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甲烷掺杂试剂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46673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2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二氯甲烷掺杂试剂管,包括试管本体(1)和塞子(2),所述试管本体(1)为中空的圆柱管结构,试管本体(1)的两端分别塞有塞子(2),所述塞子(2)包括握持部(4)和多个首尾依次连接的凸起台阶,凸起台阶设置于握持部(4)的侧壁上,所述凸起台阶包括内柱(5)、斜面段(6)和外柱(7),外柱(7)的一侧与斜面段(6)的大端连接,另一侧与内柱(5)连接,外柱(7)的直径大于试管本体(1)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且材料易寻,成本低;多个凸起台阶与试管内壁过盈配合,形成多道密封,密封性能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学掺杂
,具体为二氯甲烷掺杂试剂管
技术介绍
在一些进口的物质成分分析检测仪器中,需要用到微量的二氯甲烷作为掺杂物,例如让4克的二氯甲烷在塑料试管(外径8mm,内径6.5mm,长度120mm)中,在常温常压下放置,12个月内一直以一个稳定的速度挥发直到挥发完毕。但是二氯甲烷是易挥发液体,放在这样的试管中只需要不到30分钟就挥发完毕了,而常用的一些微孔材料用来控制二氯甲烷的挥发速度,挥发速度通常太快。另外,二氯甲烷也是高腐蚀性液体,一般的塑料容易被腐蚀或者膨化变形,无法容纳二氯甲烷。国外的做法是专门制造特殊的耐腐蚀微孔试管,两端堵死,二氯甲烷通过试管壁的微孔缓慢渗透挥发,从而达到12个月的工作时长。此种材料生产难度极高,成品的生产工艺也很复杂,即将试管材料先切成120mm一节,先用高温注入耐腐蚀塑性材料的方式堵住管子一端,然后装入二氯甲烷,最后再用高温注入耐腐蚀塑性材料的方式堵住管子另一端,从而将二氯甲烷封死在试管里面,成本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氯甲烷掺杂试剂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二氯甲烷掺杂试剂管,包括试管本体和塞子,所述试管本体为中空的圆柱管结构,试管本体的两端分别塞有塞子,所述塞子包括握持部和多个首尾依次连接的凸起台阶,凸起台阶设置于握持部的侧壁上,所述凸起台阶包括内柱、斜面段和外柱,外柱的一侧与斜面段的大端连接,另一侧与内柱连接,外柱的直径大于试管本体 的内径。本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试管本体和塞子均为特氟龙材料制成。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塞子的表面粗糙度在Ra1.6μm~Ra12.5μm之间。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台阶有三个。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试管本体的内径为6.5mm,长度为120mm,所述外柱的外径在7~7.5mm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所采用的材料是市场上常见材料,仅塞子加工时需要采用精度比较高的数控机床加工,因此成本相对较低。2、塞子表面与试管内壁接触部分存在微小的缝隙,通过控制塞子的表面粗糙度,可进一步控制二氯甲烷的挥发速度。3、塞子包含多个凸起台阶,且凸起台阶的外径比试管内壁的直径更大,塞上塞子后,试管本体相应部位被塞子凸起的台阶撑大,而在塞子凹陷部位收缩,形成多道紧密配合,凸起台阶与试管内部过盈配合,其密封性能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装有二氯甲烷试剂的试剂管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塞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试管本体,2-塞子,3-试剂,4-握持部,5-内柱,6-斜面段,7-外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二氯甲烷掺杂试剂管,包括试管本体1和塞子2,所述试管本体1为中空的圆柱管结构,试管本体1的两端分别塞有塞子2,所述塞子2包括握持部4和多个首尾依次连接的凸起台阶,凸起台阶设置于握持部4的侧壁上,所述凸起台阶包括内柱5、斜面段6和外柱7,外柱7的一侧与斜面段6的大端连接,另一侧与内柱5连接,外柱7的直径大于试管本体1的内径。所述试管本体1和塞子2均为特氟龙材料制成,用常见的材料,普通的生产工艺来达到相同的性能。作为优选地,所述塞子2的表面粗糙度在Ra1.6μm~Ra12.5μm之间,塞子2不同的表面粗糙度使得塞子2与试管本体1之间的缝隙大小可控制,即可进一步控制二氯甲烷的挥发速度。作为优选地,所述凸起台阶有三个,形成3道紧密配合,可防止加工时不良,即使一个凸起台阶加工不良造成泄漏,还有两个凸起台阶,也就是两道紧密配合,哪怕两个凸起台阶加工不良,也还存在最后一道紧密配合,产品的性能始终有保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试管本体1的内径为6.5mm,长度为120mm,所述外柱7的外径在7~7.5mm之间。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先将一个塞子2塞入试管本体1的一端,然后注入试剂3,试剂3为二氯甲烷液体,最后用另一个塞子2塞住试管本体1的另一端,得到二氯甲烷掺杂试剂管。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 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二氯甲烷掺杂试剂管,包括试管本体(1)和塞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本体(1)为中空的圆柱管结构,试管本体(1)的两端分别塞有塞子(2),所述塞子(2)包括握持部(4)和多个首尾依次连接的凸起台阶,凸起台阶设置于握持部(4)的侧壁上,所述凸起台阶包括内柱(5)、斜面段(6)和外柱(7),外柱(7)的一侧与斜面段(6)的大端连接,另一侧与内柱(5)连接,外柱(7)的直径大于试管本体(1)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二氯甲烷掺杂试剂管,包括试管本体(1)和塞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本体(1)为中空的圆柱管结构,试管本体(1)的两端分别塞有塞子(2),所述塞子(2)包括握持部(4)和多个首尾依次连接的凸起台阶,凸起台阶设置于握持部(4)的侧壁上,所述凸起台阶包括内柱(5)、斜面段(6)和外柱(7),外柱(7)的一侧与斜面段(6)的大端连接,另一侧与内柱(5)连接,外柱(7)的直径大于试管本体(1)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承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泰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