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猴头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该培养基是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麸皮、杂木屑、竹叶、可溶性淀粉、壳聚糖、牡蛎粉、蟹壳粉、柠檬酸、植酸、PVP,菜籽油,预处理麻黄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培养基营养全面,出菇时间短,同时将牡蛎、蟹壳等变废为宝,减少了大量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提高猴头菇总产量;该培养基能够有效的抑制杂菌、霉菌的生长,提高猴头菇品质,菌丝长速快,采收的猴头菇大小均匀,毛多细长,形状规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猴头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猴头菇是一类既有食用价值又有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猴头子实体呈球形,上面布满像头发一样针状菌刺,又称菌发。猴头菇营养丰富含有16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肉嫩味香,鲜美可口野生猴头菇的资源稀少,产量极微,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且受气候条件约束。现有的猴头菇培养基,前期出菇时间长,后期采摘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整体偏差,残菇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培养基后期养分不足,前期出菇时间长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猴头菇培养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猴头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猴头菇培养基,通过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麸皮10-12份、杂木屑35-38份、竹叶5-8份、可溶性淀粉8-10份、壳聚糖6-8份、牡蛎粉3-5份、蟹壳粉3-5份、柠檬酸0.3-0.36份、植酸0.1-0.2份、PVP0.2-0.3份,菜籽油2-3份,预处理麻黄粉2-3份。进一步的,所述预处理麻黄粉采用的预处理方法为:将50-60目的麻黄粉按照料液比1g:5mL加入乙醇,搅拌均匀后升温至55-60℃,保温搅拌50min,真空下待乙醇挥发完全后即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猴头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牡蛎粉和蟹壳粉混合均匀后,加入柠檬酸及植酸,向混合原料中加入少量水,搅拌40min,然后加入预处理麻黄粉,升温至36-38℃,保温搅拌2h,得混合粉备用;(2)将新鲜的竹叶打碎,然后加入麸皮、杂木屑、可溶性淀粉、壳聚糖、混合粉及PVP和菜籽油,搅拌均匀后加入营养液调节原料含水量为55-60%,静置6-8h,搅拌均匀后即得。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水同混合原料的质量比为1:1。进一步的,所述营养液为每1000ml水中加入瓜尔豆胶5g、维生素B23g及亚硒酸钠0.06mg。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培养基,首先通过将牡蛎粉及蟹壳粉进行处理,能够中和其中部分的碳酸钙,同时,转变为更易吸收的柠檬酸钙、植酸钙等可溶性钙盐,加强生物转化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营养液,通过静置后能够使得杂木屑吸收,在后期的猴头菇培养过程中,随着木屑的慢慢消耗,释放出更多的营养成分,从而延长原料的使用时间,提高后期猴头菇的品质,促进猴头菇的生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培养基营养全面,出菇时间短,同时将牡蛎、蟹壳等变废为宝,减少了大量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提高猴头菇总产量;(2)该培养基能够有效的抑制杂菌、霉菌的生长,提高猴头菇品质,菌丝长速快,采收的猴头菇大小均匀,毛多细长,形状规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明白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实施例1一种猴头菇培养基,通过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麸皮12份、杂木屑36份、竹叶8份、可溶性淀粉8份、壳聚糖7份、牡蛎粉3份、蟹壳粉4份、柠檬酸0.3份、植酸0.2份、PVP0.3份,菜籽油2份,预处理麻黄粉2份;所述预处理麻黄粉采用的预处理方法为:将过筛后的50-60目的麻黄粉按照料液比1g:5mL加入乙醇,搅拌均匀后升温至55-60℃,保温搅拌50min,真空下待乙醇挥发完全后即得,若有结块则捣碎即可。该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牡蛎粉和蟹壳粉混合均匀后,加入柠檬酸及植酸,向混合原料中加入质量比为1:1的水,搅拌40min,然后加入预处理麻黄粉,升温至36-38℃,保温搅拌2h,得混合粉备用;(2)将新鲜的竹叶打碎,然后加入麸皮、杂木屑、可溶性淀粉、壳聚糖、混合粉及PVP和菜籽油,搅拌均匀后加入营养液调节原料含水量为55%,静置6h,搅拌均匀后即得;所述营养液为每1000ml水中加入瓜尔豆胶5g、维生素B23g及亚硒酸钠0.06mg。实施例2一种猴头菇培养基,通过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麸皮10份、杂木屑35份、竹叶6份、可溶性淀粉9份、壳聚糖8份、牡蛎粉3份、蟹壳粉5份、柠檬酸0.36份、植酸0.1份、PVP0.2份,菜籽油3份,预处理麻黄粉3份。该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牡蛎粉和蟹壳粉混合均匀后,加入柠檬酸及植酸,向混合原料中加入质量比为1:1的水,搅拌40min,然后加入预处理麻黄粉,升温至36-38℃,保温搅拌2h,得混合粉备用;(2)将新鲜的竹叶打碎,然后加入麸皮、杂木屑、可溶性淀粉、壳聚糖、混合粉及PVP和菜籽油,搅拌均匀后加入营养液(营养液组成同实施例1)调节原料含水量为60%,静置8h,搅拌均匀后即得。实施例3一种猴头菇培养基,通过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麸皮11份、杂木屑38份、竹叶5份、可溶性淀粉10份、壳聚糖6份、牡蛎粉5份、蟹壳粉3份、柠檬酸0.36份、植酸0.2份、PVP0.2份,菜籽油3份,预处理麻黄粉3份。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对比例1一种猴头菇培养基,通过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麸皮12份、杂木屑36份、竹叶8份、可溶性淀粉8份、壳聚糖7份、牡蛎粉3份、蟹壳粉4份、PVP0.3份,菜籽油2份;该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新鲜的竹叶打碎,然后加入其他原料,搅拌均匀后加入水调节原料含水量为55%,静置6h,搅拌均匀后即得。对比例2一种猴头菇培养基,原料组成为苎麻麻骨39%、棉籽壳39%、麸皮21%及石膏1%。效果实施例:1、将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的培养基接种后,从菌丝体覆盖菌袋接种平面开始至第22d菌丝体的生长速度进行统计,每2d测量一次,具体结果见表1。表12、将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的培养基接种猴头菇菌种,接种量相同,日常管理及温湿度控制均相同,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基为市售或传统的猴头菇培养基,将出菇时间、子实体重量及采摘茬数,具体结果见表2。表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的猴头菇的出菇时间较对比例及对照组的提前6-8d。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3提供的培养基最后一潮采摘后,发现采摘的猴头菇大小均匀、色泽艳黄、质嫩肉厚,菇体完整,毛多细长,呈椭圆形或圆形,95%以上的为一级品,而对比例和市售的猴头菇培养基最后一潮采摘的猴头菇残缺不全、形状不完整的残菇率高达18.3%以上,完整的竹荪大小均匀度差且毛粗而长次之。4、将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培养基在山东省济宁市进行试验应用,播种,日常管理后当年猴头菇产量同比增加了19%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猴头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麸皮10‑12份、杂木屑35‑38份、竹叶5‑8份、可溶性淀粉8‑10份、壳聚糖6‑8份、牡蛎粉3‑5份、蟹壳粉3‑5份、柠檬酸0.3‑0.36份、植酸0.1‑0.2份、PVP0.2‑0.3份,菜籽油2‑3份,预处理麻黄粉2‑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猴头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麸皮10-12份、杂木屑35-38份、竹叶5-8份、可溶性淀粉8-10份、壳聚糖6-8份、牡蛎粉3-5份、蟹壳粉3-5份、柠檬酸0.3-0.36份、植酸0.1-0.2份、PVP0.2-0.3份,菜籽油2-3份,预处理麻黄粉2-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麻黄粉采用的预处理方法为:将50-60目的麻黄粉按照料液比1g:5mL加入乙醇,搅拌均匀后升温至55-60℃,保温搅拌50min,真空下待乙醇挥发完全后即得。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猴头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博,任鹏飞,李召义,刘孝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创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