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工程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4023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1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质工程的实验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包括:侧板、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均设有环形凹槽,侧板上下两端设置在环形凹槽内,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设有多个加强杆,多个加强杆的上端与上端盖紧固螺接,多个加强杆的下端与下端盖紧固螺接,箱体内设有加压塞和压力感应探头、加压塞将箱体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加压腔,下部为岩土腔,加压腔通过气体管路与空压机连接,还包括注浆装置,注浆装置连接注浆管,注浆管穿过通孔连接注浆头,注浆头伸入岩土腔内,这种实验装置,便于实验完成后,桶体和混凝土块的分离,给实验带来了方便,同时降低了实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质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地质工程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地质工程实验中,注浆实验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实验。注浆技术是一项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工程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煤矿、隧道、边坡、桥梁等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岩土加固工程中应用更广,由于岩土体赋存的地质环境复杂,且往往带有地下水的影响,注浆技术已经成为改善岩土体结构及性能,提高岩土体自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现有的实验装置均是直接在桶体内加入岩土层,通过注浆管往岩土层内注入浆液,实验完成后,桶体和混凝土块很难分离,或者只能更换桶体,然而更换桶体,导致实验成本增加,如何降低实验成本,成为注浆实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地质工程的实验装置,便于实验完成后,桶体和混凝土块的分离,给实验带来了方便,同时降低了实验成本。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工程的实验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包括:侧板、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均设有环形凹槽,侧板上下两端设置在环形凹槽内,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设有多个加强杆,多个加强杆位于侧板外,多个加强杆的上端均穿过上端盖通过螺母与上端盖紧固螺接,多个加强杆的下端均穿过下端盖通过螺母与下端盖紧固螺接,箱体内设有加压塞和压力感应探头、加压塞与侧板的内表面紧密滑动连接,将箱体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加压腔,下部为岩土腔,压力感应探头设置在岩土腔内,与设置在箱体外部的压力表连接,加压腔通过气体管路与空压机连接,加压塞上部连接有塞杆,塞杆的上端穿过上端盖,塞杆上纵向设有通孔,通孔贯穿塞杆和加压塞后与岩土腔连通;还包括注浆装置,注浆装置连接注浆管,注浆管穿过通孔连接注浆头,注浆头伸入岩土腔内。进一步地,所述加压塞上的通孔处设有第一密封圈,注浆管通过第一密封圈与加压塞上的通孔处紧密连接,所述塞杆与上端盖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连接,塞杆上端的通孔处设有第三密封圈,注浆管通过第三密封圈与塞杆上端的通孔处紧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端盖、下端盖、注浆头、加压塞和塞杆均由不锈钢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还包括一个上端开口的PP塑胶桶,加压塞与PP塑胶桶的内壁紧密滑动连接,PP塑胶桶的外壁与箱体的内壁贴合,PP塑胶桶的底部与下端盖贴合。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为两块半圆弧板拼装而成,侧板上套设有多个环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箱体的侧板、上端盖和下端盖通过环形凹槽和多个加强杆可拆卸连接,实验完成后,便于岩土腔内的混凝土块与箱体分离,给实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降低了实验成本,通过压力感应探头和与压力表检测岩土腔内的压力,通过注浆装置、注浆管和注浆头通过通孔对岩土腔内注入浆液,通过空压机和气体管路对加压腔注入压缩气体,压缩气体推动加压塞上下移动,模拟混凝土块受到的压力,实验模拟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质工程的实验装置的主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质工程的实验装置桶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1-1-侧板,1-2-上端盖,1-3-下端盖,2-注浆装置,2-1-注浆管,2-2-注浆头,3-气体管路,4-环形凹槽,5-PP塑胶桶,6-环箍,7-加强杆,8-加压塞,9-塞杆,10-通孔,11-压力感应探头,12-第一密封圈,13-第二密封圈,14-第三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质工程的实验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包括:侧板1-1、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上均设有环形凹槽4,侧板1-1上下两端设置在环形凹槽4内,所述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之间设有多个加强杆7,多个加强杆7位于侧板1-1外,多个加强杆7的上端均穿过上端盖1-2通过螺母与上端盖1-2紧固螺接,多个加强杆7的下端均穿过下端盖1-3通过螺母与下端盖1-3紧固螺接,箱体1内设有加压塞8和压力感应探头11、加压塞8与侧板1-1的内表面紧密滑动连接,将箱体1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加压腔,下部为岩土腔,压力感应探头11设置在岩土腔内,与设置在箱体1外部的压力表连接,加压腔通过气体管路3与空压机连接,加压塞8上部连接有塞杆9,塞杆9的上端穿过上端盖1-2,塞杆9上纵向设有通孔10,通孔10贯穿塞杆9和加压塞8后与岩土腔连通;还包括注浆装置2,注浆装置2连接注浆管2-1,注浆管2-1穿过通孔10连接注浆头2-2,注浆头2-2伸入岩土腔内。箱体1的侧板1-1、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通过环形凹槽4和多个加强杆7可拆卸连接,实验完成后,便于岩土腔内的混凝土块与箱体1分离,给实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通过压力感应探头11和与压力表检测岩土腔内的压力,压力感应探头11为多个,均匀设置在岩土腔的内壁上,通过注浆装置2、注浆管2-1和注浆头2-2通过通孔10对岩土腔内注入浆液,通过空压机和气体管路3对加压腔注入压缩气体,压缩气体推动加压塞8上下移动,模拟混凝土块受到的压力,实验模拟效果更好。通过多个加强杆7将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连接成一个整体,提升了装置整体的抗压能力,避免出现在模拟压力很大的作用下,导致下端盖1-3脱落。进一步地,所述加压塞8上的通孔处设有第一密封圈12,注浆管2-1通过第一密封圈12与加压塞8上的通孔处紧密连接,所述塞杆9与上端盖1-2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13密封连接,塞杆9上端的通孔10处设有第三密封圈14,注浆管2-1通过第三密封圈14与塞杆9上端的通孔10处紧密连接。第一密封圈12和第三密封圈14的设置,可避免注浆管2-1注浆过程中冒浆,第二密封圈13的设置,避免塞杆9和上端盖1-2之间漏气。进一步地,所述侧板1-1、上端盖1-2、下端盖1-3、注浆头2-2、加压塞8和塞杆9均由不锈钢制成。不锈钢材料避免由于水分导致生锈,结实耐用。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内还包括一个上端开口的PP塑胶桶5,加压塞8与PP塑胶桶5的内壁紧密滑动连接,PP塑胶桶5的外壁与箱体1的内壁贴合,PP塑胶桶5的底部与下端盖1-2贴合。箱体1内增加PP塑胶桶5,有利于实验完成后,箱体1与PP塑胶桶5的分离,PP塑胶桶5保护箱体1不受混凝土的污染,同时提升了箱体1的抗压能力。进一步地,所述侧板1-1为两块半圆弧板拼装而成,侧板1-1上套设有多个环箍6。侧板1-1由两块半圆弧板拼装而成,有利于侧板1-1的拆卸,便于与混凝土块分离,环箍6套在侧板1-1上,盖合侧板1-1的接缝,加强了侧板1-1的抗压能力。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质工程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包括:侧板(1‑1)、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上均设有环形凹槽(4),侧板(1‑1)上下两端设置在环形凹槽(4)内,所述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之间设有多个加强杆(7),多个加强杆(7)位于侧板(1‑1)外,多个加强杆(7)的上端均穿过上端盖(1‑2)通过螺母与上端盖(1‑2)紧固螺接,多个加强杆(7)的下端均穿过下端盖(1‑3)通过螺母与下端盖(1‑3)紧固螺接,箱体(1)内设有加压塞(8)和压力感应探头(11)、加压塞(8)与侧板(1‑1)的内表面紧密滑动连接,将箱体(1)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加压腔,下部为岩土腔,压力感应探头(11)设置在岩土腔内,与设置在箱体(1)外部的压力表连接,加压腔通过气体管路(3)与空压机连接,加压塞(8)上部连接有塞杆(9),塞杆(9)的上端穿过上端盖(1‑2),塞杆(9)上纵向设有通孔(10),通孔(10)贯穿塞杆(9)和加压塞(8)后与岩土腔连通;还包括注浆装置(2),注浆装置(2)连接注浆管(2‑1),注浆管(2‑1)穿过通孔(10)连接注浆头(2‑2),注浆头(2‑2)伸入岩土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工程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包括:侧板(1-1)、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上均设有环形凹槽(4),侧板(1-1)上下两端设置在环形凹槽(4)内,所述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之间设有多个加强杆(7),多个加强杆(7)位于侧板(1-1)外,多个加强杆(7)的上端均穿过上端盖(1-2)通过螺母与上端盖(1-2)紧固螺接,多个加强杆(7)的下端均穿过下端盖(1-3)通过螺母与下端盖(1-3)紧固螺接,箱体(1)内设有加压塞(8)和压力感应探头(11)、加压塞(8)与侧板(1-1)的内表面紧密滑动连接,将箱体(1)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加压腔,下部为岩土腔,压力感应探头(11)设置在岩土腔内,与设置在箱体(1)外部的压力表连接,加压腔通过气体管路(3)与空压机连接,加压塞(8)上部连接有塞杆(9),塞杆(9)的上端穿过上端盖(1-2),塞杆(9)上纵向设有通孔(10),通孔(10)贯穿塞杆(9)和加压塞(8)后与岩土腔连通;还包括注浆装置(2),注浆装置(2)连接注浆管(2-1),注浆管(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青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