为多个出风口,防止形成封闭气幕,保证可靠换热。另外,由于出风分隔件将圆环形的出风口分隔为多个,从总体上减小了出风面积,在相同风量的情况下,能够增大出风速度,提升送风距离。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室内机中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室内机中风道的半剖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里的出风分隔件与齿条装配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室内机中出风分隔件与齿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出风分隔件与齿环转配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中的标记为:10、出风口;30、弧形滑块;31、导风面;50、电机;61、齿条;62、齿轮;63、齿环;71、风叶;73、换热器;75、进气格栅;77、导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在室内机本体的外周侧设置有呈圆环形的出风口10,室内机还包括出风分隔件,出风分隔件沿出风口10可移动地设置在出风口10中。从而在本技术的室内机中,通过沿出风孔处可移动地设置出风分隔件,从而在保证360度出风的前提下,出风分隔件将圆环形的出风口10分隔为多个出风口10,防止形成封闭气幕,保证可靠换热。另外,由于出风分隔件将圆环形的出风口10分隔为多个,从总体上减小了出风面积,在相同风量的情况下,能够增大出风速度,提升送风距离。具体地,如图2所示,室内机还包括驱动出风分隔件转动的驱动机构,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具体为电机50,出风分隔件具体为与出风口10形状对应的弧形滑块30。电机50与弧形滑块30传动连接,以驱动弧形滑块30绕出风口10圆形外周的圆心旋转,扫过并部分的遮挡出风口10,一方面提高了出风速度,另一方面使出风的方向不断的变化,保证了出风的范围,同时由于弧形滑块30的分隔作用,防止封闭气幕的形成,保证了可靠换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室内机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具体包括设置在弧形滑块30上的齿条61和与齿条61啮合的齿轮62。齿轮62由电机50驱动,带动弧形滑块30上的齿条61运动,从而实现与齿条61固定连接的弧形滑块30的运动,此时弧形滑块30可在一个圆心角范围内往复的转动扫风。优选地,弧形滑块30的数量为多个,对应的电机50数量为多个,多个电机50驱动弧形滑块30独立滑动,从而可以分段扫风并形成多种不同的出风口10出风,可满足房间舒适性需求。多个弧形滑块30优选为沿出风口10外周均匀分布,以使出风口10的出风均匀。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室内机中的传动机构包括齿环63和与齿环63啮合的齿轮62,其中,多个弧形滑块30沿齿环63设置在齿环63上,优选地,弧形滑块30可以可以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齿环63上,也可以通过与齿环63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效果,多个弧形滑块30沿齿环63均匀分布。齿轮62由电机50驱动,带动齿环63转动,从而与齿环63固定连接的多个弧形滑块30可以同时绕出风口10圆形外周的圆心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优选地,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室内机还包括设置在出风口10处的弧形滑道,弧形滑块30嵌入弧形滑道,绕出风口10圆形外周的圆心滑动,整个运动可靠。优选地,室内机还包括设置在弧形滑块30上用于收缩气流的导风结构,导风结构用于对出风口10吹出的气流进行导向,使原有的向四周扩散的气流集中,避免从出风口10吹出的气流扩散,从而提高出风速度,进一步提高导风距离。具体地,导风结构包括设置在弧形滑块30上的导风面31,相邻两弧形滑块30之间的引导气流的导风面31与室内机本体配合形成类似壶口状的收缩口,扩散的气流在导风面31的导向作用下集中向一个方向吹送,送风的距离更远。可以理解的是,引导气流的导风面31之间也可以平行设置,同样具有防止气流四散,提高出风速度的效果。进一步参见图2,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气流的运动方向,根据本技术的室内机在回风口处还设置有引导回风的引流结构,具体为将气流引向风叶71的导流圈77。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技术室内机的工作过程:首先,室内机的主电机启动,带动室内机内部的风叶71旋转,通过导流圈77的引导,空气经过进气格栅75,进入空调内部;然后,风叶71将空气输送至换热器73,经过换热器73的换热使空气升温或降温,冷空气或者热空气流通经过保温泡沫和接水盘壁面组成的流道,吹送至出风口10处;最后,由设置在出风口10处绕出风口10圆形外周的圆心旋转的弧形滑块30不断扫过出风口10,经出风口10吹出的气流被弧形滑块30分割为多段,同时出风的范围和方向随弧形滑块30的滑动而不断变化,从而在保证360度出风的前提下,防止形成封闭气幕,保证可靠换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与室外机相连接的室内机,室内机为上述各实施例的室内机。从而本技术的空调器具有防止封闭气幕形成,送风范围广,送风距离远的优点。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所述室内机本体的外周侧设置有呈圆环形的出风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出风分隔件,所述出风分隔件沿所述出风口(1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0)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所述室内机本体的外周侧设置有呈圆环形的出风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出风分隔件,所述出风分隔件沿所述出风口(1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0)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驱动所述出风分隔件转动的驱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分隔件上的齿条(61)和与所述齿条(61)啮合的齿轮(62),其中,所述齿轮(62)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分隔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分隔件沿所述出风口(10)外周均匀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驱动结构分别驱动所述多个出风分隔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万东,彭勃,刘汉,梁志辉,李大伟,熊军,王启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