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5976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7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题目是刀具。一种刀具包括一刀体、一本体以及一连接部。刀体具有一刀刃部。本体具有一槽部及一开口部。开口部连通槽部。连接部连接刀体及本体。刀刃部至少部分外露于开口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刀具,特别关于一种兼具切割及刨削功能的刀具。
技术介绍
早期各类手持工具大多数为单一功能的设计,但要完成一件工作往往要执行许多步骤,而各个步骤需要不同功能的工具方能完成。因此为了要完成一件工作需要往往需要同时携带不同功能的各式工具,收纳时也需要额外的空间。如此一来,不仅会增加使用者的负担,同时也使使用者花费更多时间来寻找或拿取适合的工具。另外,当所使用的工具于使用中可能存在安全疑虑时,尤以刀具为例,若无适当防护措施或收纳方式,则可能进一步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举例而言,一般在切削及处理水果或蔬菜时,针对不同的水果及蔬菜,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苹果、水梨之类的水果需要先刨除或削除外皮,再以水果刀分切。由于习知刀具往往只适合用于单一用途,例如常见的水果刀仅适合分切的用途而不适合用于削除果皮,而刨刀仅适合刨除果皮而无法用来分切。一般家庭通常需要就其实际需求而分别准备及购买水果刀以及刨刀;且于实际使用时,还需要逐一拿取,造成收纳与选用的不便,尤其是外出时,还会造成携带上极大的不便。换言之,仅具备单一功能的手持刀具,会造成金钱与空间上的浪费,造成使用者诸多的不便,反而降低其实用性。虽目前已发展出同时具备两种以上功能的刀具,然以现有的产品及设计而言,仍存在体积过大及使用不便的问题,其实用性仍属不足。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兼具切割及刨削功能的刀具,并以特殊的设计,在复合功能的基础下,节省整体收纳空间,以提升使用及携带上的便利性,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兼具切割及刨削功能的刀具,并以特殊的设计,在能够提供复合功能的基础下,节省整体收纳空间,以提升使用及携带上的便利性。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刀具包括一刀体、一本体以及一连接部。刀体具有一刀刃部。本体具有一槽部及一开口部。开口部连通槽部。连接部连接刀体及本体。刀刃部至少部分外露于开口部。在一实施例中,本体具有一挡部。挡部位于开口部的范围内。在一实施例中,刀体容置于槽部时,刀刃部与挡部间具有一间隙。在一实施例中,刀体容置于槽部时,刀具为一刨刀。在一实施例中,刀刃部与槽部设置于连接部的相对二侧。在一实施例中,连接部设置于本体靠近刀体的一端。连接部具有至少一凸部。刀体具有复数连续设置的卡合部。凸部卡掣于卡合部内。在一实施例中,连接部设置于本体靠近刀体的一端。刀体具有至少一凸部。连接部具有复数连续设置的卡合部。凸部卡掣于卡合部内。在一实施例中,连接部设置于刀体靠近本体的一端。连接部具有至少一凸部。本体具有复数连续设置的卡合部。凸部卡掣于卡合部内。在一实施例中,连接部设置于刀体靠近本体的一端。本体具有至少一凸部。连接部具有复数连续设置的卡合部。凸部卡掣于卡合部内。在一实施例中,本体具有二本体单元。本体单元相互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刀体具有一刀背。刀体容置于槽部时,刀背至少部分外露于槽部。在一实施例中,刀背具有一凹陷部。承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刀具依据其所包含的刀体、本体、及连接部的结构,以及于本体上形成一容置刀体的槽部以及开口部,使得当刀体收纳于本体内时,刀体的刀刃部可至少部分外露于开口部。透过此结构设计,使得刀体在未收纳于本体时,可应用为一般切割用途的刀具,而当刀体收纳于本体时,则可透过将欲切削的物体顶抵于开口部及刀刃部,以利用刀刃部进行表面的刨削。本专利技术的刀具能够在单一对象的结构下,透过开口部的设置,使其兼具切割刀及刨刀的双重功能,以避免携带双
重工具的麻烦,进而提供使用者绝佳的应用性及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刀具的外观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的刀具的收纳状态示意图。图1C为图1A所示的刀具的分解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刀具的外观示意图。图2B为图2A所示的刀具的收纳状态示意图。图2C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刀具的外观示意图。图3A为应用图2A所示的刀具的展开状态的操作示意图。图3B为应用图2A所示的刀具的收纳状态的操作示意图。图4A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刀具的截面部分分解示意图。图4B及图4C为图4A所示的刀具的截面示意图。图5A至图5C分别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不同态样的刀具的截面部分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刀具,其中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刀具的外观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的刀具的收纳状态示意图,图1C为图1A所示的刀具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A至图1C所示,刀具K包含一刀体1、一本体2及一连接部3。连接部3在本实施例以凸轴为例。刀体1具有一刀刃部11及一刀背12。本实施例的本体2是由二本体单元20、21组成,而连接部3则穿设于刀体1靠近本体2的一侧,且连接部3的二端分别固设于二本体单元20、21,以使得刀体1可转动地夹设(即枢设)于本体2的二本体单元20、21之间。当然,本体2并不限制于由二本体单元20、21所组成,于实际应用时,可依据制程及实际使用的考虑,将本体的结构设计为仅由单一部件所组成,或由三个以上的本体单元组合而成,本专利技术于此不限。同样请参酌图1A至图1C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体2具有一槽部22及一开口部23。槽部22为形成于本体2一边缘的长条形凹槽结构,而开口部23为形成于本体单元20、21的一开口状结构。详细而言,槽部22实际上为本体单元20、21之间的缝隙。当以整体观之时,由于本实施例的槽部22与开口部23是实质上位于本体2的相对侧。然关于刀具的外观并非本专利技术限制性者。于其它实施例中,刀具亦可设计为具有流线型的弧状构型,如图2A、图2B及图2C所示的刀具K1,以便于使用者抓握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请再参考图1A至图1C所示,槽部22于收纳时是用以容置刀体1,亦即槽部22的宽度略大于刀体1的厚度,使刀体1可收纳于槽部22以呈现如图1B的收纳状态。详细而言,收纳时,刀体1以图面上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槽部22进入开口部23。于此收纳过程中,刀体1是至少部分容置于槽部22。其中,本体2具有一设置于本体单元20或本体单元21的挡止单元24(本实施例以设置于本体单元21为例),而刀体1则具有一可容置并卡掣所述挡止单元24的卡掣部13。由于本实施例的挡止单元24是藉由一弹性组件241设置于本体单元21。因此,当刀体1沿上述的收纳方向往槽部22转动时,将先挤压挡止单元24使弹性组件241的发生形变压缩。当刀体1旋转收纳至槽部22时,卡掣部13将处于对应挡止单元24的位置,使原本收到压缩的弹性组件241可因弹性恢复力而推动挡止单元24使其移动并卡掣入刀体1的卡掣部13内,达到使刀体1不易自槽部22脱出,也同时达成挡止刀体1进一步往开口部23方向转动的效果。进一步而言,当刀体1收纳至槽部22时,刀体1的刀刃部11将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开口部23,此时刀具K即为一刨刀。在此所称的“刨刀”一词是指,当刀具K于刨刀状态下,其是适用于除去物体的表皮,但几乎无法做为切割的用途。详细而言,于本实施例中,本体2还具有一形成于其一边缘的挡部25。然挡部25的位置非绝对限制性者,挡部25可形成于二本体单元20、21其中之一,或同时设置于二本体单元20、21。挡部25是以位于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刀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刀具,包括:一刀体,具有一刀刃部;一本体,具有:一槽部;及一开口部,所述开口部连通所述槽部;以及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刀体及所述本体,其中,所述刀刃部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开口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8.22 TW 1031291031.一种刀具,包括:一刀体,具有一刀刃部;一本体,具有:一槽部;及一开口部,所述开口部连通所述槽部;以及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刀体及所述本体,其中,所述刀刃部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开口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本体具有一挡部,所述挡部位于所述开口部的范围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刀体容置于所述槽部时,所述刀刃与所述挡部间具有一间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刀体容置于所述槽部时,所述刀具为一刨刀。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刀刃部与所述槽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二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刀体的一端,所述连接部具有至少一凸部,所述刀体具有复数连续设置的卡合部,所述凸部卡掣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琦周婕妤张家诚
申请(专利权)人:南台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