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
,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汽车用多工况能量回收装置,它能够在车辆颠簸、侧倾或制动时将势能或惯性动能转化成为电能。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汽车处于突破时期,电池容量及充电效率成为主要瓶颈,在续航里程和能量回收上尚存诸多问题。电池是整车的动力来源,如果能够在汽车行驶中回收上下振动和惯性动能,将能够增加汽车的续航里程减少自身电能消耗,提高电动汽车的整车性能。现有压电式发电,如山东交通学院于2015年12月07日提交的专利申请“一种压电式智能汽车悬架振动能量回收装置”,申请号为CN201510897684.4,江苏大学于2013年03月27日提交的专利申请“一种基于压电材料的馈能悬架装置”,申请号CN201310100451.8,均借助减震器进行改良,布置和走向较为单一;电磁感应式发电,如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04月13日申请的“一种减振器”,申请号CN201020159667.3,再如刘向明、陈绪兵、叶鹏于2012年05月16日提交的“回收悬挂减震器能量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发电装置”,申请号CN201210150249.1,均借用减震器改进,无法多向作用,产生磁感时运动方向单一且布置方向比较单一。同时以上专利在能量回收上效率较低,不能够保证车辆在多工况下工作均能做回收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根据整车车身地板与副车架之间的间隙进行长短调整,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安装,安装布置较为方便,能够在多种工况下进行能量回收工作,提高回收效率的电动汽车用多工况能量回收装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 ...
【技术保护点】
电动汽车用多工况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壳体(6)、永久磁铁(5)、磁感线圈(3)和磁感线圈(3)的电流输出线头(8),壳体(6)的腔内壁上固定设有永久磁铁(5),其特征在于:壳体(6)的下端部固定设有下球头(9),下球头(9)设置在下安装支架(7)的球窝内,线圈缠绕筒(2)的下端从壳体(6)上端的开口插入壳体(6)的内腔,线圈缠绕筒(2)的外壁上缠绕设有磁感线圈(3),磁感线圈(3)的电流输出线头(8)设置在线圈缠绕筒(2)的上端,线圈缠绕筒(2)的上端固定设有上球头(4),上球头(4)设在上安装支架(1)的球窝内,壳体(6)的内腔底部固定设有导向柱(10),导向柱(10)的上端从线圈缠绕筒(2)的下端开口插入线圈缠绕筒(2)的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汽车用多工况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壳体(6)、永久磁铁(5)、磁感线圈(3)和磁感线圈(3)的电流输出线头(8),壳体(6)的腔内壁上固定设有永久磁铁(5),其特征在于:壳体(6)的下端部固定设有下球头(9),下球头(9)设置在下安装支架(7)的球窝内,线圈缠绕筒(2)的下端从壳体(6)上端的开口插入壳体(6)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玉清,亓浩宇,朱述华,亓长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昊宇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