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仁火专利>正文

用于地震发生时的救生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5128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5 10:30
一种用于地震发生时的救生床,它包括触发器与床体,床体空腔内平着置放床垫,床体靠板上部分别设置滑轮与锁扣,且锁扣与滑轮下面的床体靠板两边分别设置推力弹簧,床体靠板下部居中段由铐连接对应处的折叠盖板一侧,在床体空腔内的后面底部一头安置弹力卷绳器,弹力卷绳器卷住拉绳的一头,拉绳的另一头绕过床体靠板上部的滑轮,并往外延伸,延伸出去的拉绳末端固定后面一块折叠盖板摊开的表面外侧挂环,且每个外齿轮头与双齿轮头的齿牙均分别嵌入对应的外链条齿孔内,触发器由钢丝拉线连接床体空腔内后部下面的弹力卷绳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床,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震发生时的救生床
技术介绍
地震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之一,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专门用于地震发生时的救生装置,靠防震部门的预测是现如今的唯一科学手段,现有的科技手段仍不能在地震来临之前对震区准确的预测,那么,逃生与自救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国内外,因地震带来的特大损失案例不胜枚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地震发生时在逃生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地震发生时的救生床,该救生床的触发器采用地震仪的原理构置,其可在地震来临的第一时间打开床体内的救生装置,并自动将床床垫及躺着的人降至床体空腔底部隐藏,再由折叠式的钢制叠盖板自动封盖。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触发器与床体,床体四周侧板分两层,床体侧板的外层为面板,外层面板的前侧设置一个出口,床体侧板的里层为主板,主板由优质钢材构置,且四侧主板对应处的壁体挖成空区,床体空腔内平着置放床垫,床体靠板上部分别设置滑轮与锁扣,且锁扣与滑轮下面的床体靠板两边分别设置推力弹簧,床体靠板下部居中段由铐连接对应处的折叠盖板一侧,折叠盖板分两块,两块折叠盖板对应的一侧由铐连接,每块折叠盖板由优质钢材构置,其中,后面一块折叠盖板摊开后的表面均匀设置弹簧,后面一块折叠盖板摊开后的表面外侧分别设置锁键与挂环,在床体空腔内的后面底部一头安置弹力卷绳器,弹力卷绳器卷住拉绳的一头,拉绳的另一头绕过床体靠板上部的滑轮,并往外延伸,延伸出去的拉绳末端固定后面一块折叠盖板摊开的表面外 侧挂环;床体一侧主板外面的两头分别挖穿小圆洞,双齿轮头、外齿轮头与转头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小圆洞内,注意的是,双齿轮头为两个齿轮重叠在一起,双齿轮头分内外两个齿轮,外链条呈环形状分别绕住对应的外齿轮头及双齿轮头,且每个外齿轮头与双齿轮头的齿牙均分别嵌入对应的外链条齿孔内,其中,床体主板一侧外面两头竖着摊开的外链条上分别设置一个小转头,且每个小转头里侧分别焊接连接杆一头,每个连接杆另一头分别穿过对应处床体主板的小圆洞,并分别固定床体空腔内对应处的床垫,转头一侧焊接拨杆的下部末端,拨杆另一头往上延伸,延伸上去的拨杆另一头末端呈活动状嵌入对应处双齿轮头的外面一个齿轮缝里,注意的是,床体空腔内一侧主板后面下部有上下两个小圆洞,且上下对齐的两个小圆洞内分别藏着转头与外齿轮头后部,对着这两个小圆洞,并在对应的另一个主板相同处分别挖上下两个小圆洞,且两个小圆洞内分别设置一个转筒,上一个轴杆一头末端焊接对应处小圆洞内的外齿轮头后端,下一个轴杆一头末端焊接对应处小圆洞内的转头后端,两个轴杆另一头分别嵌入床体另一侧主板的转筒内;床体空腔内对应的两个主板两头分别设置一组内齿轮头,且每组内齿轮头均是上下对齐隔开,这两组内齿轮头分别由内链条绕住,并由内齿轮头的齿牙与内链条的齿缝嵌入衔接,床体空腔内对应的两个主板中间分别设置一组带盘,且每组带盘分别由皮带绕住;触发器为上下两个圆柱形,触发器上部的圆柱形大于下部圆柱形,触发器上部空腔内的一侧壁体居中处挖穿一个小圆洞,拨叉一头对着小圆洞往里嵌入进去,触发器上部空腔内的同一侧壁体设置一个托盘,托盘托住铁球,触发器下部的空腔内设置T字形触发开关,且T字形触发开关一侧由弹力线连接托盘,另一侧由钢丝拉线连接床体空腔内后面底部的弹力卷绳器一处开关,床体底部四角分装置均是采用纯物理别设置一个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个操作均是物理惯性启动,没有电力的作用,触发 器是沿用古地动仪的平衡原理,托盘内的铁球是核心技术,是主要的平衡焦点,也是触发的总控,当托盘内的铁球失衡时,也就是地心深层的震动或较强反应所致,这时的铁球就会向一旁跌落,直到触及下部的T字形触发开关,T字形触发开关一打开就势必出现连锁反应,首先是通过钢丝拉线启动床体空腔内后部下面的弹力卷绳器,接着就是自行启动各齿轮头的转动,从而带动链条,与此同时,弹力卷绳器不停地松开拉绳,拉绳通过滑轮不断往外松开,拉绳的一头外端是连接折叠盖板,而折叠盖板是由钢材构置,也可以说,折叠盖板往下快速复位得益于折叠盖板的重量,折叠盖板的复位就打开了第一把钥匙,接着就是床垫降至床体空腔内的底部,这样又打开了第二把钥匙,它的整体操作模式是:触发器启动——弹力卷绳器启动——床垫下落——折叠盖板打开——齿轮头转动——人在床体空腔内——安全,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自控能力较强,上一个装置启动下一个装置,全程是链式的操作。本构置已经做成样品,经过上百次的真人实验,其不但启动快捷,而且还安全可靠,床垫的内胆可构置成气囊,气囊内灌装氧气,这样构置:一是人较长时间在床体空腔内躲避势必会缺氧,而床垫气囊气内的氧气可提供充足的氧气;二是垫这样就能在特大水灾时进行自救,另外,床体空腔内的一头设置一个应急食品及饮料的储存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构置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盖板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触发器构置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床体空腔内示意图。其中:1、触发器;2、钢丝拉线;3、床体;4、折叠盖板;5、床垫;6、出口;7、脚;8、锁键;9、弹簧;10、拉绳;11、推力弹簧;12、滑轮;13、锁扣;14、内齿轮头;15、内链条;16、带盘;17、皮带;18、空区;19、小转头;20、外链条;21、双齿轮头;22、外齿轮头;23、转头;24、拨杆;25、T字形触发开关;26、弹力线;27、托盘;28、拨叉;29、铁球;30、轴杆;31、弹力卷绳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图1中,床体3侧板的外层面板前侧设置一个出口6,床体3空腔内平着置放床垫5,床体3底部四角分别设置一个脚7,床体3靠板上部分别设置滑轮12与锁扣13,且锁扣13与滑轮12下面的床体3靠板两边分别设置推力弹簧11。图2包括图1,床体3靠板下部居中段由铐连接对应处的折叠盖板4一侧,折叠盖板4分两块,两块折叠盖板4对应的一侧由铐连接,其中,后面一块折叠盖板4摊开后的表面均匀设置弹簧9,后面一块折叠盖板4摊开后的表面外侧分别设置锁键8与挂环,在床体3空腔内的后面底部一头安置弹力卷绳器31,弹力卷绳器31卷住拉绳10的一头,拉绳10的另一头绕过床体3靠板上部的滑轮12,并往外延伸,延伸出去的拉绳10末端固定后面一块折叠盖板4摊开的表面外侧挂环。图3包括图1、图2,床体3一侧主板外面的两头分别挖穿小圆洞,双齿轮头21、外齿轮头22与转头23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小圆洞内,外链条20呈环形状分别绕住对应的外齿轮头22及双齿轮头21,且每个外齿轮头22与双齿轮头21的齿牙均分别嵌入对应的外链条20齿孔内,其中,床体3一侧主板外面两头竖着摊开的外链条20上分别设置一个小转头19,且每个小转头里侧分别焊接连接 杆一头,每个连接杆另一头分别穿过对应处床体3主板的小圆洞,并分别固定床体3空腔内对应处的床垫5,转头23一侧焊接拨杆24的下部末端,拨杆24另一头往上延伸,延伸上去的拨杆24另一头末端呈活动状嵌入对应处双齿轮头21的外面一个齿轮缝里,床体3空腔内对应的两个主板两头分别设置一组内齿轮头14,且每组内齿轮头14均是上下对齐隔开,这两组内齿轮头14分别由内链条15绕住,并由内齿轮头14的齿牙与内链条15的齿缝嵌入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地震发生时的救生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地震发生时的救生床,包括触发器与床体,其特征在于床体空腔内平着置放床垫,床体靠板上部分别设置滑轮与锁扣,且锁扣与滑轮下面的床体靠板两边分别设置推力弹簧,床体靠板下部居中段由铐连接对应处的折叠盖板一侧,折叠盖板分两块,两块折叠盖板对应的一侧由铐连接,其中,后面一块折叠盖板摊开后的表面均匀设置弹簧,后面一块折叠盖板摊开后的表面外侧分别设置锁键与挂环,在床体空腔内的后面底部一头安置弹力卷绳器,弹力卷绳器卷住拉绳的一头,拉绳的另一头绕过床体靠板上部的滑轮,并往外延伸,延伸出去的拉绳末端固定后面一块折叠盖板摊开的表面外侧挂环,床体底部四角分别设置一个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震发生时的救生床,包括触发器与床体,其特征在于床体空腔内平着置放床垫,床体靠板上部分别设置滑轮与锁扣,且锁扣与滑轮下面的床体靠板两边分别设置推力弹簧,床体靠板下部居中段由铐连接对应处的折叠盖板一侧,折叠盖板分两块,两块折叠盖板对应的一侧由铐连接,其中,后面一块折叠盖板摊开后的表面均匀设置弹簧,后面一块折叠盖板摊开后的表面外侧分别设置锁键与挂环,在床体空腔内的后面底部一头安置弹力卷绳器,弹力卷绳器卷住拉绳的一头,拉绳的另一头绕过床体靠板上部的滑轮,并往外延伸,延伸出去的拉绳末端固定后面一块折叠盖板摊开的表面外侧挂环,床体底部四角分别设置一个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震发生时的救生床,其特征在于床体一侧主板外面的两头分别挖穿小圆洞,双齿轮头、外齿轮头与转头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小圆洞内,注意的是,双齿轮头为两个齿轮重叠在一起,双齿轮头分内外两个齿轮,外链条呈环形状分别绕住对应的外齿轮头及双齿轮头,且每个外齿轮头与双齿轮头的齿牙均分别嵌入对应的外链条齿孔内,转头一侧焊接拨杆的下部末端,拨杆另一头往上延伸,延伸上去的拨杆另一头末端呈活动状嵌入对应处双齿轮头的外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火陈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陈仁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