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系统以及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06078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7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绑带部;以及振动发生部,与上述绑带部结合,上述绑带部,包括:通信部,通过预先设定的通信方式接收第1信号;控制部,确定由上述通信部提供的上述第1信号的放大程度,并以所确定的放大程度为基础生成第2信号,上述振动发生部,接收由上述控制部提供的上述第2信号并产生于上述第2信号对应的振动,上述控制部,以包含使用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手指长度以及手腕到指尖的长度中至少一项的使用者信息为基础,确定上述第1信号的放大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系统以及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近来随着移动设备(Mobile device)相关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Smart phone)以及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等装置正在实现大众化。可穿戴设备能够佩戴于使用者的身体,通过与智能手机等的通信实现数据的传输。但是,智能手机(Smart phone)具有在公共场所等的通话受限以及个人信息安全(Privacy)等问题。此外在周边噪音较强时难以顺利进行通话,而为了改善通话质量需要配备如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等独立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改善通话音质的同时解决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系统以及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此外,还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以使用者信息为基础决定信号的放大程度从而为使用者提供最佳音质的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系统以及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此外,还提供一种通过将所有结构要素配置于绑带部以及与其结合的振动发生部中而省略主体部,从而提升使用者便利性的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系统以及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适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在改善通话音质的同时解决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此外,能够通过以使用者信息为基础决定信号的放大程度从而为使用者提供最佳音质。此外,通过将所有结构要素配置于绑带部以及与其结合的振动发生部中而省略主体部,从而提升使用者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适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简要图示块图。图2是适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外部示意图。图3是适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适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被佩戴于使用者身体中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绑带部的详细块图。图6是适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示意图。图7是适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顺序图。图8是确定第1信号放大强度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是按照图8所示的确定放大强度的一实施例对信号进行放大的方法示意图。图10是按照图8所示的确定放大强度的一实施例对信号进行放大的方法顺序图。图11是确定第1信号放大强度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2是确定第1信号放大强度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3至图18是绑带部与振动发生部之间的结合关系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9是适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驱动方法示意图。图20是适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系统示意图。图21是适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系统示意图。图22是确定图21所示的第1信号放大强度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0:可穿戴设备20:无线通信装置100:绑带部110:控制部120:通信部130:电源部140:声音输入输出部150:动作识别部160:振动检测部170:内存部200:振动发生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以及实现方法将通过结合附图后续详细说明的实施例得到进一步明确。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述说明的实施例,而是能够以多种形态实现。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为了使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更加完全,并向具有本专利技术所属
之一般知识的人员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应由权利要求书中的内容确定。为了对各种结构要素进行说明使用了如第1、第2等术语,但这些术语并不是对这些结构要素的限制,只适用于对一个结构要素与另一个结构要素进行区别。因此,下述内容中的第1结构要素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范围内也可以为第2结构要素。在整个说明书中,当记载为某个部分“包含”某个结构要素时,除了有特别明确的相反记载的情况之外,并不是代表排除其他结构要素而是能够包含其他结构要素。此外说明书中所记载的“…部”、“模块”等术语代表用于处理一种功能或动作的单元,可通过硬件或软件以及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实现。下面,结合附图对适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适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简要图示块图。如图1所示,适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10,可包括绑带部100以及振动发生部200。绑带部100可通过预先设定的通信方式接收第1信号S1并确定第1信号S1的放大程度。第1信号S1可以为声音信号。绑带部100可根据所确定的放大程度对第1信号S1进行放大,从而生成第2信号S2。接下来,绑带部100可将所生成的第2信号S2提供至振动发生部200。振动发生部200可接收由绑带部100提供的第2信号S2并生成与第2信号S2对应的振动。更详细地说,绑带部100可通过预先设定的通信方式接收由外部提供的第1信号S1。其中用于提供第1信号S1的外部可包括能够与适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10进行通信的所有设备,并不对其作出限定。例如,可以为智能手机(Smart phone)或平板电脑(Tablet pc)等移动设备(Mobile device),或服务器(Server)或其他可穿戴设备。振动发生部200可生成与第2信号S2对应的振动。借此,振动发生部200可将所生成的振动提供至与振动发生部200直接接触的部分,如使用者的身体。下面,结合附图2对其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图2是适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外部示意图。图3是适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及图3所示,适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10可佩戴于使用者的身体。绑带部100可以为按照使用者所佩戴部位的形状以流线型弯曲的形状。例如,绑带部100可佩戴于使用者的手腕部位,而此时的绑带部100可以为按照使用者的手腕形状以流线型弯曲的形状。作为绑带部100的一实施例,可包括金属(Metal)、纺织品(Textile)、皮革(Leather)、橡胶(Rubber)、合成纤维(Synthetic fiber)、木材(Wood)、陶瓷(Ceramic)或塑料(Plastic)等材质。此外,绑带部100可采取多种材质堆叠形成的多层结构形态。绑带部100可包括日常与使用者的身体直接接触的部分一面和与其相对应的另一面。其中与使用者的身体直接接触的部分是指,振动发生部200所生成的振动被施加到使用者身体中的部分。因此,振动发生部200可将所生成的振动提供至绑带部100的一面方向。此外,振动发生部200可与绑带部100相互结合。其中关于与绑带部100的结合形态,将结合图13至图15后续详细说明。绑带部100可包括控制部110、通信部120、电源部130以及声音输入输出部140。如图2所示,声音输入输出部140可暴露于绑带部100的一面,用于向外部提供声音或接收由外部提供的声音。如图3所示,控制部110、通信部120以及电源部130可配置于绑带部100的内部。因此在从外部观察绑带部100时,可观察到声音输入输出部140,但无法观察到控制部110、通信部120以及电源部130。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声音输入输出部140也可配置于绑带部100的内部。此外图2及图3中所示的各结构在绑带部100内部的各种配置关系仅为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中各结构的位置并不局限于图2及图3所示。绑带部100可包括结合部180,配置于长度方向上的一侧或与其相对应的另一侧中的至少一处。结合部180可使绑带部100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相互结合。借此,可将可穿戴设备10佩戴于使用者的身体或从之取下。结合部180可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绑带部;以及振动发生部,与上述绑带部结合,上述绑带部,包括:通信部,通过预先设定的通信方式接收第1信号;控制部,确定由上述通信部提供的上述第1信号的放大程度,并以所确定的放大程度为基础生成第2信号,上述振动发生部,接收由上述控制部提供的上述第2信号并产生于上述第2信号对应的振动,上述控制部,以包含使用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手指长度以及手腕到指尖的长度中至少一项的使用者信息为基础,确定上述第1信号的放大程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1.24 KR 10-2015-0164761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绑带部;以及振动发生部,与上述绑带部结合,上述绑带部,包括:通信部,通过预先设定的通信方式接收第1信号;控制部,确定由上述通信部提供的上述第1信号的放大程度,并以所确定的放大程度为基础生成第2信号,上述振动发生部,接收由上述控制部提供的上述第2信号并产生于上述第2信号对应的振动,上述控制部,以包含使用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手指长度以及手腕到指尖的长度中至少一项的使用者信息为基础,确定上述第1信号的放大程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变换部,对上述第1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放大部,以上述使用者信息为基础获取增益值(Gain),并将上述增益值插入到上述经过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第1信号中,从而生成第3信号;以及第2变换部,通过对上述第3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反变换(Re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生成上述第2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存部,用于保存上述使用者信息,上述放大部是以保存在上述内存部中的放大程度为基础,获取上述增益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绑带部,还包括:声音输入输出部,用于从外部接收声音输入或向外部提供声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绑带部,还包括:振动检测部,用于对外部振动进行检测;上述控制部以通过上述声音输入输出部输入的声音以及通过上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到的振动为基础,设定上述使用者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绑带部,还包括:动作识别部,以使用者的动作(Motion)为基础生成第1及第2动作信息中的一种,并将上述第1及第2动作信息中所生成的信息提供至上述控制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在接收到上述第1动作信息时向上述振动发生部提供上述第2信号,而在接收到上述第2动作信息时向上述声音输入输出部提供上述第2信号,上述声音输入输出部,从上述控制部接收所提供的上述第2信号并将与上述第2信号对应的声音输出至外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绑带部,包括:与使用者的身体接触的一面以及预期相对应的另一面,上述振动发生部裸露于上述绑带部的一面,向上述所接触的使用者身体提供振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发生部,还包括:配置于上述绑带部的另一面方向的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于上述绑带部和上述振动发生部之间的结合用部件,上述振动发生部通过上述结合用部件与上述绑带部结合。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用部件,包括:具有弹性的多个支撑部。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用部件,包括:避免上述振动发生部所产生的振动被传递到上述绑带部中的缓冲部。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先设定的通信方式,包括:无线网络(Wi-fi)、蓝牙(Bluetooth)、紫峰(Zigbee)、全球定位系统(GPS)、蜂窝通信(LTE、LTE-A、CDMA、WCDMA、UMTS、Wibr、GsSM)以及近场通信(NFC)。14.一种可穿戴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穿戴设备,佩戴于使用者的身体;以及无线通信装置,向上述可穿戴设备提供第1信号,上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绑带部,确定上述第1信号的放大程度并以所确定的放大程度为基础生成第2信号;以及振动发生部,与上述绑带部结合,接收所提供的上述第2信号并向使用者的身体提供与上述第2信号对应的振动,上述绑带部,以包含使用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手指长度以及手腕到指尖的长度中至少一项的使用者信息为基础,确定上述第1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铉哲尹泰贤全炳龙
申请(专利权)人:创新组曲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