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伟国专利>正文

模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45898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2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型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型支架,包括横向支架板、纵向支架板和起支撑作用的柔性支撑板,横向支架板与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柔性支撑板设置在横向支架板上方且与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实际使用时,将两根横向支架板和两根纵向支架板卡接,再将柔性支撑板与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然后将模型放置在柔性支撑板上即可,此模型支架与模型之间为接触连接,不破坏模型的结构,保证模型的完整性和观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型配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型支架
技术介绍
模型是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表达目的的物件,模型构成形式可分为实体模型及虚拟模型,实体模型为拥有体积及重量的物理形态概念实体物件,虚拟模型为用电子数据通过数字表现形式构成的形体以及其他实效性表现。模型展示形式分为平面展示和立体展示,其中立体展示多数需要模型支架的参与才能充分展示模型。现如今的模型支架大多是以固定连接的方式与模型本体连接,比如螺栓螺钉固定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不仅破坏了模型的整体性,对模型的整体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同时模型的外侧还会设置有玻璃(或者其他材料)罩,因为外罩的高重量、大体积,所以这样的设置会引发运输过程中的不稳定情况发生,而且体积过大会占用过多的空间。所以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不损伤模型整体结构的模型支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型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型支架损伤模型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型支架,包括横向支架板、纵向支架板和起支撑作用的柔性支撑板;所述横向支架板与所述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所述柔性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架板上方且与所述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支撑板设置在两个所述纵向支架板上;所述柔性支撑板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凸块。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支架板设置两个;所述横向支架板至少设置两个。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支架板与所述纵向支架板纵横交叉排布。进一步的,在所述纵向支架板和所述横向支架板均设置两个的状态下,所述横向支架板与所述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后形状为井字形。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支架板上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横向支架板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二缺口,且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处于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柔性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支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缺口相对应的第三缺口;所述纵向支架板上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凸块卡接的第四缺口;所述第四缺口和所述第三缺口处于所述纵向支架板两侧,且位置相对设置。进一步的,在所述横向支架板与所述纵向支架板配合状态下,所述横向支架板底部和所述纵向支脚板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支架板与所述纵向支架板相互垂直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型支架,包括横向支架板、纵向支架板和起支撑作用的柔性支撑板,横向支架板与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柔性支撑板设置在横向支架板上方且与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实际使用时,将两根横向支架板和两根纵向支架板卡接,再将柔性支撑板与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然后将模型放置在柔性支撑板上即可,此模型支架与模型之间为接触连接,不破坏模型的结构,保证模型的完整性和观赏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支架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支架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支架的前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支架的左视图;图5是基于图1中横向支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基于图1中纵向支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基于图1中柔性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横向支架板;101-第一缺口;102-第二缺口;2-纵向支架板;201-第三缺口;202-第四缺口;3-柔性支撑板;301-第一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支架,包括横向支架板、纵向支架板和起支撑作用的柔性支撑板;横向支架板与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柔性支撑板设置在横向支架板上方且与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模型支架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支架包括横向支架板、纵向支架板和起支撑作用的柔性支撑板,横向支架板与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柔性支撑板设置在横向支架板上方且与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横向支架板与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其配合方式为卡接,此连接方式方便、快捷,能够快速拼接完成,实现了快速使用的功能,为用户节省时间;其中,横向支架板与纵向支架板卡接后,横向支架板位在纵向支架板底部,主要作用是保证纵向支架板间距,增加横向强度。使纵向支架板能够稳定的设置在平面上;横向支架板和纵向支架板之间连接完成后,将柔性支撑板设置在纵向支架板上,且位于横向支架板的上方,后将模型放置在柔性支撑板上,柔性支撑板与模型之间以线、面接触的接触方式接触,模型的重量通过柔性支撑板均匀的作用在模型支架上,并且柔性支撑板带有弹性和延展性,能够与模型底部完全贴合,不会使模型出现局部应力过大的情况,同时模型支架与模型之间是接触配合,不会破坏模型的整体结构,因为柔性支撑板的物理性质,即使长期放置,模型与支架接触部分的表面油漆也不会损坏和发生局部变形。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支架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支架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支架的前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支架的左视图;图5是基于图1中横向支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基于图1中纵向支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基于图1中柔性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7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支架,包括横向支架板1、纵向支架板2和起支撑作用的柔性支撑板3;横向支架板1与纵向支架板2配合连接;柔性支撑板3设置在横向支架板1上方且与纵向支架板2配合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支架包括横向支架板1、纵向支架板2和起支撑作用的柔性支撑板3,横向支架板1与纵向支架板2配合连接,柔性支撑板3设置在横向支架板1上方且与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支架板、纵向支架板和起支撑作用的柔性支撑板;所述横向支架板与所述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所述柔性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架板上方且与所述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支架板、纵向支架板和起支撑作用的柔性支撑板;所述横向支架板与所述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所述柔性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架板上方且与所述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板设置在两个所述纵向支架板上;所述柔性支撑板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凸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架板设置两个;所述横向支架板至少设置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架板与所述纵向支架板纵横交叉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型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向支架板和所述横向支架板均设置两个的状态下,所述横向支架板与所述纵向支架板配合连接后形状为井字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国左迁汪涛张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吴伟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