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红卫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电机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4656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2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电机保护电路,监测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第一电阻两端并联有第一电容,第一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串联的第三电阻和第二电容连接至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串联的第四电阻、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连接至第二运放的正向输入端,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的两端并联有第五电阻,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之间通过第六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容接地,第二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七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六电容连接至第二运放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监测信号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保护
,尤其是一种改进的电机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现代生产机械中由于自动化的需要, 对电机的运行要求越来越高。同时, 由于电机与配套装置连在一起, 当电机发生故障时, 经常波及生产系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使用的中型电机大约有2000万台,每年烧毁的电机超过10%,约200万台,平均每台的维修费用1000元,总费用为20亿元左右。另外,由于电机的故障、损坏所造成的其它事故以及导致工厂停产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则更为巨大。现有的电机保护电路普遍是通过电流互感器对电机三相电流进行监测,通过监测信号对电机进行对应的调控。但是,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信号经常受到电路系统的干扰,导致对于电机的调控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机保护电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监测信号的准确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进的电机保护电路,监测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第一电阻两端并联有第一电容,第一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串联的第三电阻和第二电容连接至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串联的第四电阻、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连接至第二运放的正向输入端,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的两端并联有第五电阻,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之间通过第六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容接地,第二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七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六电容连接至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第二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连接至监测信号输出端,监测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九电阻连接至三极管的发射极,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电阻连接至第一运放的输出端,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至第二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第一运放对监测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进行初步的闭环滤波调节。第二运放将经过处理的信号再次进行过滤,第一运放的输出信号可控制三极管的通断,从而利用输入信号对第二运放的反馈调节过程进行修正,提高信号的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应用于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图中:IN、监测信号输入端;OUT、监测信号输出端;U、ATmega16L-8AC系列单片机;VCC、高电平;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管;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R10、第十电阻;R11、第十一电阻;R12、第十二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C8、第八电容;C9、第九电容;C10、第十一电容;L1、第一电感;Q、三极管;A1、第一运放;A2、第二运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监测信号输入端IN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第一电阻R1两端并联有第一电容C1,第一运放A1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串联的第三电阻R3和第二电容C2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通过串联的第四电阻R4、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正向输入端,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的两端并联有第五电阻R5,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之间通过第六电阻R6接地,第二运放A2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七电阻R7接地,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六电容C6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至监测信号输出端OUT,监测信号输入端IN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至三极管Q的发射极,三极管Q的基极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三极管Q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一电阻R11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将本保护电路应用于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可以有效提高单片机控制的准确性。参照图2,ATmega16L-8AC系列单片机U的RESET引脚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连接至高电平VCC,ATmega16L-8AC系列单片机的GND引脚接地,ATmega16L-8AC系列单片机的VCC引脚连接至高电平VCC,ATmega16L-8AC系列单片机的VCC引脚同时通过第七电容C7接地,ATmega16L-8AC系列单片机的AVCC引脚通过串联的第一电感L1和第八电容C8接地,第一电感L1和第八电容C8之间连接至高电平VCC,第一电感L1和第八电容C8两端并联有第九电容C9,ATmega16L-8AC系列单片机U的AREF引脚通过第十电容C10接地,ATmega16L-8AC系列单片机U的PC5引脚连接至监测信号输出端OUT。监测信号输入端IN与电流互感器(图中未示出)的输出端连接。本装置主要包括电源,检测显示和软件设计三大部分。电源部分采用反激式开关电源,优点是功耗小,效率高,电压输出稳定,输出功率不低于8瓦,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节能效果明显。检测部分,我们采用高精度电流互感器将主回路的电流信号转换成ma级别的交流信号,采用双运放组成高精度的全波精密整流电路,检测主回路电流信号,灵敏度较好,满足系统要求。软件设计部分,我们采用爱特梅尔公司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单片机ATmega16L。通过CVAVR软件编写,利用AVR studio进行调试,运行速度快,内部资源丰源丰富,程序编写中大量使用宏定义,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本装置设计完成之后,在鲁碧建材公司5#立磨的斜槽风机进行一个月的测试试用,测试发现检测电流精准,保护及时可靠,达到了较高设计水平,可替代公司采购的电机保护器完成电机保护工作。另外,本装置具有较高的成本优势,单个产品的成本约为同系列产品市场价格的30%,价格低廉、性能良好是此产品的市场优势。其中,第一电阻R1为155kΩ,第二电阻R2为55kΩ,第三电阻R3为230kΩ,第四电阻R4为100kΩ,第五电阻R5为70kΩ。第六电阻R6为120kΩ,第七电阻R7为170kΩ,第八电阻R8为60kΩ,第九电阻R9为25kΩ,第十电阻R10为50 kΩ,第十一电阻R11为75 kΩ,第十二电阻R12为10 kΩ。第一电容C1为75μF,第二电容C2为105μF,第三电容C3为60μF,第四电容C4为120μF,第五电容C5为220μF,第六电容C6为25μF,第七电容C7为10μF,第八电容C8为15μF,第九电容C9为10μF,第十电容C10为5μF,第一电感L1为10μH。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电机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监测信号输入端(IN)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第一电阻(R1)两端并联有第一电容(C1),第一运放(A1)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串联的第三电阻(R3)和第二电容(C2)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通过串联的第四电阻(R4)、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正向输入端,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的两端并联有第五电阻(R5),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之间通过第六电阻(R6)接地,第二运放(A2)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七电阻(R7)接地,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六电容(C6)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至监测信号输出端(OUT),监测信号输入端(IN)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至三极管(Q)的发射极,三极管(Q)的基极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三极管(Q)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一电阻(R11)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电机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监测信号输入端(IN)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第一电阻(R1)两端并联有第一电容(C1),第一运放(A1)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串联的第三电阻(R3)和第二电容(C2)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通过串联的第四电阻(R4)、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正向输入端,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的两端并联有第五电阻(R5),第三电容(C3)和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文强张宽陈万法李红卫贺成斌李永宏晁爱福李国进赵纪垒石树凯冯光琴孙凤群马宗瑞赵鲲刘锡武
申请(专利权)人:李红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