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薄壁钻用M型刀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4441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2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刚石薄壁钻用M型刀头,包括具有弧度的刀头本体,该刀头本体固定于金刚石薄壁钻的一端为安装端,其相对的另一端为切削端,该刀头本体靠近金刚石薄壁钻机体轴线的一侧为内侧,其相对的另一侧为外侧,所述刀头本体的切削端的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M状的突起,每一突起的外侧呈1/4球型,内侧中心形成一径向凸肋,该M状突起的内侧从该凸肋向两侧呈弧形弯曲并与其外侧的1/4球形连接。该金刚石薄壁钻用M型刀头通过设置M状的突起可以在钻孔时对钻头进行定位,同时可以实现快速钻孔,减少加工工序,使用简单方便,提高加工效率,可以配合于大多数的工程薄壁钻使用,应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刚石薄壁钻刀头,尤其涉及一种金刚石薄壁钻用M型刀头
技术介绍
金刚石钻头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陶瓷、玻璃等硬质物品上打孔,这些物品的表面硬度比较高,采用普通的钢质钻头无法正常的打孔,由于金刚石钻头硬度比混凝土、陶瓷和玻璃高,所以能在这些硬质物品上打孔。金刚石薄壁钻是一种新型的钻孔工具,由机体和刀头组成,具有钻孔尺寸精准、速度快、对周边材料无损坏和不需要后续工序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各种建筑材料中钻进小孔和大直径孔眼,尤其是对于工程翻新建筑改建时电线或管道的铺设有利,此外在混凝土深切、切大直径孔时其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现有的金刚石薄壁钻头的内外表面均为平整表面,主要依靠端面辅以内外表面钻削被加工材料,使钻头缓慢钻入被加工材料中,形成钻孔。由于钻头和材料接触面为平整表面,使得钻头定位精度受限,同时平整的接触表面无法实现最快速的钻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刚石薄壁钻用M型刀头,不仅利于定位,而且能够实现快速钻孔,减少加工工序。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刚石薄壁钻用M型刀头,包括具有弧度的刀头本体,该刀头本体固定于金刚石薄壁钻的一端为安装端,其相对的另一端为切削端,该刀头本体靠近金刚石薄壁钻机体轴线的一侧为内侧,其相对的另一侧为外侧,所述刀头本体的切削端的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M状的突起,每一突起的外侧呈1/4球型,内侧中心形成一径向凸肋,该M状突起的内侧从该凸肋向两侧呈弧形弯曲并与其外侧的1/4球形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M状突起的内侧与其外侧的1/4球形连接处形成两个对称置于所述径向凸肋两侧的周向凸肋,两该周向凸肋分别与所述径向凸肋垂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径向凸肋与周向凸肋形成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所述1/4球型的半径相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M状突起的内侧面与所述刀头本体的内侧面共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待钻孔直径为25.0-37.0mm时,所述刀头本体的长度为14.0-16.0mm、厚度为3.0-8.0mm、高度为7.0-15.0mm、弧度为9-14度,所述突起的宽度为2.0-2.4mm、高度为0.5-1.5mm,相邻两个突起之间的宽度为2.8-3.2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待钻孔直径为38.0-48.0mm时,所述刀头本体的长度为19.0-21.0mm、厚度为3.5-10.0mm、高度为7.0-15.0mm、弧度为15-19度,所述突起的宽度为2.5-3.5mm、高度为0.5-1.5mm,相邻两个突起之间的宽度为3.8-4.2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待钻孔直径大于48.0mm时,所述刀头本体的长度为23.0-25.0mm、厚度为3.5-15.0mm、高度为7.0-15.0mm、弧度大于22度,所述突起的宽度为3.2-4.2mm、高度为0.5-1.5mm,相邻两个突起之间的宽度为4.6-5.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金刚石薄壁钻用M型刀头通过设置M状的突起可以在钻孔时对钻头进行定位,同时可以实现快速钻孔,减少加工工序,使用简单方便,提高加工效率,可以配合于大多数的工程薄壁钻使用,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仰视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刀头本体 11——安装端12——切削端 13——内侧2——突起 21——1/4球型22——径向凸肋 23——周向凸肋L——刀头本体的长度 T——刀头本体的厚度R——刀头本体的弧度 H1——突起的高度H2——刀头本体的高度 L1——突起的宽度L2——相邻两个突起之间的宽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范围之内。参阅图1-3,一种金刚石薄壁钻用M型刀头,包括具有弧度R的刀头本体1,刀头本体固定于金刚石薄壁钻的一端为安装端11,其相对的另一端为切削端12。刀头本体靠近金刚石薄壁钻机体轴线的一侧为内侧13,其相对的另一侧为外侧。刀头本体1的切削端12的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M状的突起2,本例中突起设置为5个,每一突起的外侧呈1/4球型21,内侧中心形成一径向凸肋22,M状突起的内侧从凸肋向两侧呈弧形弯曲并与其外侧的1/4球形连接。所述M状突起的内侧与其外侧的1/4球形连接处形成两个对称置于所述径向凸肋两侧的周向凸肋23,两该周向凸肋分别与所述径向凸肋垂直。所述径向凸肋与周向凸肋形成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所述1/4球型的半径相同。所述M状突起的内侧面与所述刀头本体的内侧面共面。该金刚石薄壁钻用M型刀头通过M型的突起的设置,可以在钻孔时对钻头进行定位,同时可以实现快速钻孔,减少加工工序,使用简单方便,提高加工效率。该金刚石薄壁钻用M型刀头可以配合于大多数的工程薄壁钻使用,应用范围广:比如在待钻孔直径为25.0-37.0mm时,所述刀头本体的长度L为14.0-16.0mm、厚度T为3.0-8.0mm、高度H2为7.0-15.0mm、弧度R为9-14度,所述突起的宽度L1为2.0-2.4mm、高度H1为0.5-1.5mm,相邻两个突起之间的宽度L2为2.8-3.2mm。在待钻孔直径为38.0-48.0mm时,所述刀头本体的长度L为19.0-21.0mm、厚度T为3.5-10.0mm、高度H2为7.0-15.0mm、弧度R为15-19度,所述突起的宽度L1为2.5-3.5mm、高度H1为0.5-1.5mm,相邻两个突起之间的宽度L2为3.8-4.2mm。在待钻孔直径大于48.0mm时,所述刀头本体的长度L为23.0-25.0mm、厚度(T)为3.5-15.0mm、高度H2为7.0-15.0mm、弧度R大于22度,所述突起的宽度L1为3.2-4.2mm、高度H1为0.5-1.5mm,相邻两个突起之间的宽度L2为4.6-5.0mm。这样,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对突起宽带和高度进行相应的匹配,大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同时,刀头的长度、弧度和厚度各项参数,对不同直径、不同厚度和不同用途的工程薄壁钻也进行相应的改变,进行完美配合,在95%以上的工程薄壁钻上都可以实现通用,并都能实现良好的加工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刚石薄壁钻用M型刀头,包括具有弧度(R)的刀头本体(1),该刀头本体固定于金刚石薄壁钻的一端为安装端(11),其相对的另一端为切削端(12),该刀头本体靠近金刚石薄壁钻机体轴线的一侧为内侧(13),其相对的另一侧为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本体的切削端的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M状的突起(2),每一突起的外侧呈1/4球型(21),内侧中心形成一径向凸肋(22),该M状突起的内侧从该凸肋向两侧呈弧形弯曲并与其外侧的1/4球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刚石薄壁钻用M型刀头,包括具有弧度(R)的刀头本体(1),该刀头本体固定于金刚石薄壁钻的一端为安装端(11),其相对的另一端为切削端(12),该刀头本体靠近金刚石薄壁钻机体轴线的一侧为内侧(13),其相对的另一侧为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本体的切削端的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M状的突起(2),每一突起的外侧呈1/4球型(21),内侧中心形成一径向凸肋(22),该M状突起的内侧从该凸肋向两侧呈弧形弯曲并与其外侧的1/4球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薄壁钻用M型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M状突起的内侧与其外侧的1/4球形连接处形成两个对称置于所述径向凸肋两侧的周向凸肋(23),两该周向凸肋分别与所述径向凸肋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刚石薄壁钻用M型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凸肋与周向凸肋形成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所述1/4球型的半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薄壁钻用M型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M状突起的内侧面与所述刀头本体的内侧面共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薄壁钻用M型刀头,其特征在于:待钻孔直径为25.0-37.0mm时,所述刀头本体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博斯宝工具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