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内镜浸泡消毒装置,属于医疗消毒器械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外壳体空腔的底部和两侧的侧壁依次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连接,网状消毒筐分别放置在外壳体两端的空腔区域内,外壳体的中间区域的空腔内安装有第一水轮和第二水轮,第一水轮的水轮固定轴的一端与外壳体侧壁为可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外壳体另一侧壁上的通孔与电动机的电机轴连接;第一水轮和第二水轮通过皮带传动装置连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分别设有长方形通孔,第一挡板上的长方形通孔位于第一水轮附近,第二挡板上的长方形通孔位于第二水轮的附近。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院消毒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对消化内镜等医疗器械进行浸泡消毒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在对消化内镜等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时,通常是将这些医疗器械放置在消毒液内浸泡一端时间,由于医疗器械放在消毒液中静态消毒,时间过长时,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会沉淀到底部,从而使消化内镜的浸泡消毒不均匀,因此,需要由医护人员进行手工清洗消毒,这样极大的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对消化内镜等医疗器械进行浸泡消毒的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化内镜浸泡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水轮、第二水轮和网状消毒筐;所述的外壳体上设有一上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的外壳体空腔的底部和两侧的侧壁依次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连接,所述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外壳体的空腔分隔成三个区域,所述的外壳体两端的区域的空腔底部设有沉淀槽;所述的网状消毒筐的上端四周边缘上设有凸板,所述的网状消毒筐分别放置在外壳体两端的空腔区域内,所述的凸板能够卡在外壳体的上端;所述的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一通孔,外壳体的侧壁上与电动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外壳体的中间区域的空腔内安装有第一水轮和第二水轮,所述的第一水轮的水轮固定轴的一端与外壳体侧壁为可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外壳体另一侧壁上的通孔与电动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的第一水轮和第二水轮通过皮带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的皮带传动装置包括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和皮带;所述的主动皮带轮与第一水轮的水轮固定轴连接,所述的从动皮带轮与第二水轮的水轮轴连接,所述的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分别设有长方形通孔,第一挡板上的长方形通孔位于第一水轮附近,第二挡板上的长方形通孔位于第二水轮的附近,两长方形通孔使外壳体的中间区域的空腔与两端区域的空腔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既可以对消化内镜等医疗器械进行静态消毒,也可以对医疗器械进行动态消毒,实现了一机多用的效果;2、本技术具有第一水轮和第二水轮,第一水轮和第二水轮能够转动,使消毒液产生流动性,增强了消毒液对消化内镜等医疗器械的冲击力,使消毒更加彻底高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4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实施例1包括外壳体1、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7、第一水轮9、第二水轮4和网状消毒筐2。所述的外壳体1上设有一上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的外壳体1空腔的底部和两侧的侧壁依次与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7连接,所述的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7将外壳体1的空腔分隔成三个区域,所述的外壳体1两端的区域的空腔底部设有沉淀槽,浸泡后的杂质能够沉淀到沉淀槽中。所述的网状消毒筐2的上端四周边缘上设有凸板10,所述的网状消毒筐2分别放置在外壳体1两端的空腔区域内,所述的凸板10能够卡在外壳体1的上端,对网状消毒筐2起到定位作用。所述的外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一通孔,外壳体1的侧壁上与电动机11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外壳体1的中间区域的空腔内安装有第一水轮9和第二水轮4,所述的第一水轮9的水轮固定轴的一端与外壳体1侧壁为可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外壳体1另一侧壁上的通孔与电动机11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的第一水轮9和第二水轮4通过皮带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的皮带传动装置包括主动皮带轮8、从动皮带轮5和皮带6。所述的主动皮带轮8与第一水轮9的水轮固定轴连接,所述的从动皮带轮5与第二水轮4的水轮轴连接,所述的主动皮带轮8与从动皮带轮5通过皮带6连接。所述的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7上分别设有长方形通孔,第一挡板3上的长方形通孔位于第一水轮9附近,第二挡板7上的长方形通孔位于第二水轮4的附近,两长方形通孔使外壳体1的中间区域的空腔与两端区域的空腔相通。操作流程如下:使用本技术时,将消化内镜等医疗器械放入外壳体1两端的网状消毒筐2中,启动电动机11,电动机11带动第一水轮9转动,第一水轮9通过皮带传动装置带动第二水轮4转动,第一水轮9和第二水轮4同时转动,使消毒液由外壳体1的中间区域空腔分别经过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7的长方形通孔进入外壳体1两端区域的空腔内,由于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7上分别只有一个长方形通孔,使消毒液能够对网状消毒筐2中的消化内镜等医疗器械进行反复冲击,增强了消毒液对消化内镜等医疗器械的冲击力,使消毒更加彻底高效。如图3和4所示,实施例2相对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第一水轮9包括水轮固定轴12和叶片13,所述的水轮固定轴12上设有呈圆周形排列的叶片槽,所述的叶片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所述的叶片13的底部宽度大于上部宽度。所述的叶片13的底部嵌在水轮固定轴12的叶片槽的槽底,叶片的上部穿过叶片槽的槽口露出叶片槽外,所述的叶片13由弹性材料制成,便于叶片13嵌入水轮固定轴12的叶片槽。实施例2可以根据所需消毒的医疗器械的种类进行自主选择是否将叶片13卡接在水轮固定轴12上,不安装叶片13的水轮固定轴12不起到搅动水流的作用。操作流程如下:使用本技术时,将消化内镜等医疗器械放入外壳体1两端的网状消毒筐2中,当需要同时进行静态消毒和动态消毒时,将第一水轮9上的叶片13从水轮固定轴12上取下,启动电动机11,电动机11带动第一水轮9的水轮固定轴12转动,第一水轮9的水轮固定轴12通过皮带传动装置带动第二水轮4转动,由于第一水轮9没有叶片13,所以第一挡板3和外壳体1一端的壁形成的区域的空腔内不产生消毒液的流动,从而能够对消化内镜等医疗器械进行静态消毒。第二水轮4转动,使消毒液由外壳体1的中间区域空腔分别经过第二挡板7的长方形通孔进入外壳体1一端的壁与第二挡板7所形成的区域空腔内,从而能够对消化内镜等医疗器械进行动态消毒。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化内镜浸泡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水轮、第二水轮和网状消毒筐;所述的外壳体上设有一上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的外壳体空腔的底部和两侧的侧壁依次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连接,所述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外壳体的空腔分隔成三个区域,所述的外壳体两端的区域的空腔底部设有沉淀槽;所述的网状消毒筐的上端四周边缘上设有凸板,所述的网状消毒筐分别放置在外壳体两端的空腔区域内,所述的凸板能够卡在外壳体的上端;所述的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一通孔,外壳体的侧壁上与电动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外壳体的中间区域的空腔内安装有第一水轮和第二水轮,所述的第一水轮的水轮固定轴的一端与外壳体侧壁为可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外壳体另一侧壁上的通孔与电动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的第一水轮和第二水轮通过皮带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的皮带传动装置包括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和皮带;所述的主动皮带轮与第一水轮的水轮固定轴连接,所述的从动皮带轮与第二水轮的水轮轴连接,所述的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分别设有长方形通孔,第一挡板上的长方形通孔位于第一水轮附近,第二挡板上的长方形通孔位于第二水轮的附近,两长方形通孔使外壳体的中间区域的空腔与两端区域的空腔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镜浸泡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水轮、第二水轮和网状消毒筐;所述的外壳体上设有一上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的外壳体空腔的底部和两侧的侧壁依次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连接,所述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外壳体的空腔分隔成三个区域,所述的外壳体两端的区域的空腔底部设有沉淀槽;所述的网状消毒筐的上端四周边缘上设有凸板,所述的网状消毒筐分别放置在外壳体两端的空腔区域内,所述的凸板能够卡在外壳体的上端;所述的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一通孔,外壳体的侧壁上与电动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外壳体的中间区域的空腔内安装有第一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王海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