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吸顶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6526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吸顶天线,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底板;该底板上设有与底板相连的馈电片,该馈电片内设有引线孔;该底板上设有引线过孔,该引线过孔与引线孔相通;底板上还设有若干块呈片状结构的辐射振子,各辐射振子的底部相互交接;辐射振子与底板相互垂直并绕各辐射振子相交之处的中轴线对称均布在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生产成本低,具有天线保持宽频带、天线体积小、圆度指标好、天线互调指标更稳定、馈电薄片加工容易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天线,尤其是一种新型吸顶天线
技术介绍
吸顶天线是室内分布系统中用于信号覆盖的主要天线类型,其性能直接影响系统效率、通信质量和网络投资。吸顶天线一般由辐射体、馈线和接地板构成,其中,接地板与墙体相接,辐射体处在接地板的下方,馈线穿过接地板与辐射体相连。目前,传统吸顶天线大多为单椎体天线或者双椎体天线:单椎体天线的辐射振子一般由呈椎体结构的第一振子和呈柱状结构的第二振子组合而成,第一振子布置在金属底板的中心,第一振子的四周均匀分布3个短路片,该短路片的一段与第一振子直接相连,另一端则与金属底板直接连接,而馈电电缆外导体则通过馈电座固定在金属底板的中心,馈电电缆内导体则连接至第一振子的馈电中心;双锥体天线的辐射振子一般由呈椎体结构的上椎体振子与下椎体振子组合而成,馈电电缆外导体通过馈电座连接固定在下椎体振子的中心,馈电电缆内导体则连接至上椎体振子的馈电中心。上述两种天线的结构复杂,天线尺寸大,导致天线的加工难度高、生产成本高。此外,传统的吸顶天线,其同轴电缆外导体一般采用先与馈电座直接连接,再与底板或者下椎体振子固定连接的连接方式,而这种连接方式存在容易松动的缺陷,容易导致天线互调指标不稳定。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的吸顶天线,其加工工序复杂,馈电座成本偏高。为此,有必要研究一种体积更小,结构更简单的室内天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吸顶天线,该吸顶天线能有效实现天线小型化,并保持天线的宽频带、圆度指标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新型吸顶天线,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底板;特别的,该底板上设有与底板相连的馈电片,该馈电片内设有引线孔;该底板上设有引线过孔,该引线过孔与引线孔相通;底板上还设有若干块呈片状结构的辐射振子,各辐射振子的底部相互交接;辐射振子与底板相互垂直并绕各辐射振子相交之处的中轴线对称均布在底板上。本技术的原理如下:同轴电缆经底板上的引线过孔穿入天线内。同轴电缆外导体经引线孔直接与馈电片相连,同轴电缆内导体直接与各辐射振子相连,避免同轴电缆外导体与底板直接连接,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天线互调的稳定性。馈电片可以呈片状结构,或者呈台阶状结构,或者呈曲面结构。馈电片的外轮廓可以呈圆形、方形、多边形。与现有的呈柱状结构的馈电座相比,本馈电片的加工更为简单、生产成本更低,能有效提高天线的生产效率,并改善了天线互调的稳定性。本吸顶天线的辐射振子直接采用片状结构,大大简化了辐射振子的结构,从而降低天线的加工难度。辐射振子的数量可以是2~6个,各辐射振子与底板相互垂直,各辐射振子相互交接并绕各辐射振子相交之处的中轴线对称均布在底板上,有效保证了天线的全向辐射功能,方向图圆度更好。为有效减少天线的体积,进一步简化天线的结构,辐射振子可包括连接部、振子部与短接部;各辐射振子的连接部相互交接(交接的方式包括直接连接或者耦合连接);振子部垂直于底板,振子部的底部与连接部相连,各辐射振子的振子部可以相互交接,也可以相互分离;短接部的一端与振子部相连,另一端与底板相连。短接部可以与振子部的任意位置连接;短接部与振子部可以是共面连接,也可是是相交连接,短接部与振子部之间的夹角θ优选在60°~180°范围内。短接部的使用可有效减小天线体积,使天线在低频段也可匹配工作,增加天线带宽。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生产成本低,具有天线保持宽频带、天线体积小、圆度指标好、天线互调指标更稳定、馈电薄片加工容易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吸顶天线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底板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馈电片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辐射振子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吸顶天线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中吸顶天线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4中吸顶天线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馈电片;3-辐射振子;4-引线过孔;5-引线孔;6-连接部;7-振子部;8-短接部;9-第一连接边缘;10-第二连接边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4所示的吸顶天线,该吸顶天线包括外罩、底板1、馈电片2和3块辐射振子3。底板1由金属制成,底板1呈圆柱状,底板1的中心设有供同轴电缆穿过的引线过孔4。馈电片2则安装在底板1的中心,与底板1相连。本实施例1中,该馈电片2为台阶状结构,馈电片2的外轮廓呈圆形,馈电片2的中心设有引线孔5,该引线孔5与底板1上的引线过孔4相通。如图4所示,底板1上设有3块呈片状结构的辐射振子3,3块辐射振子3均处在底板1与外罩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本实施例1中,辐射振子3由连接部6、振子部7和短接部8构成。3块辐射振子3的连接部6相互交接,3块辐射振子3绕各连接部6相互交接之处的中轴线中心对称分布,各辐射振子3之间的夹角为120°。同轴电缆经引线过孔4穿入天线内,同轴电缆外导体经引线孔5直接与馈电片2相连,同轴电缆内导体连接在连接部6上,直接与各辐射振子3相连。因本辐射振子3的厚度较小,直接在各连接部6相互交接之处加工接线孔的加工难度大,为降低天线的加工难度,同轴电缆内导体与辐射振子3的连接部6相连时,可直接连接在任一辐射振子3的连接部6上,稍微偏离各连接部6相互交接之处的中轴线。本实施例1中,连接部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边缘9与第二连接边缘10,沿各连接部6相互交接之处至连接部6与振子部7交接之处的方向,该第一连接边缘9与第二连接边缘10的间距呈逐渐缩小的渐变趋势,使辐射振子3可有效调整阻抗匹配。本实施例1中,振子部7垂直于底板1,振子部7的底部与连接部6相连,各辐射振子3的振子部7互不相连,相互分离。振子部7的外轮廓呈刀片状,如图所示,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振子部7的顶部可以设计为折弯结构,从而进一步减小天线的体积与高度。本实施例1中,短接部8与振子部7的底部相交连接。短接部8与振子部7之间的夹角θ为90°。短接部8的一端与振子部7直接相连,另一端与底板1直接相连。短接部8的使用可有效减小天线体积,使天线在低频段也可匹配工作,增加天线带宽。本吸顶天线采用3个呈片状结构的辐射振子3相交组合而成,3个辐射振子3在结构上呈中心对称分布,天线不仅结构简单、尺寸小,还保证了天线频带宽、方向图圆度好;本吸顶天线中,馈电片2成本更低、加工更便利,同轴电缆外导体与馈电片2直接连接,改善了天线互调的稳定性。实施例2: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2中,短接部8与振子部7的底部共面连接,即短接部8与振子部7之间的夹角θ为180°。实施例3: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3中,辐射振子3的数量为4个,4块辐射振子3的连接部6相互交接,4块辐射振子3绕各连接部6相互交接之处的中轴线中心对称分布,各辐射振子3之间的夹角为90°。实施例4:本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4中,辐射振子3的数量为5个,5块辐射振子3的连接部6相互交接,5块辐射振子3绕各连接部6相互交接之处的中轴线中心对称分布,各辐射振子3之间的夹角为72°。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吸顶天线

【技术保护点】
新型吸顶天线,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设有与底板相连的馈电片,所述馈电片内设有引线孔;所述底板上设有引线过孔,所述引线过孔与引线孔相通;所述底板上还设有若干块呈片状结构的辐射振子,各辐射振子的底部相互交接;所述辐射振子与底板相互垂直并绕各辐射振子相交之处的中轴线对称均布在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25 CN 20162007073221.新型吸顶天线,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设有与底板相连的馈电片,所述馈电片内设有引线孔;所述底板上设有引线过孔,所述引线过孔与引线孔相通;所述底板上还设有若干块呈片状结构的辐射振子,各辐射振子的底部相互交接;所述辐射振子与底板相互垂直并绕各辐射振子相交之处的中轴线对称均布在底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顶天线,其特征是:所述馈电片呈片状结构或者呈台阶状结构或者呈曲面结构;所述馈电片的外轮廓呈圆形或多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顶天线,其特征是:所述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洪振刘东峰孙耀志朱彬彬陆毅华游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粤海信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